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視劇演繹“美學進化論”
“村官”馬向陽如何拿下5億次網絡點播
吳秀波、王雅捷主演的農村題材電視劇《馬向陽下鄉記》不久前以超5.7%的收視率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收官,一直以“時尚”形象示人的吳秀波,首次嘗試扮演村官。有意思的是,這部前期沒多少宣傳,題材“很鄉土”的電視劇,卻在網絡中意外引發熱潮,不僅全網點播超過5億次,就連“文青”扎堆的豆瓣網也給出了8.3的高分。吳秀波謙虛地說,靠追星拉收視,他個人的光環沒那么大能量。在評論家眼中,給合適的內容找到合適的形式,是國產電視劇產業升級最重要的嘗試。很多觀眾說從馬向陽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工作中的種種挑戰。而在對話電視制作者的過程中,他們認為,節奏、畫面,甚至音樂的選擇正在演繹一場國產電視劇的“美學進化論”。
“時尚精英”也躲不開的一地雞毛
吳秀波演村官?他的“時尚”能適應嗎?無論是《北京遇上西雅圖》里的醫生,還是《離婚律師》里的池海東……精致的略帶白色的胡須,不僅象征著他“精英”閱歷也代表了“時尚”品位。但是《馬向陽下鄉記》里,沒有了胡須的吳秀波,臨時頂替別人,跑去“不需要導航,靠屁股蹦跶就知道到了”的大槐樹村下鄉,他原本城里商務局科長的閱歷不靈了,也根本不需要耍酷愛玩的所謂時尚。
有人說《馬向陽下鄉記》其實是一個男孩成長為男人的故事。一開始,馬向陽并沒把第一書記這份活兒當回事。他隨口就說“我去當第一書記,當一年”,并提醒領導“等我回來后,您一定要繼續把我派到重要崗位上鍛煉。”他把去村里當書記視作修身養性,釣個魚弄個蛐蛐,混一年半載就回去“高升”。
但是,第一書記的身份讓他無法躲過村里的一地雞毛。馬向陽下鄉之后,“對手”不僅有蚊蟲,把他嚇醒的羊,還有村民。比如老祖奶掉進化糞池之后,有人就把馬向陽推下去“救人”,救了人之后,他爬出糞坑又只能跳進冰冷的湖水中洗澡,最后裹著個被單招搖過市。家族斗爭、土地問題,外出打工的青壯年、留守婦女兒童,馬向陽面對的事情和人,和他的“城市規則”格格不入,一次次讓這個科長出洋相。生活、工作、管理,憑借馬向陽骨子里的敬業和執著,他為鄉親們開超市、修馬路,用自己城里的資源解決村里的問題,帶領大槐樹村走向致富。而他本人也從下鄉時被人耍得團團轉的城市青年,變為人人夸獎的“有為青年”。有意思的是《馬向陽下鄉記》中沒有一個壞人,主創既沒有刻意展示農村人的純樸,也沒有過分渲染他們性格中的局限。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戲劇沖突。劇中的“大反派”是名叫劉世榮的大家長,他雖然沒有一官半職但是掌握著村里的大事小事。他最初認為馬向陽只是來“刷一下”政績,不會好好做事,所以不相信他,想看馬向陽的笑話。通過40集的篇幅,他看到了馬向陽的踏實和誠懇,最終接納了這位城里來的村官。
拒絕“神劇”,輕喜劇也可以有情懷
電視劇怎么拍?什么樣的片子能進央視一套黃金檔?這個問題讓很多電視人和制作公司苦苦思考,甚至苦心經營。《馬向陽下鄉記》編劇谷凱說,在創作之前在農村體驗了半年,走訪了40多個村,采訪了60多位第一書記。該劇導演張永新則說,采用輕喜劇的樣式,是希望大家在笑過之后能夠停下來想一想。
“神劇”屢現是當下很多人對國產電視劇的一種印象。不少農村題材電視劇雖然沒有抗日神劇那樣“天馬行空”,卻也時常將農村人寫成小心眼很多,喜歡勾心斗角的“灰色角色”,一些笑料也喜歡拿殘障人士取樂。讓許多對農村有了解的觀眾感嘆不認識。評論家曾慶瑞說,以往一些農村題材作品常常通過某種矮化、丑化,來博取觀眾廉價的笑聲,忽視了農村人基本的精神追求。有評論說,“馬向陽下鄉”的困擾也在于此,是否要拍成“馬向陽穿越”或者“馬向陽的愛情”?主創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第一集中,王雅捷飾演的周冰攙扶老人的段落,帶出了進城務工造成的“空心村”現象,以及土地流轉帶來的種種問題,而馬向陽上任后,沖突的劇情也時刻圍繞著農村中最接地氣的問題。主角馬向陽的角色則始終圍繞“第一書記”展開,表現了黨員干部的所作所為,將務實忠誠、廉潔奉公融進劇情里。著名評論家李準說,不是靠惡搞巧合、無厘頭、低級趣味,特別是不是靠拿別人的生理缺陷來開玩笑,這種輕喜劇風格的美學追求禁得住考驗。《馬向陽下鄉記》觸及社會矛盾,但在另一方面也給人一種向上、溫暖的感覺,使人們對農村的前途充滿了信心。
“馬向陽去的地方叫大槐樹村,你知道為什么要叫大槐樹嗎?”豆瓣上有人這樣提問,說自己覺得大槐樹似乎有種溫暖的寓意。
“‘大槐樹’是一種情懷,是鄉村生命的象征。”該劇導演張永新說,在民間語境中槐樹就是生命的符號,就像我們聽奶奶講故事,故事里老有一棵大槐樹。它不是什么名貴樹種,但它的生命力是如此的頑強,它是我們創作者“鄉土”概念的物化與升華。
訪談 吳秀波:農村題材不能只拍給農村觀眾看
文匯報:許多人都將你定義為“潮叔”,大家很難將你與“村官”劃等號,當初為何會選擇接這部戲?
吳秀波:不用給我下個定義放進框框里。演戲就是大家和現實生活保持距離,但又通過看戲感受現實生活快樂。看中《馬向陽下鄉記》,是因為這部戲的戲劇環境——我演戲去過很多地方,就是沒有去過農村。而角色跟我一樣,他也沒有去過農村。
演員接戲時,不會去想“突破”,因為這好像給自己設定一個預期值,致使他一定要分別于以前的角色。“角色”都是準備好給演員的,他們是編劇“碼”出來的,再由我們演員去詮釋。在拍戲之前做的工作就是放空自己,安心進入角色。最后出來這個角色其實并不是自己可以設定的,而是拍戲的這段時間里生長出來的。
文匯報:一開始,大家發現馬向陽有點不靠譜,開越野車下鄉,帶了一堆登山設備,有點“潮叔”的感覺。這種角色設定是一開始就有的,還是編劇根據你進行的創作?
吳秀波:一開始的劇本和我想象的稍有差異。在我看到的第一稿劇本,覺得比較“正”和“順”,好像馬向陽擁有某種天生的責任感,也沒太多篇幅表述城市生活的年輕人,在進入農村生活后的不適。在整部戲的開篇,我們重新做了定位,融入了我的一些看法,調整了馬向陽的定位。
正劇是否都要一個斬釘截鐵的個性,角色總跳不出一種頓悟?這不貼切。一個人如果在一個環境中,并最終對這個環境有益,說明他本身的素質隱藏其中,這點在馬向陽和他舅的關系上,我們找到了根據。
文匯報:農村題材劇不少,《馬向陽下鄉記》和這些劇比有什么不同?
吳秀波:電視上的農村題材,似乎體現出城市和農村間的距離和彼此的陌生。許多農村戲好像只是做給農村觀眾看,城市人不看,甚至生活在城市的農村觀眾,也會覺得離生活有出入。
我們希望通過這部戲做一個溝通,也和曾經的農村題材稍有區別。我希望用我的眼睛帶著觀眾的眼睛,尤其帶著城里的觀眾去農村體驗生活。文匯報:《馬向陽下鄉記》展現了不少農村現實問題,劇中馬向陽的處理方式比較委婉,甚至偏喜劇化,你怎么看?
吳秀波:拍《心術》時也有記者問,醫患關系如此緊張,你怎么看?你們的戲找到解決方案了嗎?我想一部戲很難找出解決的方法,戲劇工作者只能做到讓觀眾關注。真正的解決辦法,需要歷史驗證。我們反映的農村狀態是真實的,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回頭看看還留在村里的老人、婦女和孩子。
文匯報:《離婚律師》中的話癆律師、《馬向陽下鄉記》中的村官、《我的青春高八度》中的樂觀的合唱團老師,今年出演的角色刻意有些顛覆?
吳秀波:我今年選擇的幾部戲風馬牛不相及。演戲是一種精神游歷,或者說從現實出離,這種游歷其實我們能改變的只有環境,人的個性是很難改變的。所有那些人性中的得失、崇高和卑劣在一個人身上都有,由于環境、信仰、道德準則或者與周邊朋友不同,它的比例會不同。當我認知這一點之后,角色在經歷不同環境的時候,我會看到他有這種不同的變化。但不能否認,我的態度也決定著角色的態度,演員對生命狀態的態度決定了角色表達的情感。
以前我覺得角色是由演技決定的,現在我不這么想了。電視劇是一個服務型工作,讓你下班以后可以回家坐在電視機前,幾乎每個人都有看故事的需求。
相關鏈接 國產劇要讓年輕一代買賬 節奏、智慧、個性一個都不能少
曾幾何時,電視機是萬家燈火中最矚目的一抹亮,一家人圍坐電視機旁等待黃金檔是一種生活習慣。然而隨著海外優秀影視劇的引進,以及國內浮躁市場催生的不少雷劇,讓國產劇在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心中逐漸式微。
觀眾日益國際化的口味為國產劇帶來競爭的“陣痛”。在國產劇市場,同樣也有不少先鋒正通過創新的編劇技巧、國際化的理念以及鮮明的個人風格講述中國故事,演繹一出國產劇的“進化論”。
節奏感成為敘事語言
年輕人大多愛美劇,但若問美劇緣何吸引人,恐怕和高密度的情節、快節奏的敘事脫不了關系,這也與當下快節奏的都市生活更合拍。從2000年開始播放的《CSI》(《犯罪現場調查》)走過了14季,依舊以快節奏的案件處理與巨大的信息量刺激著觀眾,而《24小時》則通過熒屏一分鐘劇情一分鐘的對應,以及快速轉場與敘事線切換將不少觀眾招入“美劇迷”陣營。
慢得精致算得上“高冷”,快得精致似更“親民”。在國產劇中,多線與快節奏的敘事也逐漸多了起來。電視劇《案發現場》便是一例,該劇主角是中國北方一個大都市的刑警隊,每集都包含兩個案件。除了“刑偵劇”的快節奏外,片中更是通過邏輯推理以及大量高科技探案技術的進入,增加了信息量。法醫學、毒物學、DNA鑒定、痕跡學、微量物證等多種科學學科都在劇中得以展現。
不少小說刪增多次,方得耐人尋味。而舍與得的智慧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也得到了生動詮釋。這部由二月河作品改編的歷史劇,曾“火爆全國”,被視為國產歷史劇的標桿。劇本被稱為“一劇之本”,在從書到影視的轉碼過程中,《雍正王朝》對原著進行的刪改,被許多業內人士津津樂道。劇中,對于原著中不少“旁枝”進行了淘洗與淬煉,不再拘泥于每個人物的完整性,一些配角的命運在一兩句話中便得到了交代,如此一來,主題更集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更鮮明,節奏也明快起來。
高智商成為“硬通貨”
當我們看電視劇時,我們到底在看什么?一位業內人士曾調侃國產劇左不過“三斗”——宮斗、家斗、戰斗。觀眾既猜到開頭,也猜到結局的模式亂燉,讓國產電視劇漸漸淪為背景音樂般的存在。找回失落的參與感,正成為不少國產劇突圍的出口。
“當我們談話時,也許有個炸彈就在桌子底下,突然炸彈爆炸了,觀眾吃了一驚。這場戲非常一般。但如果觀眾知道炸彈在桌子底下,并將在一點爆炸,現在是12點55分,鐘是可見的。這就給了觀眾5分鐘的懸念,而不僅是幾秒的震驚。”導演希區柯克曾用這樣一個例子闡述懸念與驚奇的差別,而這其中也展現了抓住觀眾的參與感的智慧——利用邏輯缺陷、剪輯等手法構建懸念。可喜的是,一些高智商國產劇成為了實踐者。
前幾年,成本不高的電視劇《潛伏》成功突圍,獲得了收視與口碑的雙豐收。“有笑有淚有頭腦”則精辟地概括了《潛伏》成功的原因,前兩點易得,后一個難求。生存狀態步步為營的地下工作者設定以及割舍不下的兒女情長在諜戰劇中比比皆是,但劇中對懸念的營造讓人驚艷,伏筆更是俯仰皆是,有些劇初的伏筆甚至要等到劇末才得以落地,吊住了觀眾的胃口。
關注明星大于劇情的“魔咒”也正在被一部部高智商電視劇打破,有的還形成了品牌效應。與《潛伏》中觀眾的俯視視角不同,電視劇《神探狄仁杰》系列中,觀眾與狄仁杰一同為一個個懸案腦力激蕩。編劇兼導演錢雁秋熟讀歷史,劇中的細節據說可信度很高,而情節則大刀闊斧,融合了當下流行的懸疑劇的敘事模式。而圓臉憨厚的梁冠華則成為了許多人心中不可超越的狄仁杰,他在每個故事最后一段揭穿敵人詭計的“踱步說戲”,成為個性化很強的表達。連網友假托電視劇臺詞的一句“元芳,你怎么看?”也一度成為全民話題。
敢于嘗試“個人風格”
與電影相比,電視劇更多了一份柴米油鹽的家常味道,少了一份矜持的儀式感,卻也讓它更深地嵌入到了人們日常作息。高需求、高產量造就了一批庸碌甚至不堪的作品,但是其中也涌現出不少追求雋永美學的經典佳作,個人風格的大膽注入,讓這些作品顯得卓爾不群。
前不久播出的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被標榜為“真神劇”,撐起這個“神”字的除了演員上乘的演技、考究的劇本外,還有電影般精致的鏡頭語言。劇組使用了電影級別的設備膠片風格數字攝影機,選擇偏冷的色調渲染。導演攝像鏡頭語言也頗具韻味,穩而多的特寫鏡頭,黑白鏡頭以及緩慢的空鏡頭等,這些用心設計的鏡頭語言為氛圍的渲染與人物的塑造加分不少。
“個人風格”在國產劇中的運用不少。2002年,電視劇《冬至》播出,雖然未被安排在黃金檔,該片卻依舊憑借著獨特冷峻的風格獲得不少掌聲。電視劇的原創音樂由林海操刀,他的《琵琶語》至今是難以超越的經典。2003年以烏鎮為舞臺的電視劇《似水年華》,憑借著淡雅的風格,簡練文藝的臺詞為觀眾打造了一個現實世界之外的詩意世界。2012年,電視劇《圣天門口》,盡管播出時爭議不斷,但是卻在圈里評價頗高,憑借著先鋒、豐富的鏡頭語言被業內人士贊嘆“剪輯一流”,而其深邃的視野與格局也讓觀眾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