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作為知名的實景舞臺劇導演,王潮歌的“印象”系列為人所熟知,其中就包括已經成為杭州夜游固定節目的《印象·西湖》。
由她執導、中央民族樂團演繹的大型民族樂劇《印象·國樂》日前完成了杭州站的演出。這位長發飄飄的導演表示,巡演效果超過預期。
從“有點擔憂”到“相當得意”“高興得不行”
《印象·國樂》經過了6年的籌劃和3年的排練,王潮歌說,對于演出效果,起初大家都有點擔憂,特別是擔憂年輕人會不會喜歡這樣的演出。
而從目前的結果看,王潮歌說,自己感到“相當得意”“高興得不行”,因為“大家的工作和努力完全得到了報償”。
她的喜悅既來自現場的掌聲如潮以及不少觀眾的熱淚盈眶,也來自微博上那些留言“我以后要去報個古琴班”“我從此要去學二胡”,以及不少人的恍然大悟:“這就是箜篌,這就是篳篥——原來字是這么寫的。”
“普及開始收到效果了。”王潮歌說,為了復原劇中的敦煌樂器,中央民族樂團和上海民族樂器一廠花了多年的心血,現在樂器廠已經開始接到了社會上的訂單。
執導《印象·國樂》的酬金是一元錢。王潮歌說,既是不想讓樂團因而增加負擔,也是要表明一種“不交換不買賣”的態度,“我不需要顯擺自己對于分內的、家里的、血脈中的東西有多么熱愛。”
顛覆國樂的“符號化”是一大“挑戰”
《印象·國樂》一大挑戰是試圖顛覆國樂的“符號化”。
王潮歌說:“許多人覺得二胡應該像阿炳的《二泉映月》,嗩吶就是紅白喜事,琵琶就是‘大珠小珠落玉盤’,過年超市里就要放《步步高》《喜洋洋》……”
“當國樂被固定成某種符號的時候,就大大地拒絕了新一代人對它的喜愛。現代人應該通過國樂來表達現代人的情感,表達現代人對當今世界的認識。”王潮歌說,傳承、救贖不光是口號,而是要讓人喜歡。
于是,《印象·國樂》中有許多跨界的表達,比如琵琶演奏家吳玉霞的上方是一張敦煌古譜的投影,笛子演奏家馮曉泉和曾格格夫婦則隱身在滿天的彩蝶之中。
而最能打動觀眾的則是一段段的真情獨白,中阮演奏家馮滿天就覺得自己的話是“帶著一腔熱血”噴涌出來的:“我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可我能用手中的琴表達情感表達愛恨!因為有一種生命叫國樂!”
人人皆應領略民族之美
《印象·國樂》自2013年8月底在北京首映,已經先后在北京、上海、蘭州和杭州演出16場。與前14場相比,杭州站的兩場演出比較特殊,是阿里巴巴邀請的公益藝術演出。
“扶危濟困和撫慰人心都屬慈善。”王潮歌表示,雖然與之前的觀眾相比,也許少了一些音樂愛好者,但是人人都應該領略民族的美好和藝術的美好。“現在社會一切都在飛速發展,講究成功、計算和交換,每天工作匆忙,人心需要撫慰。”
《印象·國樂》的最美之處,當屬中央民族樂團100多位國家級演奏家運用61款76件復原的敦煌古樂器,讓觀眾夢回盛唐。王潮歌笑言,這也讓她喜歡上了“穿越”。
“敦煌離我們并不遙遠,我甚至看到壁畫上有穿工裝褲的人在推嬰兒車,而這種遠古的神秘感逐漸失去的時候,就有一點恐懼感,我可以看到他們生活的場景,可以聽見聲音、聞見氣息。”王潮歌說,除了美術、文物、宗教、歷史之外,敦煌莫高窟代表了更多祖先的人文情懷和生活情趣。“你去看壁畫、古譜,再翻翻古書,我們祖宗豐富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