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 正文

    趙季平:創作要到老百姓中去

    http://www.tc13822.com 2015年09月28日10:29 來源:辛雯

      “創作要到老百姓中去”的藝術觀,形成于家庭的耳濡目染。在趙季平案頭,有一本被他視為珍貴之物的手繪冊頁,第一頁上就寫著“藝術來源于生活”,這是他的父親、長安畫派的奠基人趙望云為他而作。趙季平是這句話的踐行者。“我雖然沒有子承父業,父親卻是我登上樂壇的指路人。父親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外旅行寫生畫畫,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他在鄉間細細地觀察,深深地揣摩,要把活人活事放在圖畫里,以求抓住民間的現實生活,使藝術不寄存在虛無縹緲之間。父親的這種經歷,對我影響很深。”

      “幾十年來,采風是我的常態性積累。”趙季平幾乎每年都會抽時間下鄉采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他眼里不是一句空話,他認為觀察體驗生活除了“身”到,還需“心”到、“情”到,三者缺一不可。聽過趙季平作品的人,都認為他的曲子“鉆心”,究其訣竅,即是他對生活、對人的真摯情感,切實理解了老百姓樸實平靜的生活,和他們心貼心,這樣才能創作出受群眾認可的作品。

      回憶當年電影《黃土地》主題曲的創作,趙季平、張藝謀、陳凱歌三人一同住進了陜北農村的窯洞,一住就是一個多月,雖然很苦、很難,但就是這樣的生活,讓趙季平真正了解了創作的方向,更激發了創作的激情。那段日子,除了趕路,就是在老百姓的窯洞里聽民歌,和老百姓拉家常。趙季平說:“這樣到生活當中去磨礪,對創作大有好處。”也就是在當時,陜北青年農民賀玉堂站在自家門前石頭上,為趙季平等人唱了一夜陜北民歌,歌者涕淚俱下,聽者如醉如癡……而后產生了電影《黃土地》蒼涼凄美的音樂。民間音樂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在現場傾聽的感受與看譜子完全不同,這種韻味在曲譜中是體會不到的。趙季平在山西民間采風時,一位70多歲的老藝人表演二人臺,唱得蕩氣回腸,動人心魄;當地的吹打樂更是讓同行作曲家聽得感動不已。“民歌本身就是在這樣看似貧瘠的土地上,生發出的一種從心底流淌出來的歌兒,它有愛、有恨、有對生活的贊美,這些感觸都是從我深入農村和當地老百姓溝通中形成產生的,在藝術上,我與民族音樂的血脈貫通了;在情感上,我與普通百姓和人民的心緊緊相連,我知道他們想什么,需要什么。這些情感成為我所珍視的,并且在我隨后的創作中體現。”

      回看趙季平的音樂作品,善于運用民族樂器、傳統戲曲及民歌元素,已成為他音樂的獨特標志。趙季平認為,創作要有根,要用自己的母語和母語的思維去創作。20多年的劇團工作經歷讓趙季平對傳統文化有了扎實的了解和認知。當年父親的一番話猶在耳邊:“你們在學校里缺了一課,就是民間藝術的洗禮。中國戲曲音樂是民族民間音樂的根,不論你學了多少西洋作曲法,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是你今后音樂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經父親的啟發,趙季平開始用大量時間了解秦腔、碗碗腔、眉戶劇,并與其他劇種作比較,尋找它們不同的特點。“在戲窩子待了那么長時間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因為我了解了傳統音樂,就了解了音樂的母語。”如今,作為西安音樂學院的院長,在學科建設中,趙季平秉承這一理念。他專門找來一位陜北民歌專家,為作曲系學生講課,并帶著學生去陜北采風。他告訴學生,民族音樂就是自己的母語,在作品中展現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并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樣的音樂家才會有自己的風格和獨到之處。

      今年4月至7月,為創作“大秦嶺”交響組曲,趙季平又先后兩次率創作團隊深入秦嶺腹地采風走訪,了解秦嶺及山里群眾的生活。在這次交響組曲的創作團隊里還有幾位年輕的作曲家,其中一位就是趙季平的兒子趙麟,父親的這種創作態度同樣也影響到了他。趙麟說,雖然自己從小就在這一帶長大,對這里的人和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但隨著年齡和創作層次的變化,對生活觀察的重點也會不同,每次深入都會有收獲。趙季平希望,年輕的藝術家能在自己的影響下,把心沉下來,沉浸在民族、民間音樂的海洋之中,從中獲取豐富的滋養,更快地成長。 (辛  雯)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