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國備案拍攝制作的電視劇題材分布 制圖:韓業庭 |
2014年,中國電視劇創作、發行和播出呈現出總體向好、穩步推進的態勢。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的數據顯示,2014年電視劇生產總量超過15000集,中國成為當之無愧的電視劇第一生產大國。整個行業的發展出現了一些亮點也留有遺憾:創作題材多 樣,內容豐富,好作品不少,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引領口碑和收視的現象級作品不多;在一系列政策調整和市場信號的作用下,市場結構不斷變化,如 何構建電視劇行業的新常態,激活產業效能,是我們面臨的又一課題;在全媒體語境下,電視劇的傳播渠道和編播方式進一步調整,一些適合跨屏傳播的作品特別是 網絡劇創作越來越紅火,給電視劇發展提出了新命題。
在政策引導和行業自律之下,熒屏上的家斗熱、宮斗熱、抗戰熱逐漸趨于理性,題材扎堆、粗制濫造、雷人雷劇等亂象得到一定程度地遏制,創作者主動在故事講述、人物塑造、主題意蘊等方面嘗試創新,在電視劇藝術探索領域形成了一個個高原。
視頻網站興起,讓美劇、韓劇更多地進入觀眾視野,節奏緊湊、懸念迭起的敘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觀劇思維和習慣。中國電視劇人看到 了這一變化,紛紛從類型化結構與差異化敘事入手,進行創作突圍。《十送紅軍》以長征為線索,穿插講述十個紅軍戰士的故事,十個故事各自獨立,十個人物相互 關聯!侗逼綗o戰事》在情節設計、懸念設置以及人物心理描摹方面擺脫了既有諜戰劇模式,讓觀眾獲得了陌生化的審美享受!段铇穫髌妗吩谛屡晒叛b劇的類型框 架外,融入民族題材、公路探險等典型特質。
社會轉型期,一些電視劇出現過度娛樂化傾向,不僅不能承擔弘揚主流價值的文化責任,反而對觀眾產生誤導。2014年,電視劇創作在深度挖掘 創作主題、唱響主旋律方面有所收獲,對這一不良傾向有所匡正!独限r民》站在客觀的立場肯定農民的合理愿望和生存需求,給予他們戰勝艱難走出困境的信心和 希望!洞蠛觾号芬院幽蟽蓱翕x瓷名家制瓷、斗瓷、護瓷的歷程切入,反映中原兒女大忠大勇的大河精神。《原鄉》首次講述臺灣老兵沖破阻礙回鄉探親的故事, 以強調“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段液臀业乃麄儭窂尼t生與患者兩個視角切入,用理解和關愛為社會注入正能量。《四十九日·祭》以紀念首個國家公祭日為緣起創 作播出,給予劇中每一個生命個體以充分尊重。
電視劇是關于人的藝術,一部作品的情節或許容易被遺忘,但鮮活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卻能長久地活在觀眾心中。然而,有些電視劇創作過于注重情 節推進,而忽略了人物行為的合理化,導致一些角色要么高大全,要么扁平化,要么行為缺乏理性。所以,如何塑造具有真實感和親和力的人物形象,成為2014 年電視劇創作著力攻克的命題。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人物塑造中,往往習慣仰視偉人,而《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從“小”處入手,“平”視偉人,從還原 本真出發,走向崇高。《勇敢的心》里,霍嘯林從游手好閑的懦弱少爺成長為英武剽悍的民族英雄,喚醒了那些被刻板歷史束縛的生命意識!都t高粱》里的九兒雖 然有自私的一面,但在生活和戰爭的磨礪中逐漸成長為大方能干、深諳民族大義的女子。
2014年,視頻網站制播劇迅速崛起,“一劇兩星”政策出臺,80后、90后群體的觀劇口味在美劇、韓劇的影響下日新月異,電視劇市場環境正在發生劇烈變化,對電視臺、電視劇制作方、視頻網站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當下,基于新媒體的大數據技術已經得到具有前瞻意識的影視精英的足夠重視和嘗試應用。大數據最為核心的魅力是發現規律和提供預測,如果應用 到電視劇的項目評估、投融資、班底組建、創作、營銷乃至衍生品開發等領域,找到受眾的觀看規律和審美期待,那么電視劇的收視率、口碑和效益將大大提升。所 以,擁有海量而準確的大數據,可以為整個電視劇產業鏈的打造提供革命性的助力。2014年,包括愛奇藝、優酷等在內的多家影視制作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在完 成了一系列的戰略聯合之后,開始運用大數據介入產業發展,而大數據技術所帶來的高收視率也在《愛情公寓》《不一樣的美男子》等劇中得到彰顯。
隨著各路資本不斷匯集電視劇產業,大制作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單集制作成本的紀錄被不斷刷新,《離婚律師》高達150萬元一集,《武則天 傳奇》甚至超過300萬元一集。這些大制作不乏品質高的優秀劇目,但也有很多口碑不佳的失敗之作。這些失敗之作大多是虛有其表的“偽大片”,投入很大程度 上被個別明星的片酬、宏大的場面、奢華的服裝道具所占據,留給劇作本身的預算卻很少。殊不知,大制作不只是高投資,高投資也未必能出精品。大制作最重要的 特點應該是大情懷、大視野和高品質,所以巨額投資不只要用在演員、服裝、道具等畫面上看得到的地方,更需要投入到導演、編劇等創作者在熒屏背后對故事內 容、思想內涵、價值觀念的精工細作上,從而形成合力。倘若劇作藝術水準不足、主題思想偏頗,只倚重明星出演、華麗視效來提升作品賣點,長此以往本末倒置, 將使產業墮入明星出演價格虛高、創作奢華浮躁之風彌漫的惡性循環中。
《湄公河大案》《開國元勛朱德》等電視臺的獨播劇目或獲得較好收視成績,或在觀眾中引起熱烈反響,使“獨播劇熱潮”成為2014年中國電視 行業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其實,這種播出模式在西方電視業流行已久。2005年,中央電視臺在國內率先提出了“獨播劇”概念,并播出了中國電視史上第一部 獨播劇《寶蓮燈》。仔細分析,這種獨播方式擁有諸多優點:首先,這有利于電視臺對制作成本的管控,從而降低電視劇的購買成本。其次,獨播劇可以和電視臺的 立臺理念進行個性化對接,以凸顯媒體的辨識度,鎖定目標受眾。如江蘇衛視的“幸福中國”理念和湖南衛視的“快樂中國”理念,都在其各自的獨播劇中有所體 現。再次,獨播劇有利于打通電視劇和其他電視節目如綜藝節目之間的壁壘,進一步提升電視劇與目標受眾的關聯度。如湖南衛視的“金鷹獨播劇場”、江蘇衛視的 “幸福劇場”、東方衛視的“夢想劇場”、浙江衛視的“中國藍劇場”,都與各自的綜藝節目形成呼應。出于自身戰略及長期發展考慮,愈來愈多的各大電視臺選擇 獨播模式,據業內人士統計,2010年以來,已有70%左右的省級衛視涉足獨播劇,使獨播劇逐漸成為各大電視臺搶占電視劇市場的一招鮮。
2014年,網絡自制劇迎來規;l,據藝恩咨詢提供的數據,截至12月中旬上線的就有54部之多,其中《探靈檔案》《靈魂擺渡》《暗黑 者》《匆匆那年》等劇動輒就有數億次的訪問量,影響力直逼電視劇。傳統電視劇制作機構也看到了其市場潛力,紛紛與視頻網站結成戰略聯盟,在資金、技術、創 作層面互通有無。因此,2014年被業界稱為“網絡自制劇”元年。相比傳統電視劇,網絡劇的準入門檻較低,制播自由度更大。制作過程可以充分考慮網民的觀 看訴求,甚至可以以網民的集體意志決定劇情的走向、人物的命運和演員的陣容,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觀眾的參與感,實現了創作者和粉絲的互聯互動,真正彰顯 互聯網思維的魅力。雖然具有諸多優勢,但目前已經播出的網絡劇大多藝術水準和制作水平不高,仍以色情、血腥、暴力等作為賣點。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網絡 劇只能是電視劇的山寨款,視頻網站也只是電視劇的播出平臺。
臺網互動播出,成為2014年電視劇傳播方式的新常態。在新興媒體的強勢來襲下,傳統電視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被網絡快速分流,使電視劇制作 者意識到,只有與網絡媒體協同作戰,才能把流失的觀眾鎖定,獲取效益的最大化。傳統電視的線性播出方式使觀看電視劇的時間固定化,而網絡點播的方式則更加 靈活隨意,這些原因促使越來越多觀眾選擇網絡追看電視劇,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觀眾與電視的約會意識,選擇臺網同步播出無疑為電視劇擴大受眾基數、獲取資本 收益提供了一條直接而有效的途徑。而《愛情公寓》等網絡劇在獲取了高點擊率和美譽度的同時,也開始登陸電視播出平臺。
電視劇創作雖然形成了高原,卻很難打造出稱得上高峰的經典之作;都市生活、古裝武俠、戰爭風云仍然是熒屏主流;一些潛藏在類型劇創作中的不良趨勢依然存在;“一劇兩星”政策給產業格局帶來挑戰……2014年電視劇行業的老問題和新趨勢值得關注。
從《大丈夫》《爺們兒》《團圓飯》《生活啟示錄》到《一仆二主》《愛情最美麗》,在2014年的電視熒屏上,以家庭和愛情為主要內容的都市 生活劇創作熱情有增無減。這種類型常以都市為背景,或鋪陳煙熏火燎的市民日常生活景觀,或展現遠離各種沉重議題的青春時尚話題,獲得了觀眾的青睞。然而, 也有一些劇作要么過度追求情節的大起大落而使故事內容單調、人物性格極端,要么在豪門恩怨、香車美女的宅斗中樂此不疲,用奢華的物質呈現和頹廢的精神世界 來放大人性的陰暗面,而遠離真實的現實生活,導致傳達的價值觀念有所偏頗,都市生活劇這種創作趨勢亟須扭轉。此外,行業劇崛起,《產科醫生》《青年醫生》 《我和我的他們》等醫療題材和《金牌律師》《離婚律師》等律政題材熱播引起熱議。仔細剖析這些作品,大多還是披著行業外衣的都市生活劇,對行業內容表現尚 不專業。但這是一個開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電視劇市場需要各種題材類型來充盈,希望這股創作熱潮能使行業劇逐漸脫離于都市生活劇的模式,實現類型創作的 成熟穩定。
《古劍奇譚》《神雕俠侶》等劇播出在社會形成熱點話題,讓古裝劇類型在觀眾特別是年輕人的文化生活中繼續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一些創 作者對所涉及的歷史內容缺乏理解,使作品頻頻出現穿幫硬傷,有的則直接戲說或架空歷史,淪為依靠偶像演員的收視號召力、包裹著古裝軀殼的現代愛情劇,失去 了古裝劇獨有的歷史厚度和俠義豪情。在資本運作和商業邏輯的驅使下,個別創作者在劇作中體現雷人氣質,甚至以抄襲搏出位,試圖以惡評如潮來博取觀眾注意 力,陷落到“觀眾罵得越狠,收視率就越高”的讖語之中無法自拔。但觀眾的藝術品位不斷提高,終將對這種缺乏思想力量的作品產生審美疲勞。要實現可持續發 展,古裝劇必須堅守主流價值取向和嚴肅的原創精神,跳出玄幻、戲說、宮斗的漩渦,將視野更多地轉向創作《大秦帝國》系列之類具有深度和底蘊的歷史正劇上 來。
以《北平無戰事》《長沙保衛戰》等為代表的戰爭題材獲得不俗口碑,成為2014年電視劇創作的又一斬獲。然而,與這些嚴謹之作相對應,還有 一些戰爭題材創作依然徘徊在雷人的情節中無法突圍,演員造型、服飾與歷史脫節,飛機頭、牛仔帽、美式裝備出現在敵后作戰的深山老林里。這些作品打著戰爭劇 的幌子,實際上在以商業運作和投機取巧的態度來詮釋革命歷史。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可以預見,抗戰題材創作生產 將形成一個高潮,如何更好地書寫那段史實,反思那場戰爭,并獲得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喜愛,這是創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除了類型創作領域存在的老問題仍在持續發酵,電視劇生態發生的新變化也深刻地影響著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自2015年1月1日起,“一劇兩 星”政策開始實施,在中國沿用多年的“4+X”電視劇播出模式即將退出舞臺。此次政策調整,強調衛視綜合頻道播出電視劇的差異化競爭,將促使其走上特色發 展的道路,改變“千屏一劇”的現象。政策實施后,賣片收入減少,投資風險增加,電視劇制作機構為規避風險,降低電視劇投資額,演員收入將受到影響,從而抑 制演員片酬畸高的不良趨勢。至于新政能否催生更多不同題材類型的優秀作品,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總而言之,文藝不能成為市場的奴隸,我們提倡電視劇藝術的百花齊放和百家爭鳴,但不等于放任價值觀缺失的劇作大行其道。須知低俗不是通俗, 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如果我們總是陶醉在豪門恩怨、后宮纏斗、娛樂化抗戰的“小時代”里,沉迷于抄襲模仿、千篇一律、機械化生 產、快餐式消費等浮躁心態中,那么電視劇藝術的大發展和大繁榮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所以,講好中國故事,讓夢想照進現實是當代中國電視劇創作者的基本命 題。我們應用敬畏謹慎的態度重回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緣起,讓古老的歷史教訓、紛繁的朝代變幻、動人的神話寓言來照鑒中國的現實和未來,勇于深入火熱的現實 生活中去,用真誠的關切和理性的思維對照現實生活,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汲取創作靈感,用深刻的藝術創見來詮釋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風貌與價值追求。在新的產業 環境中,電視劇行業越是充滿活力越要保持理性。我們在堅守電視劇創作的藝術品格基礎上,應不斷開闊產業視野、拓寬產業版圖,汲取外國先進的電視劇制作與傳 播理念,在類型化創作中凸顯電視劇的民族標識,推動電視劇文化走出去。2014年的熒屏落下帷幕,2015年的光影之旅已經啟程,我們要以歷史為鑒、據時 代放歌、為人民抒懷,書寫具有思想高度、藝術深度和情感溫度的電視劇作品,為中國夢的實現鼓與呼。(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
2014年值得關注的10部國產電視劇
作者:楊洪濤、李蕾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
反映鄧小平的影視作品不多,講述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歷史功績的電視劇更是鳳毛麟角!稓v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講述了從1976年到1984年的8年間,鄧小平作為堅定的改革者如何力挽狂瀾,以巨大的勇氣和魄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全過程。該劇同時從國家層面和家庭層面出發,將鄧小平形象塑造得立體而豐滿,填補了電視劇創作的空白,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藝術探索上實現了突破。
《北平無戰事》
七大影帝同時飆戲,加上暗潮洶涌的時局、骨血豐沛的人物、擲地有聲的臺詞、邏輯縝密的敘事、靜水深流的情懷……這部電視劇以超然的靈性和肅穆的語態,營造了大音希聲般的美學質感,憑借超越同類題材創作的想象力,在2014年的電視劇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十送紅軍》
在眾多長征題材的電視劇中,《十送紅軍》顯得卓爾不群。該劇從互有關聯的十名普通紅軍戰士的視角切入,采取穿插敘事的方式。無論是紅軍老爹鐘石發還是自毀容顏深入敵軍的女戰士戴瀾,他們行走長征的精神起點雖然不同,但在經歷了戰火淬煉和革命洗禮之后,都完成了信仰的確立和靈魂的升華,對電視劇敘事方式和藝術表達進行了有益嘗試。
《四十九日·祭》
在首個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講述77年前南京城里一群特殊中國人自我救贖故事的電視劇《四十九日·祭》播出,實現了對30萬無辜死難者的一次熒屏祭奠。獨特的藝術氣質使這部劇作從眾多抗戰劇中脫穎而出,尤其是演員極富張力的表演,使濃烈情感融進一句句簡單質樸的臺詞對白中、一個個行云流水的肢體動作中,形成一種攝人心魄的思想力量。
《老農民》
近年來,現實主義農村題材成了電視劇創作的一個薄弱環節。為扭轉這一局面,《老農民》的創作者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該劇站在平民化的敘事立場上,通過全景式呈現一個普通村子的村民為擺脫貧困而努力拼搏的故事,貫穿起我國整個農民群體跨越60年之久的歷史進程,譜寫了一首波瀾壯闊、蕩氣回腸的農民史詩。正如該劇編劇高滿堂所說,現實主義創作不能只吹美麗的肥皂泡,也不能戳破傷疤就走人,我們必須深入到生活的肌理中去,用自己的心和農民進行對話,從中尋找積極向上的力量。
《紅高粱》
因原著小說和同名電影的人氣,電視劇《紅高粱》從開播就獲得了社會關注和觀眾追捧。該劇在忠實遵循原著“抗日”的核心主題基礎上,巧妙地加大了愛情戲。從追求愛情自由的小家夢到追求民族獨立的強國夢,電視劇《紅高粱》不僅為觀眾講述了一個有關愛情與命運的凄美故事,也是對那段苦難歷史的悲壯回望,更是對這個不屈民族的虔誠禮贊。
《父母愛情》
在這部家庭情感劇中,“土老帽”出身的軍官江德福和資本家大小姐安杰原本是兩個世界的人,而命運卻把家庭出身、脾氣性格、興趣愛好皆不相同的兩個人組合在一起,攜手走過50年的風雨。劇作時而用插科打諢的幽默情境,時而用相濡以沫的言情段落,揭示了平凡愛情里的質樸與純真。
《馬向陽下鄉記》
《馬向陽下鄉記》的出現,扭轉了農村喜劇題材一味刮“東北風”的現狀。吳秀波飾演的下鄉書記馬向陽是一個久居于都市的雅痞青年。他以游客的心態進入農村,在都市與鄉村的文化落差中,在和劉世榮、李云芳等人的村務博弈之間,制造出笑料百出的戲劇沖突。沒有無厘頭和低級趣味,不靠惡搞和巧合,彰顯了深厚的喜劇功底和清新活潑的美學風格。
《離婚律師》
《離婚律師》乍一看是律政題材,實際上講述的還是都市男女的情感故事。作品戲劇性地將離婚官司和主人公的戀愛過程作為兩條敘事主線,讓劇作呈現復調式的故事結構,從而揭示具有現代意識的愛情哲學和生活寓言。
《舞樂傳奇》
《舞樂傳奇》里,探險、懸疑等商業元素和武俠片的飄逸氣質、少數民族題材、歌頌和平友誼的主題融合在一起,讓一場從驃國到長安的獻樂之旅顯得神奇玄幻而富有深意。當下的古裝劇創作為迎合年輕觀眾口味而落入了宮廷斗爭和愛情纏繞的窠臼中,大多缺乏宏大主題和深刻立意,這部電視劇另辟蹊徑,在實現觀賞性、藝術性和思想性的有機融合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肯定。
(楊洪濤、李蕾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