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文學評論 >> 正文

    從民俗文化到文化產業的探索

    http://www.tc13822.com 2014年03月31日11:09 來源:中國作家網 梅進文

      黃永林教授從事民俗文化研究30余年,他以發展理念建構發展民俗學,并以發展民俗學理論為基礎,研究當代農村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現代網絡文化,進而深入探尋傳統文化資源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意義與價值、策略與方法,別具一格地將民俗文化學科理論研究與社會生活、經濟發展等現實問題緊密結合起來,為民俗文化研究開創了一個新的天地。他的新著《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探析》(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收錄了他近幾年發表的關于民俗文化、農村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現代網絡文化、文化產業研究的主要論文,從中可以看出一個民俗學者開拓創新、務實求真的探索精神。

      以發展理念研究和建構民俗學科

      黃永林長期以來一直在思考民俗學科是什么以及如何發展的問題。他首先從民俗學的當代性建構角度探討了現代民俗學的發展,認為應該突破民俗是“古代遺留物”的狹隘觀念,其研究要直面現實生活和現代社會,注重對現代民俗事項的綜合研究,從而提出了“發展民俗學”理論。他認為“新時期民俗學要想走出困境,對社會和學術作出自己獨特的貢獻,就必須樹立新的學術品格。在重大的社會歷史變遷過程中,民俗學研究者應該有所擔當,從‘歷史學’轉向‘當代學’,將民俗研究導入當代社會,直面當下社會的變遷,從追溯原型、虛構歷史、轉向關心人、關心人生、闡釋社會、理解現實生活的意義。”這正如鐘敬文先生所言:“從民俗學的一般性質來講, 它應當是現代學的, 它的工作方法是對現存的民俗資料進行調查和搜集, 也就是它的資料來源主要是現在的, 研究的目的當然也是為了現代。” 黃永林還特別關注高校中民俗文化教育,從學科定位、專業設置、課程建設、實踐環節、師資隊伍建設和經費投入等方面做了深入分析。結合當今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現實,研究了文化產業人才隊伍建設與民俗學科人才培養的關系,認為民俗學科發展可以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以發展民俗學理論研究當下社會文化

      從發展民俗學理論出發,黃永林不但關注傳統民俗文化,而且還把熱切的目光投射到當下社會文化生活的熱點中去。在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熱潮中,他敏銳地看到在我國廣大農村保留著十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有不少是民俗文化,這些是重點保護和傳承的對象。2006年,黃永林主持了財政部、文化部委托的大型調研項目“中國當代農村文化調查”,作為該項目重要成果之一的《中國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與戰略思考》一文,從中國文化現狀調研入手,立足第一手材料,分析了農村文化建設的成功與失敗、經驗與教訓,并提出進一步發展農村文化的具體對策和建議。圍繞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開發創新,他探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問題,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開發研究》一文中,他認為“現代數字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能更好地整理、收集、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信息,可以超越傳統意義上的保護方式所不能達到的展示要求與保真效果,更為安全和長久地保存這些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提供了一些工作思路和操作方法。

      互聯網絡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深刻地影響著當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們實際生活的現實中以網絡為紐帶逐漸衍生出了一個新的虛擬的社會生態。黃永林從“活態”民俗角度,從社會學和心理學角度分析了中國轉型期網絡輿論的生成原因,他認為“網絡輿論是社會公眾以互聯網為傳播媒介,就其關心的事件或社會現象,以語言、文字、圖像等等符號化的方式公開表達出來的意見與態度的總和;利益相關、價值共振、情感共鳴是網絡輿論產生的根本原因;網絡特殊的傳播方式使網絡輿論呈現出特有的演化規律與特殊的社會影響力。”網絡文化是一把利弊同在的“雙刃劍”,我們應當認真研究網絡的特征及傳播規律,更好地運用網絡這把利劍為傳播先進文化服務。

      從文化資源視角研究民俗文化與文學和文化產業的關系

      作為一個有建樹的民俗學者,黃永林自然很關注民俗文化資源的實際應用,積極探討如何將文化資源、現代科技與文學藝術、文化產業結合,在文化資源轉化經濟資源,文化科技轉化為生產力這條路上,貢獻一個民俗學者的智慧和辛勞。在“民俗文化與文學藝術”這章中,他既重視我國歷史典籍中具體民俗事象研究,比如在對《楚辭》中古代楚地戀愛風俗分析后認為,古代楚地風俗原始古樸,楚人本真狂放和大度寬容;他在跨越東西方文化視野中審視不同文化對文學創作的影響,比較分析了《金瓶梅》和《查泰來夫人的情人》中的性描寫差異及其體現的文化學價值;還對于西方現代作品中的民俗學內涵做了有益的探索,比如他對于齊諾瓦·阿切比的小說《崩潰》進行了民俗學闡釋。這些探索充分肯定了民俗文化對文學創作的重大意義。

      中國民俗文化資源可謂浩如煙海,但怎么發揮這種資源的優勢,將資源變成實際的產業,為中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個課題卻往往為一般民俗學人所忽視。黃永林卻熱衷于此,他說:“我們不能只守著一座金燦燦的文化資源寶庫,而應有把文化資源‘變現’的意識、勇氣和能力,即把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現代產業資本,把文化需求轉化為市場機制。”他還以湖北文化產業發展為例說明地方特色文化和文化產業應如何結合。他認為湖北有著十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諸如秭歸端午文化節、鄂州雕花剪紙、清江巴土民族文化、鄖西天河七夕文化節、黃石西塞山送神文化、黃梅采茶戲、丹江口伍家溝民間故事等等,這些其實都蘊含著經濟文化開發價值,可以進行利用開發展形成湖北文化產業品牌和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這些研究對于地方產業發展具有很強的啟發意義。

      黃永林在執著于發展民俗學理論構建的同時以極大的激情投入到將民俗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融合的研究上,以一個學者的姿態踐行著從象牙塔走向火熱現實世界的轉變,這一點值得大多在人文學科領域孜孜以求的學人們深刻思考。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