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文學評論 >> 正文

    走近詩人王綬青

    http://www.tc13822.com 2015年04月10日11:56 來源:中國作家網 高 深(回族)

      “山下姑娘洗衣裳,/山上俺放羊;/脫下汗衫扔水里,/管它沖到啥地方!//西山太陽落了,/東山羊群回莊;/趕羊到溪邊飲飲水,/干凈的汗衫掛樹上。”本以為這是一首鄉土味十足的民歌,不料卻是一個15歲初中生的作品,發在《河南文藝》1955年9月號上。這位小作者不可小看,后來竟成了中原大地上知名的詩人、學者。他就是王綬青。

      王綬青筆名辛梓。1936年生,河南衛輝人。他以詩歌聲名遠播,但也時有小說、散文和文學評論見諸報刊。他出版多部詩集,隨你從集子里選擇任何一首詩,都能從中吸收到民族傳統的“維他命”,觸摸到唐詩宋詞的溫度。他對民族傳統有深刻的認識,對“中國氣派”也有獨到的見解。他說,節日里天安門城樓上為什么要掛大紅燈籠?因為莊重、大氣、祥和、紅火、吉慶,表現出了最典型的中國風格。真是如此,假如把天安門城樓上的大紅燈籠換成霓紅燈,光怪陸離,五顏六色,閃爍不定,時尚倒是時尚了,亦顯示出了幾分洋氣,可那還是天安門城樓嗎?有些民族傳統、民族風格,任時代再發展再飛躍,其基本格調是不會變的。所以通讀《王綬青詩選》后,深感他的詩符合大多數中國讀者的審美習慣和情趣。

      “那天梯石棧上穿行的就是你嗎/那云根霧窟中出沒的就是你嗎/啊,泰山挑山工/一根扁擔,兩條麻繩/以西藏牦牛的毅力/以戈壁駱駝的韌性/肩荷重負/默不作聲/在這‘五岳之尊’的岱宗之上/從事著特有的中國式勞動!”這首立意大氣的《泰山挑山工》感人至深,“踏出一條通天大路/挑來輝煌的東方文明/讓孔子踩著腳印登臨/杜甫站在他們的汗珠上吟詠……”有人問王綬青:“當下能記得名字的詩人不少,能背誦出其詩句的卻不多。為什么?”真就是這么回事兒。唐詩宋詞元曲,浩如煙海,有人忘記了詩人名字,忘記了詩的篇目,但詩中的一些佳句警句卻被一代代人口口相傳,久久不忘。王綬青說:“現在有些詩恰恰是翻了個個兒,只知道詩人的大名(連篇名也未必記得),根本背不下來詩句……單從詩歌藝術層面來講,是詩寫得不夠精練,煉詞、煉句、煉意的功夫沒有下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押韻,太散文化。押韻,讀起來才瑯瑯上口,容易記憶;容易記憶,才有助于背誦,才能不脛而走,便于流傳!蓖蹙R青試圖在創作中真正實踐自己的這些理念。

      王綬青認為,古詩簡單中有深刻,直白中有深邃。我深以為然。比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碑斈晡以隰斞肝膶W院做班主任時,詩人雷抒雁給同學們講過這首詩,他大致是這樣說的:大家讀這首詩很容易,但每個人的理解則會千差萬別。如果理解得不準確,就會認為這是最直白最好寫的詩,甚至認為不是詩。前三句敘說的事,是鋪墊。它真正的詩意在“云深不知處”一句!霸粕畈恢帯苯o人一個廣泛的哲學理念。很多東西就在那兒,但哪怕是確切的東西也很難真正去把握。因此,很多東西都是在“云深不知處”。

      我為什么要復述雷抒雁的這段話?因為王綬青1995年在深圳創作之家同我講過類似的話,也舉了這首詩為例,稱贊古詩詞看似簡捷但往往能給我們提供遼闊的想象空間。古詩詞已經滲透到這位詩人的骨子里了,所以他才這么關注詩歌的民族傳統。用一句話來概括王綬青的詩歌之路,可以說,他走的是古典詩歌和民歌相結合的路。

      我說過,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王綬青寫詩不打草稿,不寫提綱,有了靈感就寫。寫完初稿看幾遍,再寫二稿,不是在一稿上修改,而是從頭寫起。有時一首詩寫三四稿,不僅僅修改,還要寫一句誦讀一句,不寫到能背下來不定稿。他這人是“不用揚鞭自奮蹄”,每醞釀一首詩,總會偶得幾句最得意、最出彩的句子,于是他就把這幾句作為一首詩的起點,然后自己憋自己,一定要“憋”出更精彩的句子來,要超過作為“靈感起點”的句子才罷休。

      讀王綬青的詩有一個感覺,他除了在謀篇構思上下功夫外,還特別講究語言的精致。比如,“清晨,我品嘗炊煙;雨后,我品嘗陽光……”“我在這兒站了片刻,連影子也長出一片新綠”。這類新鮮的句子,在他的詩集中幾乎俯拾即是。

      新詩怎樣更自覺和自然地繼承古典詩詞的傳統資源?一些詩人怎樣擺脫對外國詩人的呆板刻意模仿?怎樣給傳統的詩歌美學賦予時代的元素?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詩人一起去面對的問題。詩人王綬青以自己的理論和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這種嘗試是寶貴的,值得我們珍視。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