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美術活動 >> 正文
作為文化部、中國文聯和中國美協共同主辦的國家級綜合大展,全國美展的組織籌備工作可謂繁復。隨著復評結果的逐漸公示和展覽的日益臨近,專家組赴各地觀摩指導創作工作也于日前結束。進入8月,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各藝種展覽將陸續亮相全國各展區,美術界五年一度的盛會將正式拉開帷幕。
從5月26日赴天津始,截至7月18日到部隊,由中國美協主席團、分黨組成員帶隊,組織全國百余位專家,到各地進行了創作觀摩和指導。每到一地,專家們不顧舟車勞頓,認真聆聽作者的陳述,就題材的選擇、畫面的整體布局、繪畫語言和色彩的準確運用、環境氣氛的渲染、人物情緒的把握、作品意境的營造等專業問題,與作者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之后再集中座談,專家們根據觀摩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展開討論,希望作者們通過典型的案例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由此得到啟發,對今后的創作得到有益的啟示。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在對部分天津畫家創作的中國畫作品點評時說,中國畫的創作,既要繼承傳統,又要有當代氣息,反映時代特征。“我們倡導畫家要深入生活,就是要熟悉我們所處的這個偉大時代,了解人民都在想些什么,并對所描繪的主體,包括人物和自然等,都要爛熟于心,這樣才能力求準確。”他說。
中國美協常務副主席、分黨組書記吳長江表示,專家組工作的意義不僅是對作品進行觀摩指導,了解整體創作情況,還要幫助各地推進各方面工作,為大家加油鼓勁。他指出,5年來中國美術發展迅猛,觀眾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辦好全國美展是一個大課題,中國美協作為具體承辦單位,如履薄冰,通過多次調研,不斷完善各項工作部署。他同時澄清了一些創作者的理解誤區,全國美展并不總是宏大敘事,而是5年來中國美術發展的匯總,是不同藝術主題、風格、樣式的集中展現,更可貴的是那些表現普通人的情感、打動人的作品。一件成功的繪畫作品,取決于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對自然的觀察以及對社會的關注。
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主任龍瑞指出,參加全國美展作品的創作主題非常重要,但創作不應該是事件、情節的簡單說明。現在藝術家面臨的問題是中國畫的筆墨語言、意境意味不足。版畫家廣軍也談到藝術創作的主題需要深化、拓展的問題,要借內容來表現自己的內心,如果總是拼命把技巧弄到板子上,反而妨礙了主題的表達。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建議藝術家對畫作再加工,畫面不要“太雜”,“功夫不要用得太過,該重點的地方不夠集中”,“在畫面上要大量裁減,實現單純,才可能走向形式感,走向高雅。”
理論家劉曦林提出要端正對全國美展的態度,應該以平常心畫畫,把藝術作為生命的一部分,到了舉辦全國美展時,把五年間最好的一張畫拿出來就可以了。油畫家孫為民感受到大家創作的熱情和交流的激情,他談到當前油畫界樣式化和概念化的問題,不少寫實油畫是照片和圖片的拼貼,他提醒藝術家對此要保持警覺。
中國美協顧問、西安美院名譽院長劉文西作為學術帶頭人,多年來堅持深入生活,將陜北人的形象刻畫升華為新中國的藝術典型。八旬高齡的他仍有旺盛的創作生命力,提交了兩幅新作,夫人陳光健教授也有新作,一并參加本屆展覽的選拔,非常令人感動。他表示,美院以教學為主,但創作也是教學的一部分,老師要以創作實踐和藝術實踐啟發學生,教得好的老師首先自己要畫得好,要畫得好就要深入生活。他還說:“我是感覺到越畫越難,而不是越畫越成熟、越畫越熟練。創作有一個時代性,參加全國美展不是為了獲獎,而是我們思考創作的一個全過程,是發現存在問題的一個很重要的階段。”
據了解,中國美協在各地市區美協的積極配合下,每到一地都征集作品觀摩,并召集創作者到現場與專家交流,有些在外地進修的作者還紛紛趕回參加這一難得的學習機會。專家組成員大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和創作任務,仍欣然接受中國美協的委托,平均兩天輾轉一個省份對作品進行觀摩指導,面對基層的創作者不厭其煩,傾囊而授。通過深入地溝通和交流,反思創作中遇到的共同問題,盡全力辦好全國美展,展示和推出五年來最優秀的作品和人才,這成為所有參與者的最大共識。(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