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文學評論 >> 正文
作者:葉鳴
出版者:內蒙古文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
愿把一株草,一只鳥兒,當成與自己一樣的生命平等去愛。愿自己能夠化作人世間的一泓清泉,滋潤天地間一切美好的事物。
葉鳴是內蒙古興安盟最勤奮的女小說家之一,我們相識已近30年。30年的風雨,使多少熱愛文學的人在世俗的羈絆下放棄了最初的理想,而葉鳴卻在文學沃土上終日乾乾、勤奮耕耘,最終有所收獲。近幾年,她的小說在《民族文學》、《草原》等文學雜志上發表,她創作的3部長篇小說,其中一部獲得了第十一屆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近日,拿到她的長篇小說《天邊有只紅鶻鳥》,我一氣讀完,如飲醇醪,如坐春風。
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大美
《天邊有只紅鶻鳥》描繪了人與自然相互愛護、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被壞人打傷的紅鶻鳥,經過國蓮的精心治療和養護,最終重上藍天,自由飛翔;當國蓮悲傷的時候,紅鶻鳥陪在她的身邊,撫慰她的心靈;大雪封山,當國蓮為牧民治病時,紅鶻鳥傳遞簡單的藥品和工具;當國蓮、蘇日娜在草原翩翩起舞時,紅鶻鳥伴著她們的舞姿上下翻飛,構成了一幅絕妙的畫卷……不單單是國蓮,還有蔚楊、哈日夫等邊防軍人,他們也精心呵護紅鶻鳥,和其同悲同喜。
本書描繪了人與森林、草原、紅鶻鳥、大黃狗和諧相處的美好場景。小說字里行間投射出作者想要傳遞的理念:萬物有靈,物我平等,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這才是生活中的大美。
傳遞時代需要的正能量
《天邊有只紅鶻鳥》讀后讓我落淚。作者以抽絲剝繭的方式,逐步展開小說的線索,把一個樂觀、堅強、有愛心的邊防女軍醫的形象,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女主人公國蓮相信愛情,為了蔚楊,她毅然放棄城市生活,到祖國的邊陲當一名軍醫;她心懷大善,精心呵護一只受傷的紅鶻鳥;她關心群眾,冒雪為牧民行醫送藥;她勇敢堅強,在抓獲越境分子時,為掩護女教師和孩子而遇難。
從國蓮身上,我們體會到的是一種正能量——對愛情的忠貞,對自然的友善,對群眾的關心,對敵人的憎惡。文學就是要傳遞這些積極的元素,給人以精神上的感動。除了國蓮,書中還塑造了蔚楊、哈日夫、包國順等形象,這些人都那么純樸、善良、勇敢。從他們身上,可以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人與人之間的坦誠友愛。
細節之美,催人落淚
《天邊有只紅鶻鳥》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說實在的,很多長篇小說我只看幾頁,就無法讀下去。而這部小說如花蕾綻放,層層展開。尤其是小說的細節處理,細膩、生動、感人。
當國蓮和哈日夫一起去找養好傷飛走的紅鶻鳥時,那種人與鳥的默契,通過細節的描述,讓讀者感動——
國蓮不服氣,又對著天空呼喚,仍然加入了“我是國蓮”的說明,還回頭跟哈日夫解釋:“每次和它說話的時候,我就告訴它我是國蓮,它應該是知道的。”
“哈哈哈,可能是知道吧,你看它飛下來了。”
紅鶻發現了他們,“吉兒,吉兒”叫著。它開始向下盤旋,最后落在他們面前的一棵小樹上。
“紅鶻,真的是你!紅鶻啊,怎么了?你的孩子們,不在這里了嗎?你沒找到它們嗎?”
紅鶻“吉兒,吉兒”又叫了兩聲,聲音不高。國蓮向紅鶻招手,自己坐在地上,嘴里也發出“吉兒,吉兒”的聲音。
紅鶻飛過來了,穩穩地落在了國蓮的身邊。國蓮抱起它來,用手撫摸著它的羽毛。
“它好像瘦了很多,身上都是骨頭。”
哈日夫從國蓮的包里掏出火腿腸,扒開掰成小塊舉到它的面前。紅鶻沒有吃,它躲避地把頭歪向一邊。
“可能是沒找到家人,它心里難過,所以不想吃。”
通過這些細節的描寫,鳥的情感和人與鳥之間的關系躍然眼前——鳥要找到自己的孩子,找不到就痛苦,不吃東西,國蓮為鳥而心疼。
還有,當國蓮因誤會蔚楊而痛哭時,紅鶻鳥不離左右,“吉兒,吉兒”地撫慰國蓮;當國蓮采藥掉下山崖時,是紅鶻鳥報信救了國蓮……這種種細節,讀后讓人流淚。
做一只理想主義的紅鶻鳥
在當下的商品社會中,許多人麻木不堪。是做一只嘰嘰喳喳的麻雀,還是做一只理想主義的紅鶻鳥,是每個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紅鶻鳥美麗、善良,是美好理想的寓體。國蓮勇敢、善良、堅強,為保衛祖國的邊陲而犧牲。她的靈魂化身為紅鶻鳥,直飛藍天。紅鶻鳥是國蓮,國蓮也是紅鶻鳥——作者營造了一個超脫世俗、自然美好的理想國。
世俗的銅臭越重,邪惡的欲望越多,在紅鶻鳥的理想國中,就會越慚愧、越內疚。我們需要理想,需要堂吉訶德的風車,更需要那只飛翔的紅鶻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