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秀華:“我的詩歌只是為了取悅我自己”
9月17日,余秀華受新經典文化之邀,攜新版《月光落在左手上》做客北京雍和書庭,暢談女性、婚姻、詩歌等大家關注的話題。
-
周子湘:漂泊的意義,不是回到故鄉
編者按 2020年,最早一批“80”后已經40歲了。
-
文學的光照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圍繞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廣大作家積極參與、投身到脫貧攻堅題材的文學創作實踐中,推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文學作品。
-
網文出海:東方,掀起浪花之后
2020年6月,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正式發布《2019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從創作、評論研究、隊伍及引導、產業發展、海外傳播5個方面較為全面地回顧了2019年網絡文學的發展。
-
《正常人》:面向未來的“正常人”成長史
談起今年上半年最為火熱的劇集,英劇《正常人》必然是其中之一。
-
我找尋的,是即使無人在意依然會做的事
一反人們對讀書人或寫作者“文弱”的印象,繪本作家熊亮近年熱衷于習學詠春拳。
-
托卡爾丘克:在“怪誕”的文學罐頭里想象未來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托卡爾丘克新作《怪誕故事集》的中譯本,日前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由十篇風格各異的短篇小說組成。
-
莫言:“諾獎”八年后,愿做一個“晚熟”的人
2020年,距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已過去整整八年,距離他出版上一部長篇小說《蛙》也已過去整整十年。
-
“小眾出版”是個偽命題嗎?
活動現場(從左至右:劉晉鋒、羅丹妮、王恰?。? 7月25日,在第五屆abc北京藝術書展論壇環節,單向空間編輯總監羅丹妮、一頁出版folio主編王恰恰、十三邀聯合制片人劉晉鋒共同帶來一場關于“小眾出版”的討論,就“小眾出版”的概念、做書本身與文創產品的關系、時代對做書的影響等話題各抒己見。
-
《第一次的離別》:在離別中學會成長
《第一次的離別》上映海報 作為影院停擺大半年后首批公映的電影之一,《第一次的離別》在某種程度上賺足了“噱頭”。
-
周潔茹《小故事》:她們的故事,細碎如星光
周潔茹的新書《小故事》距離她的上一本小說集已有兩年。
-
現在的人們,為什么偏好形象無瑕的村上春樹?
作品在東西方都曾掀起閱讀熱潮的村上春樹,作息健康,聲譽頗佳。
-
中國作家網推出精品文選《燈盞·2019》
《中國作家網精品文選:燈盞·2019》(上、下),作家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 中國作家網精品文選《燈盞·2019》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并在當當網、京東同步上線。
-
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如何“乘風破浪”?
近段時間,30+女性的職場發展再次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
-
劉子超對談羅新:好的旅行文學充滿人的故事
“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這是近幾年網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話,不少人以此激勵自己。
-
這些“泄密的衣櫥”,隱藏著文學圈的“時尚風向標”
你可能不會想到,閱讀文學作品會是最接近時尚的一種方式。
關鍵詞:  薩繆爾?貝克特《名作家和他們的衣櫥》Céline2020-07-20
-
在不確定性的時代,從經典中獲取力量
張定浩給人的印象是一位優秀的青年批評家,業余寫詩。
-
《大江東去》:在八十年代里懷念信仰與浪漫
最初關注到《大江東去》,是因為其改編的電視劇《大江大河》。
-
波拉尼奧的處女作到底如何?聽聽譯者怎么說
智利作家波拉尼奧直到去世后才贏得崇高聲譽,主要憑借他的鴻篇巨著《2666》,先在西語世界受到歡迎,后又在英語世界博得滿堂彩。
-
后疫情時代,文學閱讀為社會定心
活動現場(從左至右依次為張瀅瑩、殷健靈、謝倩霓) 7月10日19:30,由中華文學基金會、平安公益基金會主辦,中國作家網承辦的“愛不孤讀——青少年文學素養提升計劃”第三期名家直播課“以閱讀為渡舟,還原家庭教育的‘育’功能”在中國作家網、網易直播、中國平安官方抖音號同步上線。
關鍵詞:  名家直播課文學閱讀家庭教育直播愛不孤讀——青少年文學素養提升計劃20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