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品質始終是硬道理

    http://www.tc13822.com 2015年07月07日09:32 來源:人民日報 王丹彥

      ●從根本上講,一部電視劇是因為故事、人物與情境讓觀眾在大呼過癮的同時有所感動和感悟,才能聚攏人氣甚至發酵為社會文化現象,而并非依賴于IP熱錢或是演員顏值的比拼

      ●播出市場的差異化競爭,將促使播出平臺與制作機構之間合作共贏關系的進一步升級,使優質劇、精品劇成為供需雙方的共識

      ●追求品質制勝,不能回避創作實踐的前車之鑒,過度娛樂化、劇本不扎實、過度依賴明星等依然是當下電視劇創作的突出問題

      國產電視劇創作生產供大于求、內容同質化、質量參差不齊的困局,一度受到廣泛關注。在社會生活急劇變化、媒介形態更新換代、觀眾文化需求日益多元的大背景下,電視劇如何提升品質,實現突圍?

      三種力量推動國產電視劇端正方向、培育精品、走差異化競爭之路

      從突圍的角度來看,近來影響國產電視劇創作生產的三種力量尤其值得關注。這三種力量共同推動著電視劇向著品質化、差異化的方向發展,給電視劇創作提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第一種力量是,創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成為電視劇生產的清晰目標。有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創作者開始意識到,如果娛樂失度乃至一味“愚樂”,俯就市場邏輯,只講有意思而不顧有沒有意義,最終只會在喧囂的市場中迷失自我,失去發展的方向;只有更加積極主動地面向現實,以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為創作標桿,找準自身特色,探索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的有效方式,才能不斷提升劇作品質,贏得觀眾和市場。

      第二種力量是,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正在助推新興媒體藝術樣態在多屏場域的活躍生長。具有鮮明代入感、互文性和互動性的新型創作發端于網絡平臺,一方面給電視劇市場競爭帶來了巨大壓力,另一方面又拓展了電視劇的創作與傳播空間,甚至倒逼電視劇品質的升級。一個優質的IP(知識財產),會打通從電視劇到網絡劇、從電影到舞臺劇到衍生品開發的全產業鏈。誰占據了版權IP的制高點,誰就有可能贏得更具競爭力的資源投入。作為中心創意環節,電視劇制作在整個IP開發鏈條中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打造精品力作也因而成為產業戰略的必然要求。

      第三種力量是政策驅動和市場調整的互動合力。2015年1月,“一劇兩星”政策正式實施。雖然從理論上看,從“一劇四星”到“一劇兩星”會刺激電視臺對可播出劇作的需求,但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5月底,全國衛視的首播劇數量合計106部,與2014年同期時段基本相同。這一方面是由于各大衛視對于綜藝節目和文化類、服務類節目的研發力度與資源整合力度加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晚兩集”的播出政策,加大了協調上星時間和排播檔期的難度,使得不少衛視不僅更加精排細選,而且主動增加了自制劇、獨播劇、定制劇、周播劇的比重,播出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的新特征。差異化競爭在減少播出平臺原有劇集吞吐量的同時,又進一步促使播出平臺與制作機構之間合作共贏關系的升級,進而使得優質劇、精品劇成為供需雙方的共識。

      三大亮點凸顯當下電視劇的求新求變、情懷擔當、審美提升

      可以說,上述三種力量已經成為催生電視劇精品的正能量,有業界人士認為,國產電視劇正邁向品質時代,精品劇趨勢將帶來電視劇發展的新氣象。這對于電視劇人來說是激勵更是挑戰。從根本上講,一部優秀的電視劇是因為故事、人物與情境讓觀眾在大呼過癮的同時有所感動、有所感悟,才能聚攏起超高人氣甚至發酵為社會文化現象,而并非單純地依賴IP熱錢或是演員顏值的比拼。電視劇品質的提升,又能進一步推動藝術表達的多元創新,滿足觀眾的多樣性需求,拓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藝術闡釋空間,適應傳播生態的新變局。從這個角度來看,近期電視劇創作生產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尤其體現在以下三大亮點上。

      亮點之一是,人物塑造更加求新求變,凸顯立體思維與對比視角。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中的偉人形象,多年來難以從根本上突破程式化慣例。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中的鄧小平形象之所以能引起巨大反響,就在于它讓觀眾既看到了一位高瞻遠矚的國家領導人,又看到了一位和藹的老人、慈祥的父親、樸實的丈夫和真誠的戰友,因為全面立體,所以生動可感。今年在都市劇中脫穎而出的《虎媽貓爸》,通過巧妙設置人物之間的生活矛盾來塑造人物形象,對比鮮明的劇中人物引發觀眾與之一起探求教育理念的得失優劣。不論以“偉人”還是“凡人”作為故事主角,這些作品好都好在人物塑造有真實感和親和力,讓觀眾寄情其中,從人物身上更加深刻地感受真、善、美,汲取精神營養和價值信念。這也再次提醒我們,電視劇是關于人的藝術,人物塑造無論何時都應是電視劇創作的核心命題。

      亮點之二,故事講述更加追求手法創新,更具情懷與擔當。長期以來,觀眾反響不盡如人意的劇作,在很大程度上都因為故事講得不夠精彩、沒有新意,還有的過度追求情節的大起大落而遠離真實的現實生活,傳達出有失偏頗的價值觀念。而近年來幾部醫療題材和律政題材行業劇之所以受到歡迎,恰是因為它們在全社會共同聚焦醫患矛盾和社會公平正義的背景下,由從業者的職場生存和個人生活角度切入公共話題,將情懷寓于精彩故事之中,用文化的力量回應現實關切,聚合社會正能量。當然,在行業劇創作方面國產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對“有意思”又“有意義”、既吸引人又內蘊深刻的創作目標的追尋,應該永遠“在路上”。

      亮點之三是,視聽表達更注重細節調度和格調經營,以期與觀眾形成審美共振。隨著文化產品的日益多樣化,觀眾對于電視劇作品的視聽語言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電視劇創作者不斷拿出誠意之作、精致之作,拿出在視聽上出新出彩的作品。電視劇《北平無戰事》為何會脫穎而出?除去社會歷史表達的廣度、人性剖析的深度之外,絲絲入扣的情節編排、生動形象的演員表演、精致細膩的視聽呈現,尤其是對于光線、色調、道具等的匠心獨運,都體現出精品之作的審美格調與藝術質感。《嘿,老頭!》《父母愛情》等作品,在表演的細膩、情節的緊湊、畫面的考究上也都下了力氣,體現出多樣化的審美追求。借力日益革新的媒體技術,電視劇進一步提升后期制作水準讓人期待。

      追求品質制勝,提高審美表達的競爭力,不僅需要關注近期審美創新的熒屏亮點,更不能回避創作實踐的前車之鑒。比如,頻頻受到社會批評的“抗戰神劇”,為觀眾所詬病的劇本不扎實、細節不真實、過度依賴明星等。此外,現實題材劇介入養老、育兒、住房、就業、環保等社會話題還可以更有膽有識,歷史劇還可以更恰切地處理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的關系,等等,都是電視劇創作突圍的難點與重點。新的時代背景與媒介環境給電視劇創作提供了包括播出平臺、創作資源在內的許多新的可能,然而千變萬變,品質制勝是不變的硬道理。

      (作者為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