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授業解惑,為了讓少數民族舞蹈藝術健康全面發展

    http://www.tc13822.com 2014年08月15日10:34 來源:中國民族報 錢麗花
    鄂爾多斯市民族歌舞劇院選送的《頂碗舞》。 記者錢麗花攝鄂爾多斯市民族歌舞劇院選送的《頂碗舞》。 記者錢麗花攝

      在首屆全國少數民族優秀舞蹈作品展演期間,一項特色活動“少數民族舞蹈創作專題講座”吸引了許多參演的少數民族舞蹈編導和演員的高度關注。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副巡視員任烏晶道出了舉辦這一活動的初衷:在參賽作品初選的過程中,評委們雖然看到了許多優秀作品,但也發現一些問題,比如不少作品題材相對較窄、編導技術生疏、藝術感染力不夠強等。為了更好地促進少數民族舞蹈藝術健康全面地發展,主辦方決定邀請相關專家舉辦講座,有針對性地答疑解惑。

      4場講座由中央民族歌舞團的國家一級編導鄧林、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授徐小平、海政文工團國家一級編導張小芯、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授馬躍主講。4位專家分別從少數民族舞蹈創作的選材、編導技法、藝術結構等方面,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為聽眾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舞蹈題材內容相對較窄,是這次參演作品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對此,國家一級編導鄧林在題為《民族創作舞蹈的選材空間》的講座中說,目前,國內在少數民族舞蹈創作選材方面有三種不利的趨向:一種是很淺表的愛情題材,一種是無病呻吟、反映先祖痛苦歷程的題材,另一種是觀眾看不懂的古里古怪的玄幻題材。事實上,少數民族不僅只有“阿哥阿妹情深意切”的愛情,也有著豐富的生活,編導應從現代真實的生活中去提取素材。

      鄧林結合自己創作的舞蹈作品《我心飛翔》來剖析選材角度。該作品表現了一位年邁的蒙古族老阿媽人老心不老的精神面貌。一次,鄧林在內蒙古大草原深處采風時,偶然看到一位年邁的蒙古族老阿媽在晨曦中勞作,聽到雄鷹在天空中翱翔歡叫,她抬頭仰望,露出充滿渴望的神情。“現在許多創作人員為了迎合主流去編舞,而不是真正從自己的心靈感悟出發。這主要還是因為舞蹈編創人員的生活積累和文化積淀不夠,思維模式囿于慣性,發現美的角度太窄。”鄧林說,如果能夠深入基層,更加關注少數民族群眾的現實生活,有感而發,就能發現更多更廣的題材。

      而舞蹈編創人員們比較關注的舞蹈編創技法,在徐小平教授題為《編導技法在民族舞蹈創作中的運用》中也得到了解答。她認為,首先,要捕捉到各民族舞蹈的動律。每個民族的舞蹈都有不同的動律,如果能夠很好地捕捉到,就能形成鮮明的民族特色。其次,是要找到好的舞蹈動機。找到舞蹈動作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礎上再加以發展、變化,使得舞蹈有比較突出的主題。第三,是要很好地運用舞蹈道具。徐小平以自己的舞蹈作品《翻身農奴把歌唱》、《小鬼與門神》等為例,為編創人員解答了創作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海政文工團國家一級編導張小芯在題為《關于作品的題外話》的講座中,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和參加講座的舞蹈編創人員共同交流了如何讓舞蹈作品更富有藝術魅力。首先,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優秀舞蹈作品都源于生活,而不是編者憑空想象出來的,更不是舞蹈動作的簡單疊加;其次,舞蹈編創人員一定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在掌握舞蹈編創技法的同時,掌握舞蹈音樂的能力也非常重要;第三,要有創新性,張小芯以舞蹈作品《踏歌》為例,指出這一作品在靜態舞姿上大量借鑒了古代遺存漢畫磚上的造型,在動態舞蹈動作中又融入了藏族民間舞蹈的動律,非常具有創新性。此外,在作品情感表達方面也要狠下功夫。

      關于舞蹈作品的結構藝術,馬躍教授在題為《民族舞蹈作品的結構藝術及相關問題》的講座中坦言:“在我的創作中,舞蹈音樂是第一位的,它在作品中的分量占到了70%,而舞蹈僅占30%。我的作品基本上是先有音樂,后有舞蹈構思。”充滿激情和活力的馬教授將舞蹈作品的音樂拆成數段細細講解,并將作品的結構歸類為二段體、三段體、四段體。在講解舞蹈作品的同時,他結合自己創作的《西風烈——少年鐵木真》、《奔騰》、《草原媽媽》等,從作品的音樂、內容、表現手法等方面進行剖析。他還創新地將《登鸛雀樓》等詩句呈現給大家,通過對詩句的具體分析引申到舞蹈作品的結構藝術,給人很大的啟發。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