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文學評論 >> 正文

    《西望胡楊》:見證北京人的援疆歲月

    http://www.tc13822.com 2015年03月23日11:28 來源:中國民族報 漠涵
    作者 :孫晶巖 出版單位: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5月作者 :孫晶巖 出版單位: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孫晶巖堪稱報告文學領域的一位“女漢子”。她出版的《中國動脈》、《山脊——中國扶貧行動》、《中國女子監獄調查手記》、《五環旗下的中國》等長篇報告文學,每每以“國字號”的書寫視野與敘述規模著稱,其寫作難度甚至讓一些須眉作家深深敬佩。

      從2010年起,孫晶巖的足跡遍及新疆和田地區的三縣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4師的各個角落,跋涉行程達數千公里,最終寫出洋洋60萬字的長篇報告文學《西望胡楊》,全景式地見證了北京人在和田的援疆歲月。

      過去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閉塞,內地人往往對新疆缺乏基本認識,只是對其異域風情的神秘、偏遠懷有一種古老的想象,或是根據道聽途說,作出想當然的定論。特別是近年來,新疆的暴力恐怖案件上升,一些內地人對維吾爾族產生了誤解。孫晶巖認為這種誤解源于陌生。

      孫晶巖記得自己年輕時,曾有幸得到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的諄諄告誡:何為“田野調查”?就是調查者一定要進入到現場并且至少在那兒待半年以上,這樣才有可能挖掘到“真東西”。此后,孫晶巖成了一位田野調查的忠實踐行者。

      為了展示一個真實而鮮活的新疆,孫晶巖在進行田野調查的同時,深入新疆檔案館、圖書館,研讀史書,查閱資料,還拜維吾爾族朋友為師,學習維吾爾語,以便與維吾爾族群眾進行深入交流。她的種種努力,表現出一位擁有文化眼光和具有現代知識結構的作家,對新疆人文的關切。這些努力,豐富了全書的知識性,賦予了《西望胡楊》一種新疆知識“小百科”的閱讀價值。

      和田古稱“于闐”,是北京市援疆對口地區,而和田的面積比16個北京還要大。不僅如此,它還是世界歷史上文明密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一位研究和田文化的日本學者曾有過這樣的結論:“在公元前一世紀后的一千年中,于闐王國是連接南方藏域文明、西南方印度文明、西方波斯文明和古羅馬文明、東方大中原文明的十字路口!倍硪粋事實是,和田荒漠居多,四季多風沙,干燥少雨,并不適合人類居住。

      《西望胡楊》從和田的現狀追溯維吾爾族的由來、變遷及民族融合,描寫了昆侖山對和田綠洲的滋養,講述了和田的玉石文化、絲路文化、長壽文化、風土人情。在書中,作者認為新疆音樂的興盛必然有文學因子的支撐,維吾爾族文學史是詩歌發展史,維吾爾族是一個重情重義、具有豐富想象力和浪漫情懷的民族……這些對于維吾爾族文化史、文學史、音樂史、民族變遷史的描述和思考,令人耳目一新。

      孫晶巖曾經在大西北當兵,對援疆干部及其家屬的奉獻感同身受。她常常自費為生病的援疆干部買營養品,與洛浦縣的援疆干部一道為貧困的維吾爾族群眾捐款,回到北京還常去援疆干部家中看望他們的親屬。于是,援疆干部很自然地把她當成知己,坦誠交心。作者可以如數家珍般叫出上百名援疆干部及其家屬的名字。在這些北京援疆人的人生旅途中,和田絕不是匆匆而過的驛站,而是曾經付出心血、灑過汗淚的疆場,是魂牽夢縈的第二故鄉。

      孫晶巖為什么把援疆人員比作胡楊?這其實是一種境界與操守的自我寫照:“就像在大漠深處拔地而起的胡楊林,胡楊不嫌棄土壤的貧瘠,不懼怕風沙的肆虐,不屈服于干旱的威脅,把根深深扎在大漠中,心手相連,根須相擁。”

      不可否認,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商業色彩濃重的報告文學,在素材搜集過程中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這種報告文學的質地必然單薄浮淺,甚至虛假!段魍鷹睢返恼{查扎實,創作嚴謹。正如評論家李朝全所說:“寫報告文學,猶如作史立傳,不能不慎重謹慎,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它是要為歷史留存檔案,為時代立此存照,為人群作此畫像!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