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黃金時代
從《康熙來了》停播看臺灣電視的內憂與外患
摘要:《康熙來了》是華語電視綜藝界具有代表性的節目。作為一檔播出12年之久的長壽節目,它的停播除了觀眾不舍之外,更為深刻地揭示了“后娛樂時代”臺灣電視所存在的問題。本文通過《康熙來了》停播事件來分析目前臺灣電視的內憂與外患,并從中得到啟示,希望能夠對當下大陸電視行業的發展有一些借鑒意義。
關鍵詞:康熙來了;綜藝節目;臺灣電視
電視綜藝節目是臺灣電視生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臺灣大眾消費文化興盛的重要體現與流行展示。從“老三臺”①時期政治意識形態宣傳之外的零星點綴到今日幾十家電視臺每天上演的娛樂大戰,娛樂節目建構起臺灣電視發展史上的“熒屏奇觀”。隨著電視生產工業的不斷發展,臺灣綜藝節目形態也在不停地進行著改變。而在看似數量眾多的娛樂節目海洋里,近些年談話形態的節目以其成本低廉、故事性強、收視率好而成為電視臺和制作人的新寵,也由此引發了山寨、跟風、抄襲等同質化現象,消解了臺灣電視綜藝節目的良性生態建構。2004年中天電視臺推出的《康熙來了》意外走紅,經由電視、網絡(如土豆、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等媒體傳播,成為華人電視圈最受歡迎的娛樂節目之一,也使得談話類娛樂節目在臺灣成為各大電視臺競相模仿的對象。
作為一檔長壽的綜藝談話節目,《康熙來了》給華人世界的觀眾帶來了快樂和放松,陪伴著很多觀眾度過了許多愉悅的時光;它是明星藝人宣傳作品(含電影、電視、音樂專輯等)的最佳平臺,也是通告藝人們賴以成名和生存的最好土壤。同時,它也成為內地觀眾了解臺灣文化的一扇重要的窗口。無論是美食、旅游,還是臺灣的風土人情,《康熙來了》都成為兩岸交流的最佳媒體橋梁。
2015年底,主持人蔡康永和徐熙娣(小S)在微博上宣告節目即將停播,令華人觀眾/粉絲感受傷感。2016年1月7日在播完最后一期之后,這檔播出長達12年之久的綜藝節目宣告退出電視舞臺。作為臺灣最具有標志性的節目,《康熙來了》的停播成為2016年初最重要的文藝事件之一。一檔長期盤踞臺灣電視收視榜首的節目宣告結束,不僅意味著臺灣電視綜藝在華人地區的全面失守,更是宣告了臺灣電視黃金時代的結束。
一、臺灣電視的內憂
《康熙來了》甫一出現時,帶著一股“痞氣十足”的臺灣綜藝范兒,橫掃兩岸同類訪談節目。小S憑借大膽作風和火辣身材,配合著蔡康永的書卷氣與犀利,不僅令大陸觀眾耳目一新,也改變了臺灣電視綜藝長久以來靠游戲和表演來取悅觀眾的秀場面貌,直接將臺灣電視綜藝帶入了棚內訪談的潮流。這種成本低、制作簡單的談話節目在臺灣電視上遍地開花,但是十多年過去,臺灣電視綜藝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制作單位沉浸在這種花錢少但是又性價比高的節目形態中不可自拔。如今,《康熙來了》停播的消息無疑給臺灣電視敲響了警鐘。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臺灣電視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內在困擾不斷顯現。
(一)內容高度同質化,創新能力極度匱乏
2004年中天電視臺推出的《康熙來了》意外走紅,使得談話類娛樂節目在臺灣成為各大電視臺競相模仿的對象。配裝好聊天話題,發好通告藝人/B咖藝人,尋找好主持人,再加上攝影師的全程助陣,一檔節目就此誕生。臺灣電視圈近些年來陸續推出的此類節目包括有《國光幫幫忙》《娘娘駕到》《三只小豬》《王牌大賤諜》《今夜誰當家》《桃色蛋白質》《爸媽囧很大》《女人好犀利》《我們一家訪問人》等,此種同質化的惡性競爭直接造成臺灣電視娛樂節目亂象怪生,進而引發觀眾的審美疲勞。當然在“收視至上”的壓力下部分節目如《桃色蛋白質》《娘娘駕到》《王牌大賤諜》等已經結束其在電視上的歷史使命,成為曇花一現的熒屏景象,折射出臺灣電視生態競爭激勵的殘酷現實,但也暴露出臺灣電視目前所存在的最大問題,那就是節目內容高度同質化,創新能力極度匱乏。無論是話題內容,還是表現元素,抑或情感張力,不同談話娛樂節目的相像程度讓觀眾難以精準辨識,千篇一律的重復感讓觀眾產生厭惡情緒。即便是像《康熙來了》這樣的節目,到了后期也難免陷入內容同質化的泥沼,比如,讓女明星卸妝、檢查包包等內容頻繁亮相,這是創新能力極度匱乏的一種表現。一味地復制其它電視節目,很難吸引多屏互動時代的觀眾,必然導致節目的終結。
(二)制作成本低廉,內容簡單粗糙
目前在臺灣制作最貴的節目就是《康熙來了》,單集制作費是50萬新臺幣,相當于10萬人民幣。然而這在臺灣已經算是天價,其他的訪談類節目基本上只有4-5萬元左右。這些費用除了支付通告藝人們的勞務費,已所剩不多。正是由于制作成本過低,造成臺灣今日大量節目內容粗糙,只能靠通告藝人在棚內耍嘴皮子。他們為了能夠在演藝圈更好地生存下去,懂得如何在眾多聊天者博取搶話出鏡的機會、如何能夠在逼仄的談話空間里拼命想“梗”以爭取節目效果,博取收視率;他們穿插在不同的節目里面對著主持人、現場嘉賓、觀眾而非自己的知心朋友或親人講述自己的隱私和故事;而面對海量的同類節目,對應的卻是他們有限的可以談論的隱私,因此,就不可避免地重復,不可避免地造假(從網絡上尋找有趣的故事或者借用自己知道的故事)。這種制作粗糙的節目勢必會左右觀眾的審美判斷,解構電視藝術的審美張力。一打開電視,盡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在聊著一些重復的故事,很難提起興趣繼續看下去。
(三)電視人才大量流失
人才是電視節目創作的重要支撐。近些年來,臺灣電視市場的低迷下滑,大陸電視市場卻迎來了蓬勃發展的局面。因此,臺灣電視界人才包括主持人、嘉賓、制作人才等,都瞄準了更為廣闊的大陸市場,紛紛北上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例如主持人歐弟、阿雅、唐從圣、陶晶瑩、庾澄慶等都加入了大陸節目的主持團隊里,而其他藝人包括林志玲、羅志祥、阮經天、陳意涵等一些臺灣一線明星都紛紛加入大陸明星真人秀節目,就連《康熙來了》的主持人蔡康永也在過去兩年里加入了兩檔網絡自制節目《奇葩說》(愛奇藝)和《百萬秒問答》(芒果TV),其工作重心也逐漸從臺灣轉移到了大陸。此外,一些具有制作經驗的電視工作人員也陸續來到了大陸就業,這些人才的流失都給臺灣電視業帶來了致命的打擊。
當然,臺灣電視這些內部存在的積重難返的問題,終究是因為資本的原因。臺灣的綜藝節目只要收視率一下降,只能收編再收編,最后只剩下最“經濟實惠”的談話綜藝節目在存活。但是不景氣的經濟也讓人才紛紛離去,他們或轉型(近期的某一集《康熙來了》請制作人來聊天,其中好多制作人都選擇創業開咖啡館了)或北上大陸撈金,都離開臺灣電視行業;由于人才的流失,自然電視節目制作水平就無法提高,節目內容的創意也就更加無法有所創新,因此慢慢就就形成了今日的惡性循環。
二、臺灣電視的外患
正如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一樣,隨著新媒體以及互聯網的發展,外來電視節目對臺灣電視的沖擊影響巨大。由于臺灣電視節目本身有著較大的局限性,大量臺灣本土民眾尤其是年輕觀眾通過網絡把目光投向外來電視節目,而在這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日韓電視節目、中國大陸電視節目。
(一)日韓電視的外來沖擊
近些年來,日韓電視節目在全亞洲影響甚大,尤其是韓國正將影視作為文化產業輸出國門的重要商品,從電視劇到綜藝節目,在亞洲遍地開花。韓國的綜藝節目在創意、制作以及明星嘉賓方面,都處于亞洲領先的位置。《Running Man》《我們結婚了》《爸爸去哪兒》《蒙面歌王》《人氣歌謠》《無限挑戰》等節目不僅在中國大陸影響巨大(后陸續被引進),在臺灣同樣也是深受廣大青年觀眾的喜愛。這些節目(尤其是明星真人秀節目)在創意、綜藝性上都遠超《康熙來了》《國光幫幫忙》這類棚內綜藝,節目制作水平也十分用心精良。因此,制作粗糙、缺乏創意的臺灣綜藝節目被韓國節目趕超成為必然趨勢。
而日本對臺灣綜藝節目的影響早就有之,在上世紀90年代加劇,日本的偶像劇和綜藝節目在臺灣形成一股“哈日”熱潮。有線電視開放以后,甚至專門成立了緯來日本臺、JET日本臺等。一些日本經典的電視節目如《超級變變變》《金頭腦》《男女糾察隊》都在臺灣受到觀眾的追捧,而臺灣自制的節目如《超級星期天》《紅白勝利》以及大量節目則開始模仿日本節目的創意甚至直接抄襲內容。由于臺灣節目大量抄襲日本節目,其后果就必然造成版權糾紛以及總體節目因為原創性不足而限制了向外擴展的空間,大量節目的內容同質化現在也十分嚴重,這一點導致臺灣節目漸漸失去觀眾。
(二)中國大陸電視的反轉
近年來大陸綜藝節目呈現井噴趨勢,不僅數量繁多,而且種類豐富。粗略統計,2015年大陸有超過200檔綜藝節目上線,電視節目市場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綜藝節目拼“量”的同時,類型演變也越來越豐富。從《笑傲江湖》《中國喜劇星》等喜劇真人秀節目,到《爸爸回來了》《爸爸去哪兒》等親子真人秀節目,從《花樣爺爺》《花兒與少年》等明星旅游真人秀節目,到《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明星競技真人秀節目,大陸綜藝節目終于迎來了創作的繁榮期。層出不窮的節目形態讓觀眾眼花繚亂,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熱錢也涌入綜藝市場。當兩年前,我們還在為加多寶2億冠名《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瞠目結舌的時候,如今過億已經成了一線綜藝節目的起步價。伊利冠名《爸爸去哪兒》第三季,以5億元的天價驚爆業界,立白洗衣液3億冠名《我是歌手》第三季。大投入大產出業已成為電視投放市場的新興規律,一方面廣告商們樂此不疲地為中國的綜藝節目埋單;另一方面,節目制作方也不惜一擲千金購買國外優秀節目模式,尋求更專業的創作團隊。中國的綜藝節目也因“不差錢”而進入了“綜藝大片”時代。這些高投入高產出的綜藝大片以其故事性、趣味性和新鮮感不僅贏得了大陸觀眾的青睞,也贏得了臺灣觀眾的喜愛。此外,臺灣藝人紛紛加入大陸電視節目,也是大陸電視吸引臺灣觀眾的一大原因。《爸爸去哪兒》中的林志穎、曹格、夏克立,《中國好聲音》中的庾澄慶、張惠妹,《極限條件》中的羅志祥,《花樣姐姐》中的林志玲,《我是歌手》中的林志炫、楊宗緯、張宇、黃麗玲、蕭煌奇等明星在大陸綜藝節目中的表現,都因為其地緣性原因,更加獲得了臺灣觀眾的關注。
(三)電視劇的外來沖擊
除了綜藝節目以外,臺灣電視劇近些年來已逐漸在本土失守,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資本欠缺所帶來的人才流失以及電視行業的不景氣所致。曾經臺灣的八點檔電視劇如《包青天》《新白娘子傳奇》《婉君》等作品在大陸紅極一時,而以《流星花園》《惡作劇之吻》《我可能不會愛你》為代表的偶像劇也在大陸掀起潮流,但是近些年來,隨著大陸電視劇制作水平的不斷提升,這種現象已經開始出現逆轉,臺灣電視劇不再成為大陸觀眾收看的主要來源。反而是大陸電視劇頻頻在臺灣引起收視熱門,《步步驚心》《甄嬛傳》《瑯琊榜》等作品無不以精彩的故事、精美的制作以及演員們優秀的表演征服了臺灣觀眾。2015年在臺灣金鐘獎上大獲全勝的臺灣電視劇《16個夏天》,也未能在本土形成這么大的效應。而在臺灣南部擁有大量觀眾的鄉土劇,卻因為語言、文化差異問題,未能在臺灣之外地區擁有傳播力。
此外,日、韓電視劇也通過其故事創意、制作水平以及明星出演在臺灣擁有高人氣,迅速地擠壓了本土電視劇在臺灣的市場。從上世紀90年代《東京愛情故事》《悠長假期》《麻辣教師》開始,日劇一直以來就深受臺灣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喜愛,近幾年更是通過多元題材的作品如《半澤直樹》《最完美的離婚》《晝顏》《帥氣和尚愛上我》等繼續在臺灣擴大影響力;從新世紀以來,韓劇挾帶著韓流文化的勢頭在臺灣迅速占領市場,《大長今》《宮》《浪漫滿屋》《屋塔房王世子》《沒關系,是愛情啊》……都獲得臺灣不同年齡層面的觀眾的喜愛。前兩年的《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繼續延續韓劇神話,將韓劇在臺灣推向高峰,并捧紅男星金秀賢、李敏鎬等,使得二者成為臺灣廣告商們爭搶的代言人。
還有,因為版權以及字幕翻譯的原因,臺灣觀眾通過互聯網絡收看英劇以及美劇并不十分方便,但是年輕網民們學會了可以通過登錄大陸視頻網絡進行觀看。英、美劇精彩的劇情設置、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多元的題材,讓臺灣觀眾如癡如醉。在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神探夏洛克》《紙牌屋》《權力的游戲》《絕命毒師》《生活大爆炸》等等。
三、結語
當前,臺灣電視迅速衰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盡管在這背后有眾多的原因。但是它對于我們的啟示是,電視的競爭永遠都是內容為王,注重節目的原創力和不斷創新才是讓節目立于不敗之地的永恒之道。盡管這些都是屬于老生常談,但是如果我們的電視一直都在處于模仿、跟風、山寨他人的道路的話,那就會被其他地區或其他國家的電視迅速趕超,臺灣電視就是這樣的前車之鑒。
注釋:
①“老三臺”指的是臺灣電視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只有三家電視臺,包括臺視(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62年成立)、中視(中國電視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成立)、華視(臺灣財團法人中華電視公司,1971年成立)。
(作者系浙江師范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