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 正文

    關牧村:不論何時,都要對得起觀眾

    http://www.tc13822.com 2015年09月28日10:58 來源:任晶晶 趙君竹

      藝術家的喉嚨長在自己身上,藝術生命卻存活于觀眾之中。這是歌唱家關牧村一直以來對自己的要求,不論何時,她都要對得起厚愛自己的觀眾。出生于河南新鄉市郊區牧野鄉牧村的她,以村為名,取名關牧村。這個名字仿佛也一直在提醒著她,不管未來走到哪兒,都要牢記家鄉,更不要忘記自己曾經出發的那個地方。現為天津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協理事、天津音樂家協會主席、全國人大代表的她,永遠掛念著曾經養育過自己的地方。然而,即使深受觀眾喜愛,她卻鮮少出現在報紙和電視上。如果在百度上輸入她的名字,搜索出來的新聞也遠沒有和她擁有同等名氣藝術家的內容多。

      與許多和她同時代的人一樣,關牧村在年輕的時候經歷了很多苦難,但這些并沒有磨平她對音樂和生活的執著,相反卻更加堅定了她對基層生活的熱愛。一個偶然的機會,關牧村遇到了恩師音樂家施光南,她接連唱紅了施老師創作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等歌曲,以獨特的演唱風格獲得了廣大聽眾的青睞。有些曲子就是關牧村和恩師根據在采風時得來的靈感而創作的。記得有一次去廣西、貴州和云南慰問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群眾,一個月時間演出了30多場。在西雙版納,詞作者曉光寫了一首歌詞:“孔雀向往的河邊啰,就是我的家鄉,檳榔樹下緬桂花醉人心房,金竹樓前甘蔗林呦,溢出蜜糖,啊嗨啰,吉祥的孔雀呦,怎不留戀這美麗的地方。”施光南看了興奮地當即譜了曲《孔雀向往的地方》。第二天,關牧村就唱給了當地群眾聽,群眾聽到歌聲,情不自禁地跳起舞來。這首歌很快就在傣鄉流傳開了。

      就在走穴風盛行時,關牧村卻一頭扎進基層,內蒙古的大草原、西北的石油井塔下、茫茫的南沙群島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和悅耳的歌聲。她說,我就是要為工人師傅們唱歌,因為當初是工人師傅收留了我。了解她的人都知道,關牧村對工人師傅有一種特殊的深厚感情。“所以我一定要用實際行動回報他們,每年我回到天津見到過去的工人師傅們,他們總是拉著我的手說,小關你沒變,就這一句話我就滿足了。”關牧村說。她經常深入邊疆參加慰問部隊官兵和武警戰士演出,參加救災、扶貧演出。一次去寧夏演出前突然發起了高燒,她到醫院打點滴,當得知一些少數民族和邊疆地區觀眾連夜趕來聽她唱歌時,她拔下針頭,趕到演出現場,演唱完就暈倒在了舞臺上。

      關牧村很少同意接受媒體采訪,總覺得應該把宣傳機會留給年輕人,但只要時間允許,關牧村幾乎不會拒絕來自全國各地的義演邀約。因此每年春節也是她演出最忙碌的時候,下基層慰問演出占據了她的大部分時間。作為天津“海河情”藝術團的文藝志愿者,關牧村也會經常到朝陽里社區給社區的老人合唱團講課,并為社區老人演出。當社區老人們談及對關牧村的印象,他們最常用的一個詞就是”平易近人“,“她教我們唱歌時一點兒都不著急,特別有耐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她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志愿者”身份。“天津是我的家鄉,為家鄉做點事難道還推辭嗎?”關牧村說,這樣的公益演出她經常參加,只要有時間,她從來不推辭。“有人喜歡聽我唱歌,我很高興。”

      做好事并不難,但卻很少有人可以不圖名利,數年如一日低調地堅持著。十幾年來的每年中秋節前后,關牧村都會來到松堂臨終醫院,給老人們帶去禮物、善款,教老人們唱歌。而有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她就一個屋一個屋地唱。每次離開醫院的時候,老人們總是依依不舍,即使行動不便,也會送她到醫院的大門口。

      或許在別人眼中,關牧村是收獲了無數鮮花和掌聲的歌唱家,而在她自己看來,她只是一個普通人,過著簡單且忙碌的生活。對于應酬她能推就推,堅持在家吃飯,這樣能保證自己以素食為主。有時因為外出演出或者重要的一些會議,她只好自己多帶一些素菜。而平日里最愛的運動則是在家里的跑步機上運動或是去健身房做瑜伽,能夠幫助自己平心靜氣。“平常心是道,簡單生活是福”,這是她根據幾十年的生活和工作經驗總結出的一句話。

      有的時候,不管獲得何等的榮譽和成績,只要能從生活中感受到樂趣,才會得到最為純真的快樂。(任晶晶  趙君竹)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