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 正文

    歐陽黔森:從家鄉沃土發掘文學素材

    http://www.tc13822.com 2015年09月28日17:02 來源:黃尚恩

      聚焦抗戰物資運輸的抗戰劇《二十四道拐》正在央視八套播出。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國大部分的工業城市和出海口淪陷,來自海外華人和一些國家的物資援助,不得不依靠滇緬公路、中印公路和駝峰航線運輸。物資到達昆明后,再用大卡車分載,經過滇黔公路送抵前線和重慶,而這條運輸大動脈必然途經滇黔公路最為險要的咽喉要道——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的“二十四道拐”。電視劇《二十四道拐》就是圍繞“二十四道拐”的保衛戰展開。該劇的總編劇是作家歐陽黔森。他說,為了寫好這部向抗戰勝利70周年獻禮的作品,他長期行走在這條運輸大動脈上,并到各地的博物館收集資料,獲得了許多珍貴的寫作素材。在創作這部作品時,他堅持“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因為“只有尊重歷史才能創作出好的劇本”。

      歐陽黔森的作品多是反映家鄉的歷史故事和現實變遷。因此,他始終堅持植根于現實生活,到生活的第一現場尋找素材,以便能夠寫出真實可信的故事。比如,為了寫好向長征勝利70周年獻禮的作品《雄關漫道》,他重走長征路,深入革命老區,走村過寨地采訪、收集材料;為了寫好農村題材作品《絕處逢生》,他先后兩年扎根基層,深入體驗生活;為了寫好歷史題材作品《奢香夫人》,他深入烏蒙山脈腹地與彝族群眾交心交友,廣泛收集了民間故事傳說。歐陽黔森說,如果是創作現實題材的作品,深入生活會讓創作者收獲鮮活的素材;如果是歷史題材作品,深入生活會喚起創作者的歷史感覺。而在采訪采風的過程中,一定要走到老百姓之中,和他們大碗喝酒,建立起深厚的情誼。在自然的交談之中,他們才有可能講出真實的情況。如果你像一個記者一樣,有板有眼地提問,他們一緊張就有可能說不出有用的細節。

      “我曾經當了8年的地質隊員,每天拿著地質錘和放大鏡奔走100多里路,不僅翻山越嶺,還要承受風吹雨淋日曬,奔走間隙一抹胡子,手心里留下的就是一把鹽。”歐陽黔森說,在那些歲月里,他走到哪就住到哪,看到山上有一戶人家,就去敲門,老百姓一看是地質隊的,就會熱情地接待。所以,他一到農村、山區,見到樸實的村民們,內心就會有一種親切感。這段經歷極大地磨練了他吃苦耐勞的精神,之后走上創作之路,他從來沒有抱怨過苦和累。2008年,歐陽黔森接到一個任務:要在很短的時間里寫出20集電視劇《絕地逢生》的劇本。為了能夠及時地完成,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日以繼夜搞創作。“我每天睡三四個小時,劇組給我配備了一名助手,每天碼差不多1.5萬字。完成創作后,我掉了8斤肉,拿出的初稿近60萬字。稍作修改后30多萬字的送審稿一致通過,隨后,第二稿改定定案投拍。”

      歐陽黔森的作品雖然多聚焦于家鄉的故事,但作者能夠通過廣闊的視野將作品的意義擴展開來。比如《絕處逢生》以一個村莊的發展變遷書寫農村如何科學發展的問題,《奢香夫人》以一位彝族女政治家的命運講述民族大團結的主旨,《二十四道拐》則以這條曲曲折折但又不斷攀升的盤山公路隱喻了中美之間的復雜關系……歐陽黔森談到,寫身邊的人、家鄉的事,因為熟悉、帶有情感,所以比較容易寫好;但我們必須打通歷史與現實、小事與大義之間的關系,寫出一個故事的多重意蘊。這種寫作觀念的獲得,同樣來自于當年他對地質的觀察。“當地質隊員的日子里,每天一錘子敲下去,碰到的可能就是上億年前的東西,心胸和視野自然而然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作為貴州省作協主席,歐陽黔森通過以身作則,積極引導青年作家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目前,貴州省作協建立了作家下基層常態機制和重大題材重點項目扶持制度,經常組織作家深入貴州經濟社會建設第一線,感受時代發展脈動,了解人民群眾呼聲。歐陽黔森介紹說,貴州省作協積極在少數民族地區建立創作基地、作家村,作家們可以以此為據點,深入基層采訪創作。作家參與相應的活動時,必須嚴格按照活動的規定,沉下心來去收集材料,寫出優秀的作品。也就是說,過程要加以監督,結果要有所收獲。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