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新疆曲子,俗稱新疆小曲子,其形成年代無文字可考。據藝人傳說,清咸豐七年(1857年),陜西、甘肅、寧夏、青海等地曾向新疆移民,隨之陜西曲子、青海平弦、蘭州鼓子等藝術形式便流入新疆,后又融合新疆當地各民族的音樂藝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新疆小曲子”。2006年,新疆曲子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疆曲子早期的活動以業余性質的自樂班為主,一般會在廟會或集市上演唱。20世紀30年代開始走上職業化道路,一些戲班開始以各種方式在地方演出,從而擴大了新疆曲子的影響。哈密地區是新疆曲子的主要流傳地區,曲子戲是哈密人喜聞樂見的小戲,是壽慶喜事中必不可少的民間藝術形式。
巴里坤古稱“蒲類”,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兵家必爭之地。在巴里坤流傳的“鎮西小曲子”是新疆曲子的一種。巴里坤小曲子在曲調、道白、角色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目前收集到的曲牌有八譜、菠菜根、紗帽翅等10余個,曲調有越頭、五更、西京等30多個。其演出形式也十分靈活,伴奏簡單,組織容易。如今這些自樂班的演出活躍期集中在每年春節期間或農歷五六月的廟會上。現在巴里坤的自樂班成員一般由老人組成,自編自演,內容主要以歌頌黨的惠民政策、和諧生活、民族團結等為主,而傳統曲目則較少演出。
如今的哈密市古稱“昆莫”,是新疆的東大門,自古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素有“新疆門戶”之稱。哈密曲子戲相較于巴里坤的鎮西小曲子而言,演出的基本是折子戲,曲牌達36種之多。1988年,哈密市對曲子的曲目進行搜集,選錄了《哈密·新疆曲子集》。
近年來,在非遺保護工作的推動下,當地政府采取培訓、獎金激勵等措施,使得新疆曲子發生了一些變化。首先,融合性日益明顯。歷史上鎮西小曲子和哈密曲子都有自己的獨特性,無論曲調、旁白都有著顯著的地域特征。近年來,各地經常舉辦的非遺比賽與匯演,為自樂班們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平臺,同時他們也開始學習其他地域的特色,再加上曲班人員的流動與融合,因此無論從曲目、曲調到內容都有融合的趨勢。其次,演唱內容有所變化。傳統的小曲子表現內容包括民眾生活的各個層面,涉及婚姻、家庭、倫理關系等,但較少與國家政策等相關聯。如今,曲子表演的場域從原來的街頭巷尾、田間地頭變為比賽或匯演現場,演唱的內容也轉向描繪家鄉變化、計劃生育、農業新政等。這種內容的變化對曲子的傳承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曲子是當地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割裂在外的娛樂表演,詞曲內容的改變必然使得其內涵與意義發生改變。
這些變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也不乏問題。比如,表演藝人年齡的老化。目前無論巴里坤還是哈密各個自樂班成員,最年輕藝人已40多歲,因此新疆曲子的傳承發展面臨危機。此外,沒有有效的傳承、保護扶持政策也是當前不容忽視的問題。新疆曲子雖已被列入了國家級非遺名錄,但是當地在對其進行保護和傳承的過程中,主要是搭建了一些比賽與匯演的平臺等,并沒有深入挖掘它的精髓,把它與當地民眾的精神需求與民俗信仰緊密聯系起來,這勢必會影響新疆曲子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