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節目《中國面孔》劇照。資料圖片
近年來,世界各地的文化快速涌入中國,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達到空前繁盛。與此同時,外來文化的影響充斥著中國人的視 野,尤其在青少年的學習生活中,外來文化甚至分散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注意力。人們對于外來文化的過度關注,使得沉淀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面臨沖擊與挑戰。 山東衛視《中國面孔》的出現,順應了當下文化傳承的需要。較之去年第一季單純的面孔文化,《中國面孔》第二季將視野拓寬,從面孔文化轉向人文,更接地氣, 更貼近人們生活。
縱觀當今的電視節目,種類繁多的綜藝節目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較之一夜間如井噴般出現的各類真人秀 節目,山東衛視《中國面孔》堅持寓教于樂的方式,利用輕松快樂的編排手法,將中國的傳統文化進行巧妙地包裝,既讓觀眾開懷一樂,又達到了文化傳播的目的。 在節目內容的選擇上,第二季的《中國面孔》將文化范圍進行了拓展,涵蓋了影視、娛樂、生活、科技、工農商等各個層面,使節目內容更加多元化,增加了這種文 化節目的可看性。
在2014年《中國面孔》第一季中,競答題目圍繞中國人的“面孔”涵蓋了歷史、科學、人文,甚至考 古、人類學等領域,將文化類節目朝著縱深牽引,為觀眾奉上了一場精彩的面孔文化。在第一季中,通過面孔的展示使觀眾了解到諸如“曹操后裔”“李白的故鄉究 竟是哪里”等歷史類話題,“山東人祖先的面孔”“中國大眾臉”等考古類話題以及“北方人為什么是單眼皮,南方人是雙眼皮”等生活類話題。第二季《中國面 孔》在第一季的基礎上進行了延伸,并深入挖掘面孔背后的文化。將面孔轉向人文,是本季《中國面孔》最大的升級和改良。以橫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的 “人物”為切入點,用不同時代人物的故事來映襯當時中國社會的精神面貌。
在第二季已經播出的節目中,不僅涉及教育學 家蔡元培、張伯苓,文學家楊絳、顧城,藝術家李自健、吳冠中等,而且還有企業家年廣久,音樂家王駱賓、鄧麗君等被大眾所熟知的人物,這些“中國面孔”直觀 展現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在經濟、教育、文學、藝術等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
著名畫家吳冠中因不滿自己作品中的瑕 疵,一把火將其三百多幅作品全部燒毀,來實現他對藝術精益求精的追求。楊絳、顧城、嚴定憲以及李霞卿等中國式“面孔”,向觀眾展現了當代中國人應有的精神 面貌。《中國面孔》第二季以人物為切入點,展現了不同中國人的精彩面孔,講述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傳統文化故事,節目在向觀眾展現豐富多樣知識的同時,也傳 遞著中國精神。在節目里所展現的每一張親切的面孔,感動著無數觀眾,在這里不僅有歡樂、有知識,更有感動和淚水。
讓 文化議題走綜藝路線,借助電視平臺以及網絡傳播的力量在當下社會中產生更廣泛、更積極的影響,歷來都是電視節目創作的難點,但《中國面孔》卻能脫穎而出, 這說明人們對文化傳播的需求和認可。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丟了“根”和“魂”,民族就沒有了根基。如何汲取中 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使得民族的“根”和“魂”一脈相承,在歷史長河中頑強生存和不斷發展,是當下電視節目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