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文學評論 >> 正文
趙晏彪的散文,沒有為寫作而寫作、為文學而文學的痕跡,這是他“精神與情感最為自由與樸素的存在方式”。
趙晏彪“自寫作始,便以散文為旗”。《母親的哲學》中,他講述了自己插隊結束后被分配到化工研究院工作的精神困境。在母親的開導與鼓勵下,趙晏彪于1985年在《北京日報》副刊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散文,從此創作之路越走越寬,并如愿以償進入了新聞出版單位。因此,散文成為趙晏彪文學創作之路上的一盞明燈。散文集《真水亦香》里的文字大多用堅毅的目光凝望著文學、民族乃至祖國,絕少有躊躇、低沉的收尾,很多意象是取自老莊、唐宋詩詞,思想則顯示出他獨有的思辨與自由,情感又是尋常百姓的情感與古代哲學典雅氣質的融合。
《真水亦香》共7輯50篇,多是隨事生說,其中又有作者一貫的文學主張,其基本的邏輯起點是對生命與寫作進行的綜合思考。“寫作”是趙晏彪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這種表達與言說方式,恰似他的兩部“真水”散文集,既是“無香”,“亦”是有“香”。20余年的搦筆和墨,早已將趙晏彪的善良與悲憫、暢快與自由,連同他對生命的思考、對民族的尋根一齊鐫刻進文字里。在回望與展望的書寫中,趙晏彪拾“那枚落葉”,觀“玉蘭花瓣”。
很多人說,趙晏彪的散文有一種禪意。文體風格是作家精神與思維之存在形態,也是其個人氣質的外化,正所謂“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曹丕《典論·論文》)。趙晏彪的文字,正有一種古文的氣韻,“之乎者也”吟唱的是從親朋好友、書香卷帙、草木山川中獲得的生命體悟,他擅于在述人、談己、閱世的真實坦露中,滲透佛理與禪思,給他人帶去精神的歡樂。“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劉勰《文心雕龍·原道》),當我們的作家從個人的親身體驗出發,表達內心的真實,寫就的文字才更具文學與文化的張力。趙晏彪將“所思之苦樂、所感之陰晴、所喜之好惡、所愛之山水”全部寫入散文,文體的抒情自由、結構自由及敘述自由與作家生活的豐富及思維的復雜相得益彰。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散文文體界限的模糊與散文審美的日常化傾向日益顯著。脫胎于各種文體的文學樣態,擴充著散文的文本形態與話語方式,也消解了散文文體自身的特點。散文的邊界和尺度是什么?散文如何實現文體的突圍呢?趙晏彪在《真水亦香》的后記里提出:“散文之道亦在于文之清麗、言之精美、思之深邃、意之高遠、情之真切耳。為文者,無不善循古法,師古而不法古為最。”
這讓我想到《楞嚴經》的一句話:“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具體到我們的文學創作,指示月亮的人就是作者,在一旁觀看月亮的人就是讀者。文本的內容和意義是月亮,表達這些內容和意義的文字則是手指。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絕大多數指示者都有著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與成熟穩妥的表達風格,今天的觀月者依然能夠通過他們的指示看到當時的明月。所謂“善循古法”,我想我們可以懷揣平和包容之心,嘗試與古代的指示者保持親密的聯系,為現代引入遠古的透徹光明。
最后我還想談談趙晏彪散文中的“京味”。他生于斯、活于斯、悟于斯,“京味”融于他的血液之中。他的散文面對人類整個經驗世界,表達的不僅是他個人或一個生命面對現實與歷史的心靈過程,而是表現心靈的細節與感知的綿延如縷的精神密度,每個語言細節都是流動的,《父親的毒酒》等篇章,都具有動態的思辨色彩與追究不舍的精神深度。
總之,趙晏彪的散文漸漸遠離了他的“美文”情懷,正以剖析人性、審視自我、拂去歷史塵埃為大道,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