這個春節19臺晚會競相播出,大家絞盡腦汁拼陣容拼節目
各家春晚還都有些“創意菜”
今年的春晚熒屏算得上十足的熱鬧。據不完全統計,包括除夕夜央視猴年春晚在內,今年的電視熒屏累計播出了19臺春晚,從一線電視臺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到后起之秀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遼寧衛視等,都為春晚盛宴獻出了各自絕活。
百花齊放之時,涌現了不少別具一格的創意類節目,比如,央視的蘇州評彈新編《山水中國美》、北京衛視的新版芭蕾舞《天鵝湖》、江蘇衛視鄭少秋與趙雅芝25年后的同臺聚首等節目,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集中爆發的晚會創意節目背后,其實是中國電視晚會創作的更新迭代。
每一個“不經意”都有巧思
一臺春晚應該有哪些節目?對大多數春晚導演來說,過去習慣的就是歌舞加小品,再來點雜技和魔術的排列組合,但這幾年還是“老幾樣”肯定不行了。
猴年春晚,湖南臺選擇了對不同藝術門類進行“有機融合”,由李云迪、歐陽娜娜和電音制作人Tolein表演創意音樂秀《幻》;北京臺讓笑星那威與知名芭蕾舞演員共跳《天鵝湖》;江蘇臺則邀來25年前《戲說乾隆》的劇組重聚首,一代男神鄭少秋和女神趙雅芝的熒屏合體,催淚效果十足。
江蘇衛視2016春晚總導演張煬說,在明星陣容容易“撞車”的情況下,各臺能否拿出一兩個令人驚艷的創意類節目,就是從電視春晚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以江蘇臺為例,“懷舊”是他們今年主打的一張牌,“懷舊牌可以在特定的時節引發人們的情緒爆點,適合用于春晚,是比較討巧的方法。”
湖南衛視全球華僑華人春晚總導演劉建立則表示,有了創意不一定就能保證節目水準,但創意類節目的確是一臺晚會的點睛之筆,節目的調性與表達手法十分關鍵,“像《幻》這個節目,就是從古典樂的高大上出發,加上了電子樂這種新興潮流的形式,兼顧高雅與流行,是考慮不同電視觀眾群體的結果。”據他介紹,光是從創意成型到表演磨合、演練,前后就經過了一個多月,“不同的音樂形式如何融合得不顯突兀,需要和表演者仔細溝通。還有讓李云迪這樣的鋼琴家穿上古典人物戲服,來增加視覺表演效果和調節氣氛,都是完善整個創意的細節,看上去是不經意而為之,其實都有巧思。”
請了明星也不能簡單“拼盤”
從1983年的第一臺春晚開始,電視晚會這種表演形式在中國已經延續了超過30年。面對審美口味越來越刁的電視觀眾,簡單的拼盤和明星表演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家家電視臺都辦春晚,播出時間還重合,觀眾為什么看你家這臺?還要看節目是不是玩出了新花樣。”在張煬看來,傳統的晚會表演形態和語態早就過時,近兩年綜藝元素的加入,更為鮮活靈動,算是給晚會創意撬動了一些自由的空間。她特別提到了今年江蘇臺春晚中由王祖藍夫婦表演的節目《回娘家》,王祖藍土到掉渣的反串造型和夸張的演唱,不僅再次創造了其個人在電視熒屏上的喜劇經典,也讓江蘇臺春晚的收視表現和口碑上了一個臺階。“此外,即便是邀請那些經常出現在電視上的表演嘉賓,像鳥叔這樣的,我們也強調一定要拿到獨家的節目或新的表演,不是簡單的演唱會表演和明星拼盤就能了事。”
湖南臺春晚收獲好評的節目《仙界過年》,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導演劉建立原本是湖南臺喜劇節目《我們都愛笑》的制片人,《花千骨》劇組中的男配角們曾在節目中有過一次“千年備胎”主題的表演,播出后效果極佳,并一度成為電視劇的衍生話題。這次春晚導演組就將這一話題再次發揮,融入了仙界過年的元素,并讓玄幻劇中的人物穿越到現代,變身快遞員和店小二,發胖版的花千骨讓人忍俊不禁。“當真正的花千骨飾演者趙麗穎從天而降演唱主題曲時,這個從小品到歌曲的整體節目編排,就是一個完整的架構,這種效果遠比讓趙麗穎來唱首歌好太多了。”
激烈競爭帶來創意比拼
在電視春晚創意頻出的幕后,70后、80后撐起了春晚導演組的核心團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冷凇說,他接觸的許多衛視春晚制片人都是80后,“年輕人已經扛起電視春晚責任擔當的大旗,他們注重自己的個性表達,節目中既有對傳統的致敬,也不斷求新求異。不滿足老一輩人做一個模式化春晚的路數,這也是今年各臺春晚百花齊放的一個重要原因。” 70后張煬認為,對這一代電視人來說,頭腦里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想得更多的是如何玩出新花樣。劉建立是80后,他笑稱對于已經被90后攻占的互聯網陣地來說,“自己都算老人了”。在這些70后、80后編導的眼中,年輕人的審美和眼界已經直觀地融入了節目創意的策劃過程,并且影響著導演組對節目調性的判斷。“像湖南臺之前做的跨年演唱會和小年夜晚會,都特別重視與二次元的結合,讓李宇春演唱二次元神曲《普通Disco》,把二次元歌姬洛天依直接搬到舞臺上,都是以前電視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這種拼創意、趕潮流的晚會演進,正是電視臺競爭激烈的直接結果。“如果還是過去全民只看一臺春晚,老百姓就會一直處于文化饑渴狀態,那編創人員給什么看什么,根本不需要創新。”劉建立一語中的,近些年衛視崛起,電視江湖的競爭廝殺尤為激烈,“平臺之間需要爭奪注意力,比資源比節目比陣容。而節目出挑還是要看創意,這對整體人員隊伍的激勵和鞭策也是十分明顯的。”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周小普還提到,各大電視臺之間的激烈競爭,也讓春晚成了各臺一次很好的宣傳契機,“各家衛視一年的精品節目,會出現在各自的春晚中。如果春晚辦得成功,也會給各臺后續的節目帶來不錯的廣告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