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僅要在“親近”上下功夫,更要在“走進”上花心思
“網(wǎng)紅”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一經(jīng)播出便引發(fā)關注。
-
晉祠:跨越千年的歷史之美、文化之美
晉祠圣母殿平面剖面——引自《中國古代建筑史》 晉祠不系舟。
-
年接待觀眾“10億+”,博物館緣何成為“網(wǎng)紅打卡地”?
編者按:無論是去圖書館享受閱讀樂趣,還是到博物館“打卡”看展,抑或是去劇場看一場文藝演出,如今,享受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已經(jīng)成為老百姓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
祝勇:莊嚴先生與故宮文物南遷
一 莊靈先生把他的名片遞給我,名字是手寫體,端莊秀美。
2020-07-11
-
《紅樓夢》與文人雅器
前段時間,隨著國博的預約重新開放,各大展出也再次亮相,其中頗受關注的就是“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
2020-07-01
-
博物館行業(yè)如何應對寒冬?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和往年相比,博物館今年的日子不太好過。
-
古老文化傳播乘上現(xiàn)代科技之風
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西段的敦煌是一個古老的城市,以宏偉而精美的敦煌石窟藝術和蜚聲海內(nèi)外的敦煌學著稱,無疑是絲綢之路上最受關注的一顆明星,而敦煌莫高窟則是一座沉淀了人類千年辛勤勞作和盡情發(fā)揮藝術思維結晶的寶庫。
關鍵詞:  古老文化互聯(lián)網(wǎng)傳統(tǒng)文化2020-06-11
-
未來的博物館如何發(fā)展
打開手機,足不出戶,便可輕松暢游博物館。
-
祝勇《故宮六百年》快手直播,近十三萬人同時在線觀看
2016年,“北京城市總體規(guī)劃”專題研究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神奇的現(xiàn)象—故宮(以及整個北京城)子午線與卯西線的交叉點,剛好是太和殿前廣場。
-
未來的博物館如何發(fā)展
打開手機,足不出戶,便可輕松暢游博物館。
-
線下+云上,體驗多維文博之旅
“第一場微綜藝展覽直播,沒想到就有超過56萬人次在線觀看,點贊數(shù)接近4萬。
-
博物館:為明天收藏今天
左圖 游客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觀展。
關鍵詞:  博物館2020-05-17
-
高校博物館的路怎么走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博物館事業(yè)的大繁榮,高校博物館也大發(fā)展,目前總量已近450座,并有更多學校在新建、改建和擴建場館,甚至是打造集群。
關鍵詞:  復旦大學博物館2020-05-17
-
“云端”上的藝術生活
近期,一些博物館、音樂廳和歌劇院的暫停開放對熱愛藝術的歐洲人來說實屬遺憾。
關鍵詞:  云端2020-05-17
-
讓歷史文物“活起來”
既要保護歷史文物,又要保障經(jīng)濟發(fā)展,如何堅持原則、堅決保護?怎樣實事求是、開發(fā)利用?20年前,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對萬壽巖遺址兩次批示,采取措施將文物搶救出來、整體保護,成為處理文物保護與利用問題的一個生動樣本。
關鍵詞:  文物2020-05-17
-
“云游敦煌”火起來背后,是博物館文創(chuàng)思維全面“上新”
時下,多家博物館開始“借梯登高”,與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聯(lián)手布局文創(chuàng)。
關鍵詞:  云游敦煌博物館文創(chuàng)數(shù)字變革2020-04-20
-
這些歷史博物圖書 火了朋友圈,好在哪里
南京船 一批歷史博物圖書,從好玩的話題入手,以大量圖文暢談文物,在不少人朋友圈里刷了屏 制圖:李潔 為什么說善于“見風使舵”的中國古代縱帆船技術遠超同時期的西方橫帆船?為什么說“馬踏飛燕”腳下踏的可能根本不是燕?帶著這些有趣的問題,近期出版的一批歷史博物圖書,在不少人朋友圈里刷了屏。
-
博物館線上展覽“破局走紅”是機遇更是挑戰(zhàn)
廣東省博物館“風尚——18至20世紀中國外銷扇” 作者提供 吉林省博物院“閑居·雅事——書畫茶香二三事” 作者提供 編者按 持續(xù)的疫情,使“互聯(lián)網(wǎng)+”打造的“云文化”加速進入了大眾的生活。
-
內(nèi)地多家博物館直播展出文物珍品
原標題:內(nèi)地多家博物館直播“云春游” 文物珍品釋壓“吸粉” 圖為甘肅省博物館講解員王雪麟正在進行淘寶直播。
-
天津博物館公開征集抗擊疫情見證物
原標題:天博公開征集抗擊疫情見證物 日前,記者獲悉,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天津博物館積極應對,作為地域內(nèi)的歷史文化載體、公益性文化機構,本著“為今天收藏昨天,為明天收藏今天”的理念,天博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抗擊疫情見證物,記錄疫情中的點點滴滴,保留下這段特殊的記憶。
關鍵詞:  天津博物館20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