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真人秀節目在中國起步不晚,但直到近些年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繁榮”。無論是戶外競技、生存挑戰、密室逃脫,還是相親、音樂選秀等節目,在每個周末的黃金段,各家電視臺的真人秀節目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這些節目把家中的老人、年輕人甚至寵物都吸引到電視機前,被移動終端冷落的機頂盒也重新工作起來,一家老小嬉笑逗樂、插科打諢的溫馨場面再度出現。
明星真人秀節目何以如此有看點?原因在于它拉近了明星和觀眾的距離,釋放了他們真實的內在情緒。將明星拉到普通人的層面,展現他們最為真實和生活化的一面,滿足觀眾的娛樂、獵奇心理。比如在《奔跑吧兄弟》第二季中,鄧超、楊穎等幾位藝人素顏起床、睡眼惺忪、發型雜亂的畫面,一改平日舞臺上的光鮮亮麗,讓觀眾看到他們家常和邋遢的一面,產生“原來明星不過如此”的代入感。許多節目還給明星“挖坑”“埋雷”,讓明星出糗、“出狀況”,通過這些出其不意的變化和反轉進行調侃、整蠱,以制造爆點和笑點。
正是基于這種平凡的人性、本色的呈現和不經意的“秀”,節目才最大限度地迎合了受眾心理,實現了收視爆棚。從表面看是明星之間的挑戰和競技,其背后掀起的卻是一場利用粉絲經濟爭搶收視率、贏得廣告和冠名的資本大戰。在資本的博弈下,明星的身價和節目制作費呈幾何式飆升,投資過億元成了綜藝節目的標配。在《極限挑戰》中帶頭的“壞叔叔”黃渤僅一期節目的出場費就非常高,一些節目僅制作成本就超過350萬元。高片酬、高成本、大制作,使真人秀節目掀起了一場資本的狂歡。
毋庸置疑,真人秀用新穎的創意呈現出多彩的世界、勵志的人生和積極的正能量。但有些節目被指無聊低幼、瞎貧瞎逗、缺乏智識,只有快感沒有美感;有的節目為了片面追求戲劇化效果,故意弄虛作假、嘩眾取寵,設計一些違背生活邏輯、與日常生活經驗反差較大的低級噱頭;有些節目既不攀登正能量的高峰也不觸碰負能量的底線,以一些沒有多大意義和價值的無聊談資博人眼球,比如討論“愛戀要不要找一個備胎”“女人是否該穿高跟鞋”等膚淺話題,無疑用很大投入、花很多錢,最后讓觀眾吃了很多“蒼蠅”。
當然,娛樂是真人秀節目的本質屬性,我們無從指責它的市場性,也不能寄希望于它承擔過于深重的思想文化功能,但保持節目的真實真誠、營造健康的精神旨趣和格調品位,注入時代精神和人文內涵才是其獲得持久生命力的根本。
在電視真人秀節目最光鮮的當下,光線傳媒的電視事業部卻宣布解散重組;愛奇藝提出純網綜藝的概念。兩家民營企業一個下手“削藩”,一個另辟蹊徑,這中間釋放出兩個信號:一是靠明星燒錢、成本高企的“綜藝大片”盈利空間已日漸逼仄;二是視頻網站準備甩開電視臺單干,實現一家獨大、只獨播不聯動的垂直分眾定位。伴隨著膚淺無聊節目的過氣和退場,構建價值、意義、審美和人文精神與主流價值觀適度的綜藝節目,或許將在下一個風口形成新一輪的市場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