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文學評論 >> 正文
我想,我們應該再增加一個頭銜稱呼阿來了,那就是:文體家阿來。這是我讀完阿來的長篇非虛構作品《瞻對》再聯想他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空山》以及《格薩爾王》后,一種最強烈的感受。在這部表現康巴地區歷史上叫做“瞻對”而如今叫做“新龍”的地方,200多年來不斷地以“歸零”的方式重蹈人生與歷史的悲劇事件中,作家一改以往在虛構文學中或詩意、或空靈、或浪漫、或寫意的運文體式,以豐瞻的史料組構全篇,以合理的剪裁與鋪排勾聯出歷史的惰力與人性的悲哀,勾聯出歷史的合力與時代的必然,勾聯出沉重的嘆息與凝重的思考,勾聯出一部以史明鑒、燭照現實、寄語未來的民族憂思錄。毫無疑問,這一轉型透視出作家的歷史觀與創作觀,透視出作家欲意突破自我、挑戰自我、為內容尋求最適當的表達形式的不懈追求,透視出作家欲意新拓長篇小說文體藝術的理解與表達。
而文體的藝術就是作家在具體寫作過程中所體現出的語言的藝術,就是契合于文本內容的傳達體式。就《瞻對》而言,作家所面臨的是如下三個問題:一、本事,即瞻對歷史上實際發生過的人與事以及他們的來龍去脈;二、敘事,即如何將上述本事有機地勾聯為一體,呈現出歷史的悲哀與無奈等多重鏡像;三、論事,即通過對歷史事件與人物的議論,傳遞出作者對歷史與現實的復雜思緒。為此,作家設定了三個視角:一是作為歷史本事的敘事視角,即呈現視角;二是作為歷史敘述人的視角,即鏡像視角,在排列與勾聯中彰顯意義;三是作為介入者的敘述者(常常表現為作者本人),即介入視角,在夾敘夾議中凸現作者的睿智與思考。三事相糅,三角相織,構成了《瞻對》這部非虛構小說的小說文體藝術,也體現出其鮮明的文體轉型特征。
關于本事與呈現視角。毫無疑問,小說是以清政府7次用兵瞻對及民國年間各方勢力對瞻對的爭奪作為本事線索的,在此框架內,作者以1745年清軍第二次征討班滾、1849年第4次攻剿貢布郎加(布魯曼)、1896年鹿傳霖第6次收復瞻對并首次嘗試改土歸流、1906-1911年間趙爾豐收復瞻對及改土歸流成功,終于融化了瞻對這塊鐵疙瘩等歷史事件為全書的骨干,以1728年清軍第一次用兵、1814年第三次征討洛布七力、1890年第5次出兵鎮壓農奴起義、1930年大白之役和200年來各土司間為爭奪土地、人口而相互廝殺,以及川藏之間、西藏與清政府、國民政府及英國之間的糾葛為輔線,穿之以其他重要的歷史人物與事件,如岳鐘琪、作鳳全、諾那活佛以及西拉姆會議等,將200多年來瞻對歷史上實際發生過的人與事及其來龍去脈如實而完整地呈現出來。
關于敘事與鏡像視角。表面看來,作家是按照歷史的基本線索以編年的方式敘寫瞻對歷史上復雜的矛盾與沖突的,但實際上,作家是作為歷史敘述人按照這些歷史上實有其事的因果聯系及其意義來敘寫其事的,也正因此,全書所呈現的鏡像視角在事件的排列與勾聯中彰顯出意義,也透視出作家對這段歷史獨特而深刻的理解。作者不是簡單地悲嘆“歷史歸零”的瞻對歷史,而是將歷史的不幸如撒拉雍珠的悲劇結局、鹿傳霖的革新流產、作鳳全的圖變犧牲與幸運的歷史如趙爾豐改土歸流的成功等相勾聯,凸顯出作家對他們體情恤民、變革圖新、順應歷史潮流的肯定,對他們為民擔當卻橫遭不幸的悲劇命運的深刻同情,以及對英國勢力干預我國事務和“藏獨”分裂勢力的批判立場。
關于論事與介入視角。與以往阿來多采取客觀敘事的創作視角不同,《瞻對》全篇作者無處不在,議論貫徹始終。這一全新的“非虛構”文體實踐,使《瞻對》成為作家目前為止介入視角最顯在、議事論人最鮮明、文體轉型最顯著的一部作品,也因之與其他創作迥然有別。作家之所以采取這一文體,是作家的創作觀與歷史觀所決定的。眾所周知,瞻對200年來戰爭不斷,但戰爭雙方的目的、手段、方式卻是驚人的相似。翻開百年來記載這些戰爭歷史的文獻史料,充斥其中的只是爭權奪利,掠寨侵地,血殺復仇,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內容。歷史悲劇的扮演者雖各領風騷數十年,但其手段謀略大同小異,以致于不僅故事重復、過程重復、結局也以輪回的方式重復上演,重新清零,偶有的一點改革只以悲劇告終。這不禁讓作家感觸萬千。如何反思、這段令人悲嘆的歷史,如何將歷史的凝重與人性的悲哀以及現實的思考鑄化其中,不再重蹈歷史的覆轍,論事與介入就成為作家運思的文體范式。當然,這里的論事與介入不單是作家文體意識的轉換與彰顯,而是作家以科學的歷史理性的精神對國家、對民族的現代性的燭照與思辨,是對中華民族走向現代、走向理想未來的期盼與呼喚。因此,作家對川藏高原“歷史歸零”法則的沉痛嘆息,對“沒有人心的改變只能是愚昧的再現與無意義的重復”、“如果革命是指種種新的變化,那我更期待人心內部的革命”、“所謂治藏安疆,都是籠絡上層僧俗權貴,而于民意民情則無所體恤。這樣的治藏政策,于今思之,仍不無教訓的意義”等深刻教訓的總結,就傳遞出作家對封閉的藏區千百年來陷入歷史循環圈而無以破解以及由此形成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和歷史背景與淵源的悲嘆之心,令人痛思亦令人警醒!也流露出作家期盼改變川屬藏區面貌走向新生的拳拳之心與焦灼之情。當然,作家也不僅是書寫歷史的悲哀,也不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在尋因探果的同時,也常常借古喻今,常常以見證人的方式,增強歷史真實的可信度,拉近敘述人與歷史與現實的距離,從而使《瞻對》擁有了思想的深邃與活力,文體的豐瞻與自由。
(《瞻對:終于融化的鐵疙瘩——一個兩百年的康巴傳奇》,阿來著,四川文藝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