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安徒生獎60周年 >> 正文

    曹文軒繪本:像一盞燈照亮讀者的美感(杜傳坤)

    http://www.tc13822.com 2016年04月01日14:35 來源:文藝報 杜傳坤

      現代意義上的繪本(又稱圖畫書),通常以1870年代英國繪本“三劍客”凱迪克、格林納威和克雷恩的作品為肇始。其后百余年隨著對繪本藝術形式 與文圖關系的深入探索,在閱讀理念、兒童觀、教育觀、彩色印刷技術、出版市場、消費群體等的合力影響下,繪本顯示出無限的發展可能性,逐漸成為西方社會普 遍接受的閱讀形式。中國內地開始關注并大量引進經典繪本是近10年的事。對于起步階段的本土原創繪本而言,曹文軒的繪本創作顯示出某些特別的意義,使我們 有信心眺望中國原創繪本更遙遠的天空。

      曹文軒的系列繪本,彼此之間在題材內容、主題意蘊、裝幀設計、圖畫風格(由不同畫家配圖)等方面幾乎沒有任何的模式和套路,每一本都堪稱獨一無 二的藝術品。而且這個系列是開放的,目前已出版十余本,不斷會有新作忝列其中。就像一眼來自地球深處的泉井,不斷地涌出新鮮與甘甜,我們卻永遠無法預料下 一次噴涌的景觀。然而細細品味,還是有一些專屬于曹文軒本人的風格與趣味,這也是其原創繪本獨特的意義所在。

      美好意味著:美,然后好

      當我們忽然弄不清文學是什么時,就會想到去做一下“文學的減法”:拋開深刻的思想,解構掉動聽的故事,文學依然挺立著;然而一旦“經由語言符號 的排列組合而生成的詩意”被放逐,文學便不復存在(當然這種“純文學”觀念也非超歷史的本質化存在)。這詩意便是美,是文學減法的底限,亦是曹文軒一貫的 美學追求:文學經典之所以世代流傳,靠的不是思想的深刻,而是表達思想的文學的方式,是文學不同于諸如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的獨有之美。曹文軒的繪本創作 也散發著這樣的獨有之美。

      當孩子們聽完《最后一只豹子》,紛紛擠上前去都想用小手再翻一下那書頁;當孩子們看著《鳥船》的畫面,說著“安靜”、“快樂”、“美麗”、“好 像天氣很好”、“空氣很新鮮”的感覺;當孩子們欣賞完《第八號街燈》,說“老師我想再聽一遍”……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這是一些文圖兼美的繪本故事。美的 文字、美的圖畫、美的意境、美的情感,帶給讀者眼睛的愉悅、心靈的滋養。這美,又不是虛幻的。曹文軒的故事都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礎,像《馬和馬》《柏林上空 的傘》《癡雞》《一條大魚向東游》等,無不冒著人間煙火氣,卻又浸潤了他本人的思考、情感與想象,每一篇都有現世情懷的指涉。就像那泉,源自地下,終又回 歸于地下,但在噴涌的過程中,它是仰望天空的。我們隨著泉的指向而仰望,沉浸在與現實不一樣的世界中,想象著、體驗著、感悟著另一種可能。就在那凝視中我 們對自然、對人生、對社會的體認也就豐富起來了,生命因此增加了它的廣度、厚度與長度。人生因為閱讀而更美好。

      曹文軒的文字始終執著于對美的信仰,也從未忘懷過對兒童的教育責任,或者說在他那里二者本來就是統一的,“應將對美的認可看成是一種倫理態 度”。《發條鼠》的勇敢與忠誠,《馬和馬》的摯愛與尊嚴,《菊花娃娃》的付出與回報,《天空的呼喚》的自我認同與親情,《柏林上空的傘》主動享受生命中的 風景與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這是一種美的、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不是一時一地一事的教育,不是講衛生、懂禮貌、守紀律的規范化教育,而是更深 層的對人性之美善的涵養。他的故事從來不寫師長們每天耳提面命的教導,也沒有對于孩子做了“好事”與“壞事”的獎懲,甚至對扔掉“發條鼠”的“皮卡”也沒 有一句道德評價。他的作品往往很難總結出一個確定無疑的主題思想,讓孩子記住一個一清二楚的“道理”。這不是回避善惡好壞,也不是超越善惡,而是將一些大 美大善完全融化在優美迷人的故事之中,讓人感覺不到或者根本忘記了是在“受教育”。因為“道德的基礎是美好的情感而不是理性規范”,事實證明基于“規范倫 理學”的教育總是收效甚微。精神分析學認為,兒童的選擇更多是基于誰引起了他的同情,誰引起了他的反感,而不是正確與錯誤,甚至不是“善有善報”的美德最 終取得勝利這一事實促進了道德修養(布魯諾·貝特爾海姆)。文學必須憑借情感之美觸動孩子的心靈。所以以往那些“糖衣藥丸式”的童話故事,既不能長久吸引 孩子,也不能真正培養孩子的德行。

      進而言之,在美與善之間,兒童應先積累美感經驗,培養其審美能力,而后才是善惡觀念的樹立。正如盧梭在《愛彌兒》中所宣稱:只要有熱心和才能, 就能養成一種審美的能力;有了審美的能力,一個人的心靈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各種美的觀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觀念相聯系的道德觀念。從另一個層面講,善 作為一種倫理“價值”本身是空的,是依附性的,它必須有服務對象才變得有意義,“善只有在為了真、美和其他生活價值時才有意義”(趙汀陽)。由此,美好意 味著:美,然后好。這才是真正的道德境界。

      唱自己的歌:原創繪本的生命力之源

      近10年來圖畫書市場始終以引進版為主,仿佛重演了晚清小說界“著作者十不得一二,翻譯者十常居八九”的景觀。現在的孩子們所熟知的、愛不釋手 的、能繪聲繪色講述和描畫的,也大都是“洋繪本”。閱讀固然是可以超越國界的,但是如果沒有深埋于自己文化土壤中的強大根系,又如何可能吸收來自他者的文 化營養?嚴重缺乏母語文化的閱讀如何能給孩子留下本民族原汁原味的文化記憶?“故事是文化的流通貨幣”,不聽不讀自己文化中的故事如何培養孩子對民族語言 的敏感與親近?如何能在孩子內心培養起文化自信、文化認同和自我身份的歸屬感?

      眾所周知,當今日本的繪本創作與研究水平都是不低的,被譽為日本圖畫書之父的松居直先生近來提出這樣的看法:“今后對繪本的文章的鉆研,要超過 對繪畫的鉆研,否則,就無法肩負起將日語傳遞給下一代這一重大責任。我之所以說這是重大責任,是因為美好的日語會在孩子們的內心,培養起對自我的認同。” (《繪本之力》)這是一種著眼于民族未來命運的深謀遠慮。反觀自我,我們的繪本創作與研究剛剛起步,繪本的圖畫自然是應該研究的,但對繪本文字或者說“美 好的漢語”的關注也自是不能有絲毫怠慢的。哲學告訴我們“語言是存在的家”,歷史告訴我們,通過消滅一個民族的語言就可以消滅一個民族的文化。因為語言不 僅僅是一種交際工具,它還是文化的物質外殼,更承載著文化的核心價值。失去對民族語言或者說母語的美好感覺與敏感性,也就動搖了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根基,自 我就很難詩意而富足地棲居在精神家園之中。

      曹文軒的繪本無論文字還是圖畫(由不同畫家配圖)都浸染著濃郁的中國本土氣息,幾乎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從我們的文化語言中生成的作品。民族文化 不僅僅是些表層的道具符號、風土人情,更是蘊含在底層的文化精神和意義追求。比如曹文軒繪本中的“內斂”與“節制”:天鵝的隊伍在空中呼喚“點兒”,“點 兒”卻把頭埋到翅膀里,好像睡著了,或者假裝沒聽見,低下頭去吃秋天最后一片青草。她沒有擁抱母親和哥哥姐姐,也沒有說一句動情的離別語;而馬和馬之間的 愛,也沒有一句表白和傾訴,我們卻照樣感受到了那份深情。這就是東方文化的情感表達,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有愛就要說出來”,不同于“猜猜我有多愛你”,它 的“含蓄”一樣能蕩氣回腸,直至你心靈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處在語言獲得與發展敏感期的兒童,也處于早期基本閱讀能力、自主閱讀意識和技能培養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孩子獨立閱讀文字的能力有限,主要是親子 共讀和師幼共讀的方式,大人讀,孩子聽賞。而與眼睛的閱讀相比,“耳朵的傾聽更能迫近語言的本質”,在幼兒期通過耳朵獲得愉悅的語言體驗,對于兒童的語言 敏感性及閱讀發展都至關重要。在這個意義上講,朗讀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同時,能被朗讀的作品,“一定是美文,是抒情的或智慧的文字”。 由于“漢語的音樂性、漢語特有的聲調,都使漢語成為一種在聲音上優美絕倫的語言”(曹文軒),因此朗讀是體會我們民族語言之優美的重要途徑。用自己的語言 唱自己的歌,這也是中國原創繪本的生命力之源。

      美好的語言會永久留存在孩子心靈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繪本文字都適合朗讀,那些既不抒情也不智慧的文字是沒有力量的,是缺乏生命力的,它無法觸 動孩子的內心,放聲朗讀時會有種“不堅實的、不知所云的感覺”。曹文軒的繪本文字無疑是適合朗讀的美文,那些音響、力量、節奏、意象都是地道中國式的,而 且是純美的語言。自然,毫不做作,不是捏起嗓子裝童音。即使孩子不能將自己的理解用語言表達出來,也并不妨礙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比如豹子行走荒野的 孤獨、天鵝“點兒”的不舍、馬和馬愛的高貴與尊嚴、風哥哥無處不在的思念……不管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只要那些語言作為詩的回響被收藏于內心”(柳田邦 男)也就足夠了,不管人生中是否還會與之相逢,那顆種子會長成大樹還是小草,都是生命走向茁壯與蒼翠的雨露陽光。

      別樣的文圖敘事:

      跨越童話、小說與圖畫的藩籬

      在某種意義上說,曹文軒繪本是將詩化、散文化的寫實小說與童話、圖畫融合而成的雜糅式文體的故事書。他的繪本用小說刻畫人物形象,以散文淡化故 事情節,憑借詩的語言生成意象意境,用童話接通現實與幻想世界,圖畫則與文字結成多重關系進行敘事。由此,讀者得以感受它別具一格的跨文體抒寫,在詩意中 體悟意蘊的豐厚,享受文圖審美的新經驗。

      曹文軒小說歷來就有詩與散文的氣質,有豐富而獨特的“意象”,細膩的環境描寫和氛圍營造產生的“畫面感”,好像他是將故事的世界先在自己的心中 化為形象再講述出來。所以他的小說很適于做成繪本,就如他的繪本像小說一樣善于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的塑造、情節的巧妙構思、氣氛的渲染、細節的刻畫。不止于 此,在小說與圖畫之外,他的繪本還融入了童話的幻想,除了從頭到尾都很“童話”的《最后一只豹子》《天空的呼喚》《一條大魚向東游》等故事,還有一部分是 從小說不知不覺就變成了童話,從現實世界到幻想世界的跨越就是一瞬間的事:《菊花娃娃》到了故事最后才變成自己會跑會說話的娃娃;《柏林上空的傘》中的傘 在主人即將結束柏林之行時才自己飄到了天空;《發條鼠》在故事進行到一半時才自己擰動發條和真老鼠大戰從而變成一只“童話”老鼠;《鳥船》的纜繩是到了狐 貍來吃小鳥時才忽然神奇地揚起在空中抽響,趕跑了狐貍……讀慣了小說的大人可能會對這些突然的轉變說“怎么會這樣?”但孩子們不會懷疑這些“突變”的可能 性,兒童的泛靈論思想和自我中心思維使得他們能輕松進出于現實與幻想的世界。而且童話故事主要關心的不是現實的可能性,而是合乎需要性,兒童清楚地認識到 這一點,因為對他來說,他所期望的東西就是最“真實的”(托爾金)。所以纜繩必須在小鳥遭遇危險的時刻高高揚起,傘必須在主人要離開柏林時飄到空中,發條 鼠必須在主人的電動鼠遭到圍攻時擰動自己的發條,菊花娃娃必須在“媽媽”很老了躺在床上的時候跑回家……從寫實的小說悄然跨進童話的疆界,小讀者根本不會 介意,孩子的閱讀體驗也證實了這一點。

      而年輕畫家們為這些故事繪制的圖畫也帶給我們諸多驚喜與信心。這些圖不僅體現了繪畫藝術的美,而且具有說故事的能力,文字和圖畫在照亮、豐富彼 此,不但有助于讀者理解內容,也能激發讀者進行想象。《發條鼠》文字故事結束后,封底的畫面卻又延續了故事:一個小姑娘出現在被遺棄的發條鼠面前,她會把 發條鼠帶回家嗎?后面還會發生什么故事?有一絲安慰、溫暖,也有了想象和期待。《馬和馬》書名就不同凡響,為何不叫“黑馬和白馬”呢?仔細看,封面上的兩 個“馬”字一黑一白,背景則一白一黑,畫家通過對文字的圖像化處理,恰到好處而又不落俗套地進行了闡釋,真是一個絕妙的設計。對于兩匹馬則選擇了非寫實畫 法,這樣就將讀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對馬的內心情感的體驗上。雖然不是毫發畢現的寫實,畫家卻將兩匹馬優雅高貴的氣質與神韻淋漓盡致地展示了出來。再如《天空 的呼喚》對大小邊框的使用、漫畫式的分鏡分格、長短鏡頭的靈活運用,以及最后一頁的近乎留白:“點兒”飛走了,書里書外所有人的心里都仿佛一片空白,空蕩 蕩的感覺;同時也制造了想象的空間,“點兒”跟隨天鵝的隊伍會有怎樣的生活?他的媽媽、哥哥、姐姐會怎樣面對他的離去?以后真的還會再見嗎?小朋友們可以 去續編這個故事……

      兒童化與作家的自我表達:

      重新想象兒童與成人的關系

      曹文軒的繪本沒有標明是給幾歲的孩子看的,甚至沒明確是給兒童看的。他的繪本沒有刻意的“娃娃腔”。然而,繪本中蘊含的那些大美大善、那亦詩歌 亦散文亦小說亦童話的美文,小孩子能“懂”嗎?好像有些東西我們大人也說不清楚呢,最典型的比如《第八號街燈》,成人可能會想到諸如人生、死亡、永恒、偶 然、存在、孤獨、悲涼、荒誕,可孩子們怎會“懂”這些“大道理”、“大哲學”呢?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或許在于我們誤會了兒童,也誤解了文學。成人常常低 估了孩子。文學不只是用來“懂”的。

      近現代以來,兒童與成人的界限越來越清晰,發展心理學所提供的個體年齡特征也日益微觀具體,然而文學閱讀卻不能像科學那樣精確地定位讀者對象。 我們永遠無法僅僅根據一個孩子的年齡確定適合其所閱讀的書。曹文軒也不承認自己的繪本是專為孩子的寫作,他并未孜孜以求所謂特殊的“兒童性”,而是更著意 于作品本身的完美,并非他不關注孩子的閱讀,而是他認為“孩子就在你的靈魂之中”。所以這不妨礙他的繪本“碰巧”成為孩子也能讀樂讀的“兒童文學”。

      曹文軒繪本中確實有些不那么“兒童化”的意蘊,但誰說兒童一定只能讀“完全兒童化”的東西呢?就連《柳林風聲》不也“毫無疑問地隱藏了一些連作 者自己都未意識到的深度”嗎?可這恰恰是本書“何以在每一個時代都能吸引讀者的主因”,“即使是成人讀者在讀了第十次、第十二次之后,也會領悟到他還未觸 及這部微妙又復雜的作品的最深處。”(《英語兒童文學史綱》)然而這不影響年紀很小的孩子喜歡其中蛤蟆的歷險,河邊的描述與最后插入的兩章則會持續吸引成 長中的兒童。同樣,誰又能說自己完全讀懂了美國當代繪本大師莫里斯·桑達克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呢?它源自童年的感覺,但在文字與畫面之外,讀者可以在心 中建構起屬于自己的故事。曹文軒繪本也是來自于作家的內心感覺,是生活經驗基礎上的文學想象。繪本閱讀便是與繪本對話,不是一次性完結的,其中的意義會在 不斷的對話中一點一點彰顯。但那不是繪本客觀存在的意義,它就像一盞燈,照亮讀者的體驗、趣味與美感,讓讀者在閱讀中發現自我,獲得屬于自己的故事,人生 因此而豐富。此外,英國當代最富盛名的繪本作家約翰·伯寧罕亦宣稱:繪本固然是小孩的童年滋養,但創作者大可不必局限在為兒童量身打造,繪本也是創作者借 以表達自我的媒介,尤其在這大人小孩閱讀界限漸次消失的時代,繪本讀者已無年齡限制。(《繪本之眼》)對曹文軒而言,成人“自我”的靈魂中本就存在著兒 童。

      研究亦表明:在童年期,孩子的聽讀能力要高于文字閱讀能力,不識字的孩子無法自己看懂故事書,卻能夠聽懂并理解那些復雜有趣的故事,甚至可能喜歡有些深奧的故事。(《朗讀手冊》)所以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聽賞”閱讀能力。

      童年的閱讀還應該是多樣化的。曹文軒繪本大都不是讓小讀者哈哈大笑的繪本,不是輕易明白一個道理的繪本……有的還有點悲劇感。閱讀之后可能會 想:哇,還有這樣的繪本故事。孩子的內心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不只是天真無邪和快樂,桑達克就發現并描畫出了兒童內心的不安、恐懼、憤怒和痛苦,所以 被譽為“驚世駭俗”之作。僅有快樂和明亮的閱讀是不夠的。但如果我們只給孩子那些淺顯、快樂的小故事,最終孩子可能就只喜歡也只能讀懂那樣的故事。多一分 體驗就多一分豐富,并且要給孩子機會去發現和建構自我內心的豐富。這也意味著我們對兒童與成人之間關系的重新想象。

      曹文軒繪本還可以給小讀者一種啟發: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詩意。只要留心去發現,一根橋樁也能成就一個奇妙故事。生活就像一座寶藏,點點滴滴都蘊含著豐富的可能與意義。在平常中發現非凡,對生活的細節更為敏感,世界就會在你眼中變得更有詩意。

      一切都會逝去,但一切未必都會成為歷史。就像乞丐、小狗、老婦人和街燈,都有可能被忘記。然而他們的故事卻可能留下來。因為這些故事源自厚實的土壤、深遠的根系、綿長的血脈。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