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國劇盛典:跨年就要獨“劇”一格

    http://www.tc13822.com 2015年01月07日09:5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劉牧

      自2005年湖南衛視播出第一場跨年晚會后,各大衛視陸續參與競爭,開啟了中國電視熒屏長達10年的跨年收視大戰。前幾年還曾有一晚上演16臺晚會、燒掉2億元人民幣的土豪之舉。然而,跨年晚會雖多,卻大多以演唱會的形態出現,同質化競爭讓不少觀眾感到審美疲勞。如何讓觀眾在欣賞歌舞之余,還能看到更多精彩的跨年電視節目?不少電視臺打出差異牌,不僅在時間安排上打時間差,在節目內容、互動形式等方面,也獨具一格,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為電視劇點贊

      在跨年演唱會大行其道的今天,安徽衛視《國劇盛典》顯得獨“劇”一格。

      《國劇盛典》作為中國電視劇行業最具影響力的評選活動之一,每年由主辦方依據電視收視率、影響力以及觀眾美譽度及新媒體熱度等多項指標綜合考量,評出獎項,堪稱目前中國最全面、覆蓋范圍最廣的電視劇評選活動之一。

      連續播出6年的《國劇盛典》,自2014年移出跨年檔后,立刻取得了播出當天收視率、收視份額雙雙第一的好成績。今年,這個成功經驗也得到了延續。

      在今年的國劇盛典舞臺上,百位老中青三代演員真情聚首,共同為觀眾奉獻了一道特別的新年大餐。鎂光燈下,演繹了《一仆二主》和《爺們兒》的張嘉譯、闊別11年回歸電視劇重塑莫言經典《紅高粱》的周迅分獲年度最佳男女演員,從藝30年的老戲骨李保田獲得終身成就獎,青年演員李易峰憑借75億點擊量的《古劍奇譚》獨攬三獎,在國劇盛典的舞臺上掀起了一陣青春風暴。

      隨著一道道獎項的頒出,觀眾們了解到很多鮮為人知的幕后故事。《北平無戰事》主創的集體亮相,體現了優秀制作團隊同心協力,互敬互助,精益求精的團隊精神。而《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導演吳子牛回憶起男主角馬少驊不顧糖尿病發作、高燒不退、腿腳浮腫堅持拍戲的情景,令現場觀眾無不動容。文藝工作者的精湛演技和敬業精神贏得了比獎項更珍貴的尊重。可想而知,那些伴隨觀眾歡笑與淚水的故事背后,包含了多少電視人辛勤努力與付出。

      向經典致敬

      “《北平無戰事》、《紅高粱》等劇組是大贏

      家。2014年他們從家庭倫理、宮斗和抗日雷劇扎推中突圍而出,說明觀眾也需要有大情懷的戲!”今年的國劇盛典播出后,主持人楊瀾在她的微博中這樣寫道。

      的確,國劇盛典正是通過向經典致敬來完成文化傳承。作家莫言憑借經典作品《紅高粱》等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張藝謀改編的電影版曾經拿下柏林金熊獎。在向經典致敬的同時,資深導演鄭曉龍和他的團隊完成了對這個發生在山東高密用生命譜寫傳奇史詩的重塑。在他30年電視劇創作歷程中,這一部《紅高粱》,也與《渴望》、《北京人在紐約》、《金婚》、《甄嬛傳》并列成為跨越時代的經典。無獨有偶,歷史學者、國家一級編劇劉和平歷時7年,閉關9月寫成的《北平無戰事》,則以經濟戰線作為切入點,以全新方式深入刻畫出我黨地下戰線的英雄群像,贏得了廣大觀眾的情感共鳴和一致好評。

      致敬經典,還體現為對老一代表演藝術家的尊重。歷屆國劇盛典,都設有終身成就獎,這是國劇盛典最厚重、最具有分量的獎項之一。李保田、斯琴高娃等多位老藝術家都獲得過這一獎項。這個獎項的設置,既是對老藝術家成就的肯定,更是對年輕演員的一種鼓勵。

      把頒獎變得更好玩

      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今年的《國劇盛典》大膽創新跨屏互動方式,設立特色獎項,讓觀眾、粉絲深度參與,實現了從傳統的看電視向多屏的玩電視的轉變,同時也體現了節目團隊不斷創新、實現自我超越的旺盛活力。

      今年的國劇盛典,和新媒體在推廣、獎項設置、明星邀約、紅毯直播設計等多個維度深度合作,并首次嘗試在開播大電影的直播中加入彈幕互動功能,引發網友強烈反響。此外,今年的國劇盛典首次設立最具新媒體影響力演員、最佳網劇獎項,體現了傳統電視媒體對于網絡社交媒體的包容性和延展性。

      在觀眾追劇的平臺日趨多元化的今天,國劇盛典擁抱新媒體的做法收到了有目共睹的良好效果。數據顯示,國劇盛典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20億,網絡視頻播放量超過4000萬次。這些數據均位居跨年晚會的新媒體互動數據前列。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