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人物 >> 正文

    新聞人,就該“有所不為,有所不畏”

    http://www.tc13822.com 2015年04月29日09:42 來源:新聞晨報 徐 穎

      退休之際敬一丹出書回首近30年記者生涯

      新聞人,就該“有所不為,有所不畏”

      4月27日,是央視節目主持人敬一丹的60歲生日,也是她選擇告別主播臺的日子。記者昨日從長江文藝出版社獲悉,在敬一丹退休之際,她的新書《我遇到你》即將面世。首發式將于5月11日在北京大學舉行。屆時崔永元、白巖松、水均益央視三大名嘴都將出席。在新書中,敬一丹回顧了自己在央視“焦點訪談”、“感動中國”、“一丹話題”等的歷程,而這個歷程恰好也是見證中國百姓共同關心的重大事件的歷程。

      談《焦點訪談》 曾被指責太沒有銳氣和鋒芒

      敬一丹1988年入職中央電視臺,迄今已在央視工作了27年之久。她曾擔任記者、編輯、主持人、播音指導。先后主持《焦點訪談》、《東方時空》、《新聞調查》 等名牌欄目。

      敬一丹披露,在《焦點訪談》鋒芒畢露的年代,自己卻不可救藥地“溫”了。制片人看了幾個節目,搖頭:“太沒有銳氣了,沒有鋒芒,缺少剛性。”每每看到自己的同事們做出酣暢淋漓的節目,每每看到這樣的節目強有力地影響著社會,敬一丹總會由衷地喜歡,也由衷地感到自愧不如。

      那個階段,敬一丹重新衡量自己:“節目要求和我的能力、性格之間確實有沖突,但我也確實不愿意違背內心,不愿意心里糾結別扭。在選題上,我比較傾向于中性話題、現象分析,不太能勝任短兵相接的監督報道。好人犯錯,我下不去手;真正的壞人,我也許斗不過他,當然我也沒有怎么遇到過真正的壞人。在這個欄目里,我原本的弱點突出了。我有點迷惑,也試圖改變,但還是沒能改變。后來《焦點訪談》 實行了總主持人制,我們幾個總主持人更多從事演播室的工作,我慢慢感覺對位了。演播室需要和現場拉開一定距離,需要沉淀下來思考,主持人的言論不僅僅是銳,更重要的是分寸和平衡。”

      《焦點訪談》越火,敬一丹就越覺得,得格外謹慎,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話都可能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她說,輿論監督節目帶來痛感,也許,鋒芒畢露的人帶來的是刺痛,而我帶來的是隱痛。因此,“我不會在節目里做出歡呼狀、拍案狀,經常會沉淀一下再開口。“所幸的是,《焦點訪談》后來也從最初的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慢慢也變成了講理的中年人。”

      談記者生涯 是熱運轉,也需要冷思考

      作為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敬一丹每年都會參加中國記者節大型公益論壇。

      她認為,記者節是個自我提醒的日子,提醒自己:記住使命了嗎?盡職盡責了嗎?如何愛護職業聲譽的?經常這樣問自己,就會自省自重。一句話:當記者就要有記者的樣兒。

      在她看來,記者生活是熱運轉,也需要冷思考。“2000年設立記者節時,我并沒有料到媒體環境在十幾年里有如此巨大的變化,面對世事變幻,身處媒體變局,難免糾結不安。”但敬一丹始終欣賞這樣的聲音和觀點,“有所不為,有所不畏,這就是新聞人。”“對公信力的敬畏,是記者應具備的態度。”“不管時代怎樣變,世界對記者的需求從未改變。”

      2014年的記者節,是敬一丹職業生涯中的最后一個記者節。換發記者證的時候,敬一丹猶豫了一下,還換嗎?快退休了,將來也用不上了。但這個念頭一閃就過去了,“我還是想要。沒有記者證,似乎在職業生涯里就失去了一個念想。將來,我會為自己欣慰,因為,我是記者。”

      談年齡 遲鈍,也許成全了我

      敬一丹在書中透露了自己坎坷的求學、奮斗經歷,堪稱精彩的勵志傳奇:連考三年28歲讀研究生,從研究生到教師,從教師到央視主持人,38歲創辦《一丹話題》,40歲加盟《焦點訪談》。而當時《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團隊的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周圍一派青春。

      敬一丹披露,自己對年齡感覺有點兒遲鈍。“也許,別人看,40歲,當然就是中年嘛!而我是在報人的提醒下才意識到,噢,是人到中年了。真夠遲鈍的!”但她又說,“我對年齡、性別的遲鈍,也許成全了我。”敬一丹為自己慶幸:幸好,我在這個時候到了一個年輕的群體中。在生理年齡心理年齡都很年輕的同事中,我跟隨著,也會被感染,被影響,被裹挾,保持在馬拉松的同一方陣里。”

      談同事 白巖松是能看到遠方的媒體人

      在書中,敬一丹專門辟了一個章節“和誰一起,很重要”,談她在央視的好友同事,比如“白巖松的新聞私塾”,“崔永元蠻拼的”,“小水已是老水”。而在“送別,難說再見”的章節中,敬一丹則回憶追思了已經逝世的同事,比如“陳虻,你的眼神”,“羅京,你的聲音”等。

      敬一丹用生動的筆觸描寫白巖松創辦新聞私塾。“白巖松是最忙的主持人,他的節奏快得如一路小跑,不知他怎么擠出時間的,而這一切都是義務的。”每每看到白巖松的堅持,敬一丹總是暗自佩服又有些為他擔心。邊界、底線,探索、空間,這樣一些詞經常會困擾媒體人,而小白沒有停止探尋,他做的很多事在新聞史上是有開創意義的。

      在敬一丹看來,“巖松是能看到遠方的媒體人,他拿著屬于自己的棒進行新聞長跑;同時,他也為即將接棒的年輕人開拓著,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有更好的空間。”盡管白巖松自己常常說:“我不知道我能扛多久,電視還能在傳播這個陣地上扛多久?”但敬一丹卻相信,他是有長跑準備和長跑能力的,他似乎不用外在動力來驅動,內心力量足夠強大。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