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 正文

    畫家,行走在巴蜀大地上

    http://www.tc13822.com 2015年09月28日09:41 來源:明江

      這是一組讓人吃驚的數據:從5月23日“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術創作工程優秀作品展”暨“大美四川——全國美術作品邀請展”推出以來,短短十幾天時間,觀眾人數就達到了9萬人,媒體報道與網絡搜索達到410多萬條。每天開館前,有上千名觀眾排著長隊等候觀展。由于反響熱烈,為充分滿足觀眾的觀展需求,原來定于6月13日結束的畫展延至23日,展覽每周星期五、星期六延遲開放到晚上9點……這樣的現象,在全國也是少有的。

      “大美四川”的展覽,為什么如此大受歡迎?這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大省,四川的自然與人文魅力自古就吸引著眾多文人墨客、藝術大家。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表現四川秀美山川、風土人情,2014年四川省文聯推出了“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術創作工程”,上千名四川美術工作者積極參與、精心準備、實地采風,在巴蜀大地上潛心創作了一批正能量的精品力作。

      “大美四川——全國美術作品邀請展”啟動于2012年初,由中國美協、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聯、省文化廳共同舉辦,在全國范圍內邀請了70多名實力派畫家和青年美展獲獎作者,先后分三批次深入四川各地采風創作。經過近兩年精心準備,展覽最終確定國畫、油畫、版畫、水彩雕塑作品共180余件,較為完整地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四川現代化建設和抗震救災、災后重建的成就,藝術地反映了當下四川的人文精神和時代風貌。

      展覽的大獲成功,無疑來源于四川省內外上千名美術創作者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的真情與激情。正是在一次次實地采風、潛心創作中,真實的山水之美與人情之美沖擊著畫家們的心靈,沖擊著畫家手中的筆墨——

      畫家程峰認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要常態化,“常態化不是獵奇,不僅要記錄動人的民俗風情和豐富的文化遺產,也要和基層群眾交朋友,在感情上貼近人民群眾”。近年來程峰特別關注古鎮文化及古鎮寫生,在創作中他發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畫家,其作品往往樸素淡然、意韻深遠。他把這歸結為一句話:接地氣,長靈氣。

      畫家唐仁建2013年參加了四川省美協組織的甘孜藏區采風寫生活動,來到了“最美村寨”和“美人谷”,重建后的美麗藏區和自信的人們深深打動了他,他選用了四川版畫傳統黑白木刻的藝術語言,選用三位姑娘在廣闊原野晨曦梳妝的情景,象征新的、更加美好的一天才剛開始,這也是他對世世代代生活在四川的少數民族最美好的祝福和心愿。

      在十度前往羌寨的過程中,畫家趙建華筆下一張張以羌寨為主題的作品陸續完成。他說:“原本認為羌寨是首蒼涼的歌,但卻發現大山里的人們溫暖了整個村寨,而我作為千年之后的一個翻唱者,演繹了上百遍,仍感覺未能唱出它的真實。”迄今為止,他仍未停止對羌寨的創作。

      畫家鄧光源為創作消防題材作品,專程來到消防部隊進行采風速寫和拍攝。“看著他們遠去的車影,聽著促急的警報聲,感覺到消防官兵可欽可佩的精神,激勵我用真情去反映當代消防兵的風采。為了盡量做到畫面中的完美性,把動態常態情態融入畫作,讓每一個細節都帶著感情,我寂寞時常放著喜愛的歌曲鼓勵自己。”

      畫家劉學倫的作品表現了寶興縣大溪鄉一場喜筵的場景。他給自己定了兩個原則,一是要真實再現災后重建的實景,不夸張、不渲染,表現四川本土特色;二是以山水為背景,人物為主要表現對象,盡量做到生動、真實。他認為,畫家應該成為時代變化的見證人。

      畫家萬山河去年秋天去了四川達古冰川,立即為這座“閃著銀色光芒”的冰川所震撼。之后他一次次來到冰川,冒著生命危險,頂著凜冽的寒風,傾聽冰川的聲音。他領悟到,“手中之筆永遠體會不盡其中的奧妙篇章,當動人的事物活生生地擺在面前,只能是深陷其中的折服與嘆息。而畫家此時惟一能做的,就是用藝術記錄下她的美麗和生命歷程”。

      畫家周平看到了四川新都區二臺子村鎮的巨變,開始構思《蜀春風貌》的創作。“多年前我下鄉到二臺子的村鎮,當時非常落后、貧窮,翠竹長大后,百姓為生計都砍去賣錢養家糊口用。只要遇到下雨季節就泥漿遍地、寸步難行。如今的二臺子村鎮在翠竹深處有高大的樓房、寬敞的鄉村柏油路。我在作品中表現了優美的翠竹林下的百姓生活場景,用他們休閑的方式側面反映他們生活的散淡、輕松、愉快與幸福。”

      畫家龔仁軍為了創作《蜀南日記》,多次驅車數百公里到自貢、瀘州和宜賓的古鎮體驗生活、搜集素材,往往一住就是一周或更長時間。這次作品相比以往風格更清新、簡樸與單純,他認為這正是從生活中采擷藝術素材、汲取創作營養的結果。

      畫家張躍進同樣感恩大自然帶來的靈感動力。他認為,當下是傳統水墨山水向現代水墨山水的轉換時期,將水墨的獨特神韻與當下國人的社會審美心理相融,是當代水墨山水畫家的歷史使命。只有回歸生活,藝術地提煉生活,才能解決這一時代命題。為此,他深入巴中地區、大渡河流經地區、自貢仙市鎮等地采風寫生。他說:“在領略古城古代建筑風采的同時,我仿佛看到了經典的古代建筑文化的實存物象,通過古今時空交替,找到了水墨山水創作的新意象、新空間。”

      如今已70多歲的四川畫家常棣還經常帶學生前往汶川、理縣附近的羌寨、藏寨寫生。他多次到四川各類江河流域采風寫生,創作了近十幅作品。他說,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但收集了當地的美景,與當地同行有了交流切磋的機會,更有了送文化到百姓家的機會。

      在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活動的同時,四川省文聯和美協開展的文藝惠民活動更是深受群眾歡迎。作為四川美術館館長、四川省美協秘書長,畫家梁時民先后組織省美協藝術家5次深入中江縣集鳳鄉石埡子村進行采風寫生,為村民們寫春聯、作畫1000多件,并與當地小學制定了藝術新苗培養計劃,定期帶領省內美術家到該小學現場輔導學生。在鄉村、廠礦、軍營、學校、街道及社區,畫家和書法家們走進百姓生活,現場書寫春聯、作畫5000多件,捐贈書畫作品1000多件。

      畫家姚葉紅參加了一系列采風暨文化下鄉活動,記憶最深的是到江油青蓮鄉的那天飄著雪,一大早趕到現場的書畫家用凍紅的手在臨時搭建的畫桌上迎雪作畫,但畫桌不夠用,大家干脆采用合作創作的方式,頂著風雪為鄉親們創作了十幾張滿意的作品。

      四川省文聯黨組書記蔣東生介紹說,四川省文聯下一步將啟動五大文藝創作工程:一是詩詠四川——書法創作工程;二是圖說四川——攝影創作工程;三是人文四川——民間文藝創作工程;四是唱響四川——百姓最喜愛的歌曲音樂創作工作;五是塑造四川新形象——微電影工程。這五項工程的實施都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實地采風、潛心創作,力爭收到更好的效果。

      此外,畫家們為四川的大美山河及人文歷史所感,紛紛寫下了深情的寫生日記和創作感言。這些生動而鮮活的采風心得和寫生畫、采風活動圖片集結成的厚厚一大本《大美四川·全國美術作品邀請展文獻》,記錄了畫家在采風中的所感所想與所悟,以及寫生團深入生活、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情景和體會。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