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美術活動 >> 正文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博物館,在公眾教育中可以做些什么,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一直是業內在不斷探討的問題。特別是面向中小學生的教育,如何拓展視野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在欣賞文物藝術品的同時培養動手實踐能力,是家長關心、老師關切、社會關注的話題。
為此,改擴建后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專門設置1500平方米的教育體驗服務區,通過對館藏資源的挖掘和與教育機構的深度合作等不同方式,努力建構的“歷史與藝術并重”公共教育體系。
到國博去上課
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廳,在博物館老師的引導下參觀新石器時代的稻紋陶缽、人面魚紋彩陶盆、刻畫符號陶尊、商代刻辭牛骨、西周的虢季子白青銅盤、秦代的瑯琊刻石,感受不同時期文物各自對應的圖畫、抽象畫、刻畫符號、甲骨文、金文、小篆的文字形態。在教室中,由專業課老師引導回顧展品,引發話題,交流探討文字起源與統一發展的規律。在實踐體驗區,由學生親自在仿制牛骨上刻甲骨文,利用石膏板、陶泥等鑄造金文,在竹簡上摹寫小篆,讓知識在實踐中鞏固加深。
這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社會大課堂”系列課程中“漢字的起源與統一”一課的教學過程,由學校和博物館提供雙師授課,約20名學生一組完成展廳參觀、教室討論、動手體驗的教學過程。從前期籌備到具體實施,融入語文、歷史、美術、書法等多學科內容,這樣的課程看起來“成本”不小,而類似這樣的課程,2014年國博就完成4000多課時,接待學生3萬余人。
近年來,隨著我國博物館、美術館等機構的快速發展,組織學生參觀展覽,參與博物館里的講座、體驗等公共教育活動已經不是新鮮事物。而國博則開始探索由學校與博物館共同研發確定教學課程。據介紹,2013年9月起,國博和北京史家小學合作開展了《漫步國博史家課程》的開發工作,目前已完成全部32個單元38個課時內容的開發,教材和教參初稿的撰寫也已完成,預計2015年7月正式出版。
北京史家小學教學主任郭志濱介紹,博物館與學校雙方通過對博物館資源與教學需求的分析,共同開發了系列課程。也曾擔心孩子們到博物館來上課是否會出現課堂組織松散等問題,但通過老師們的引導,學生們對博物館環境的逐漸熟悉和對文化殿堂概念的不斷加深,學生們越來越明確,來博物館不是旅游、娛樂的,而是來上課的。
探索博物館特色課程
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副館長黃振春介紹,經過3年多的努力,國家博物館已經初步建立了“歷史與藝術的體驗”公共教育課程體系,開發課程90余項,課程內容涉及美術、音樂、戲劇、科學四大門類。針對不同受眾,又把課程分為4種類別:面向以家庭為單位的兒童群體,開發了“陽光少年”系列課程;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成人觀眾,開發了“文化博覽”系列課程;面向以班級為單位的學生群體,開發了“社會大課堂”系列課程;配合北京市中小學生“四個一活動”,設計了系列主題教學課程。
中國國家博物館社教部主任黃琛介紹,在與學校合作開發課程的過程中,雙方還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點。包括確立“雙師授課”的教學模式,打破學科壁壘設置課程,強調“歷史與藝術并重”“認知與規則同步”的教學理念,嘗試在義務教育階段引入導師制等。課程推出后,服務于北京市多個中小學校,參與人數逐年增長,不僅受到了老師、學生和家長的熱烈好評,也被國家文物局、教育部推薦為博物館教育功能示范項目。
北京市朝陽區勁松一中80%的學生是打工子弟,雖然和國博的合作不長,也還沒有像史家小學那樣深入,但學校已經在博物館系列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效應。校長徐衛說:“雖然身在北京,但學生們對北京的了解還比較少,一方面見識有限,更多的還是自信不足。有的孩子一次博物館也沒有去過,博物館課程給孩子們打開了另一扇窗,豐富了學校教學。而通過多學科老師共同備課,讓學生們帶著任務卡走進博物館,以自主學習的方式掌握知識,也產生了不一樣的效果。”
郭志濱也說,通過走進博物館,孩子們的變化很大。“學生們不僅越來越清楚自己到博物館的目的,甚至懂得應該站在什么位置怎樣觀看展品,怎樣注重公共場所的文明禮儀。在教學和評估上,不拘泥于紙筆的等級測試,采用關注孩子成長的過程化評價,而且允許孩子從自身的角度,多元化地選擇自己的興趣點,發揮自己的特長。”而意外的收獲是,在雙方合作過程中,老師們也從中獲得了綜合能力的提升。據介紹,根據前期合作基礎,2014年9月,國家博物館再度和史家小學簽署合作協議,開始承擔“史家教育師資人文素質提升工程培訓課程開發項目”。
推動建立長效機制
除了立體豐富的知識內涵,博物館所能展現的人類社會生存發展規律,所承載的國家、民族文化記憶,以及對人的道德觀、人生觀、行為方式等形成可能產生的作用十分獨特。
北京社會大課堂管理辦公室主任高付元介紹,從最早倡導學生走出校園、進入博物館,到提供政策和經費支持,確保學生能夠走出校園、開展學習,再到如今研究提高走出校園的學習質量問題,探索博物館與學校課程結合,人們對博物館價值的認識以及如何與學校教育融合的思考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有一個學生特別喜歡珠寶,常去地質博物館,對珠寶的工藝、產地、市場等都很清楚,愿意學習研究。雖然我們任何學校的考試、比賽都不會涉及這個,但這在社會生活中又是非常綜合的知識,博物館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找到生活興趣,也可以幫助他們形成職業興趣。”高付元說。
2014年12月29日,國家文物局完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試點工作總結推廣會在北京舉辦。2014年共有北京、山西、內蒙古、吉林、上海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0多家博物館參與試點工作,推出教育課程和體驗項目1000余項。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司)博物館處處長郭長虹說,無論是國際博協對博物館的新定義,還是近年來免費開放政策的實施,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單位的博物館,其社會教育機構的色彩也越來越濃重。博物館有別于其他教育機構,可以以實物為核心,提供直觀、原真的感受,實現其獨特的教育功能。“以往各博物館也會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也有不少教育項目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缺少與教育需求的對接。目前要探索開發緊扣教育需求的公共教育項目,有的放矢才能產生最大效用。”郭長虹說,開展完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試點工作,根本目的是推動建立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學習的長效機制。
“對于博物館自身而言,公共教育是一門學問,博物館的教育專家應該有完備的知識結構,但長期以來,由于博物館發展的局限,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公共教育人員不能停留在一個簡單的講解員、接待員的身份上,在博物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公共教育人員也可以不斷獲得專業上的鍛煉和提高。”郭長虹說。記者 朱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