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會它千頃澄碧”——評電視連續劇《焦裕祿》(何弘)

    http://www.tc13822.com 2014年03月28日10:09 來源:人民日報 何 弘

      只有當觀眾對一個真實的焦裕祿的內在成長有真切的感受和根本的認同的時候,焦裕祿精神才真正在讀者的心中生根,一個共同的信仰才可能由此在全社會建立起來

      1966年2月7日,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在《人民日報》發表。此后近50年間,焦裕祿的事跡被一代代文藝家以不同的形式反復改編,焦裕祿精神也成為我們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強大正能量。最近,習近平總書記把焦裕祿精神發源地蘭考選作他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聯系點,又一次到蘭考調研指導,并在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動情地吟誦起了他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時的詞作《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全國上下了解焦裕祿事跡、學習焦裕祿精神的熱情再次被點燃。

      盡管焦裕祿是一個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人物,廣大黨員、干部也大都理解焦裕祿精神的內涵,但對于焦裕祿其人,我們了解得其實還遠遠不夠。由何香久、陳新編劇,李文歧導演的30集電視連續劇《焦裕祿》全面、完整、真實地再現了焦裕祿的人生故事,是我們全面了解焦裕祿其人、深入理解焦裕祿精神的一部生動教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焦裕祿作為一個真實人物,一生貫穿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土地改革和新中國建設的重要歷程,有許多真實而感人的故事。但過去文藝作品表現的重點大都集中在焦裕祿在蘭考的這段工作經歷上,突出表現的是焦裕祿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知難而進、無私奉獻的精神,而對其成長歷程的表現不夠,更對其成長的心路歷程、思想基礎、內在邏輯挖掘不夠。電視劇《焦裕祿》完整再現了焦裕祿同志鞠躬盡瘁的一生。為避免篇幅的過于冗長,該劇從焦裕祿解放初參加土改寫起,在劇中以回憶等方式交代了他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和成長經歷,并對此后的剿匪、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在工業戰線工作,直至在蘭考“除三害”并獻出自己的生命,做了詳細的刻畫,這樣既使作品簡潔集中,又相對完整地表現了焦裕祿的一生。因此,它的播出,很好地改變了很多人對焦裕祿的概念化認識,幫助人們重新發現一個豐富而完整的焦裕祿。

      作品的成功還在于,它不僅全方位展現了焦裕祿豐富傳奇的一生,而且改變了過往焦裕祿“土氣”的工農干部的形象,寫出了新意。焦裕祿在青少年時代,有著父親被逼自殺、自己被抓坐牢、當煤礦苦工、逃亡、扛長工、參加革命打游擊、搞土改、當區長、做團干等曲折而具有傳奇色彩的經歷,作品對這些經歷真實而生動的表現,對觀眾而言是新鮮而生動的,使作品的觀賞性大為增強。同時,由于過去很多人對焦裕祿形成了樸實、苦干、忘我、奉獻的簡單印象,作品特別描寫了主人公在洛陽礦山機械廠工作時對“單憑熱情,不懂業務、技術,根本不適應現代化的工業生產”的切身認識,描寫了他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到大連起重機廠實習、通過刻苦鉆研成為“最棒的車間主任”、由“政治科長”成為工業戰線上的紅旗手這些豐富的成長經歷。如此一來,焦裕祿的形象就豐滿起來,就不再是只有熱情、只講奉獻、只知苦干的平面人物,而是一個經歷傳奇多彩、富有政治智慧、尊重科學技術、兼具人文情懷同時又忘我奉獻的立體人物形象。

      電視劇《焦裕祿》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深刻揭示了焦裕祿精神的內涵。作品通過焦裕祿工作經歷中的一個個具體事件,表現了他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勤儉節約、艱苦創業、不怕困難、不懼艱險的奮斗精神,深懷愛民之心、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情懷,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祿》不僅展現了焦裕祿的精神風貌,深入挖掘了其精神內涵,尤為可貴的是,它對焦裕祿精神形成的時代因素、內在邏輯也進行了深入而準確的揭示。生于孔孟之鄉,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濡染是其人文情懷和質樸、寬厚、仁愛、悲憫精神形成的內在原因;苦難的少年、革命的青年、奉獻的中年,人生的獨特經歷是其堅忍、剛毅性格形成的決定條件;多樣的工作經歷和工業實踐是其政治智慧、科學精神形成的環境要素。這種深入的揭示,使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焦裕祿的內在成長。只有當觀眾對這種內在的成長有真切的感受和根本的認同的時候,焦裕祿精神才真正在讀者的心中生根,并能開出花、結出果來;這個內在邏輯能夠被觀眾普遍認同,一個共同的信仰才可能由此在全社會建立起來,并因此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增添一塊堅強的基石。而這,正是焦裕祿精神在變化著的時代具有恒久的價值的根本原因,也正是這部作品的深遠意義所在。

      長期以來,一些主旋律劇因為流于空洞的說教而無法受到觀眾的喜愛。《焦裕祿》作為全面表現主人公一生經歷的電視劇,在主要情節上來不得任何虛構,因而也無法設置貫穿全劇的矛盾沖突,但它卻絲毫不給人空洞說教之感,其成功之道正在于用樸素的語言、生動的細節來感染人,用真實和樸實來感動人,用理想的光芒、信仰的力量來鼓舞人,由此實現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

      “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焦裕祿》把最生動、最真實、最可親的公仆形象還原在人民面前,堪慰人民之懷,相信它也會感染更多的黨員干部以焦裕祿為人生楷模,為實現中國夢匯聚更多正能量。隨著《焦裕祿》的播出,我們期待著焦裕祿精神在新時代進一步發揚光大,如習總書記所說:“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