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新春佳節,小涼山馬邊彝族自治縣洋溢在一片喜慶歡樂的氣氛中,位于城區步行街的六喜涼山彝文化工作室也迎來眾多前來購買和欣賞彝族刺繡的客人。作為工作室的創立者,馬邊彝文化研究者曲比興義在2003年下半年打造的這個以展示彝族民間剌繡、十字繡、蜀繡等手工藝品的民間文化展館,只是他弘揚彝族文化夢想中的一個。
2013年,曲比興義一口氣出版了自己的4本著作:小說《夢斷阿惹妞》、詩歌集《致遠方》、神話史詩白話文譯本《勒俄特依》、彝族畢摩編扎草偶圖《神奇熱布圖》。這4種在體裁上截然不同的文本,主題卻集體指向彝文化。“生活在這個民族是一件幸運的事,而我為彝文化所作出的努力,則是我一生中最驕傲和倍感幸福的事情。”感謝生活,感激工作,作為一個情牽故土、懷抱感恩之心的彝文化工作者,曲比興義與自己的民族血脈相連,變得越來越緊密。
田野調查從“草根”到“非遺明珠”
“2003年進入馬邊文化館之前,我一直在鄉鎮教書,當老師整整20年。”現為馬邊文化館副館長的曲比興義人生履歷異常簡單,在大山里教書,天生憂郁的他對彝族文化有著天然的親切感。“對彝族文化的直接體驗最先從畢摩文化開始,那時,在受到新的教育理念之后,天真地認為畢摩文化就是一種迷信。”
畢摩是彝語音譯,“畢”為“念經”之意,“摩”意為“有知識的長者”。“畢摩”指專門替人禮贊、祈禱、祭祀的人,學界大多稱他們為祭司。從形式上看,畢摩傳播文化主要通過儀式,而這種儀式通常主要表現為與鬼怪神靈溝通。然而,就畢摩文化豐富的內涵來看,卻包羅萬象,涵蓋彝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新舊文化的沖撞在我內心中產生過迷茫,難道老祖先留下的東西是迷信?通過一步步向自己的文化靠攏,我發現了彝文化的豐富內涵。”因為身在鄉村,曲比興義有了更多的時間參與鄉民們組織的各類畢摩文化和祭祀活動。“用草扎的‘熱布’、泥塑‘扎布’、扦插圖譜‘古瓦’,它們結合著一定的程式與儀式,展現著彝族的宗教祭祀、圖騰崇拜、道德習俗、喪葬禮制和部族源流。”原始的畢摩禮儀,暗藏著彝族古老文化的枝枝蔓蔓,這讓曲比興義弘揚彝文化的夢想一發不可收拾。
2003年,進入縣文化館的曲比興義有了更充足的時間到田野收集民間文化的“遺珠”。在曲比興義的努力之下,2004年以來,馬邊申報縣、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工作成效顯著:“彝族年習俗”、“阿依美格習俗”、“畢摩經誦”、“阿惹妞妞情歌”4項“非遺”上榜省級“非遺”保護名錄,入選市級和縣級“非遺”保護名錄的分別是11個和13個。
2010年,馬邊舉辦的首屆中國馬邊熱布(草偶)文化展覽和熱布(草偶)文化研討會上,不乏業內人士對彝文化的偏愛和肯定。西南民族大學彝學學院院長、教授、詩人羅慶春說,“熱布”和“扎布”是彝族遠古文明的活態記憶,是彝族人造型藝術的發展,是彝族人靈魂救贖的替身,是彝族人生命骨力的抽象,是彝族人與自然界精神交流的媒介,是彝族人歷史敘事的手段和途徑,包含了宇宙觀、生命觀、生育觀、性愛觀、生死觀等。
抒情詩意 讓民族史詩和神話廣為傳揚
“阿惹,阿惹妞/你粉嫩的脖子像山羊的頸項一樣的長/阿惹妞牛哩/你迷人的腰肢像黃蜂的腰肢一樣的細/阿惹妞牛哩/你細潤的肌膚像絲綢的布匹一樣的滑/阿惹妞牛哩/你的美貌賽過了山花/站在山頂光彩照山腳/走過壩子美貌映山崗/坐在堂下美麗到堂上/美女中最漂亮的美女/三天三夜望著阿惹妞眼睛可以不眨一下/三年三月看著阿惹妞瞌睡可以不睡一下……”如果說畢摩文化是彝文化中寫實的章節,那么“阿惹妞”情詩所傳遞的,則是彝文化中最抒情的篇章。
阿惹妞中的“阿惹”是表姐和表妹的統稱,“阿惹妞”特指“最小的表妹”或“幺表妹”。在大小涼山彝區,“阿惹妞”寓意天真與純潔,因此,民間流傳一種“阿惹妞”體裁的情歌,傳唱上千年而經久不衰。流傳到現在的《阿惹妞》,傳唱內容上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表達表哥對阿惹妞美貌的仰慕,對阿惹妞生活的描述,對阿惹妞思念之情的表白,對自由婚姻的向往等,語言優美、詞匯豐富、感人至深。二是對阿惹妞美艷的贊美,對阿惹妞的想象與渴求,語言大膽,藝術手法上多用賦比興、夸張等。曲比興義告訴記者,目前他收集到的阿惹妞情歌共有50多首,而他精心寫作的小說《夢斷阿惹妞》正是將這50多首情歌進行了巧妙的“植入”。
“這是一本原生態的情戀小說,小說上部分以情詩為線索,用傳統敘述模式和文本講述了一對年輕人相親相愛最后分開的悲劇故事。下部分則以第一人稱‘我’為開端,串起了‘我’尋找愛情的幾個故事,是一出愛情現代版。”曲比興義認為,“阿惹妞”題材一直以情歌為主,現代已經發展出歌舞劇等類型,而他出版的小說版本“阿惹妞”在形式上有了新突破,不僅貫穿了傳統情歌、彝族成人儀式、婚嫁習俗,更有畢摩祭祖等文化因子融入其中,是一本小涼山彝族文化的“綜合體”。
而緣起于民族神話的《勒俄特依》,則是彝族一部家喻戶曉的神話史詩。史詩從“公史”、“母史”、“子史”三個部分,解析了彝族人眼中的人類起源。“以前的版本是詩對詩的翻譯,而白話文翻譯還是首本,更加強化了現代人對彝族史詩的理解。”曲比興義期望通過更加直白的翻譯,讓人們對彝文化的內核有更直觀的印象。
扎根本土 弘揚小涼山文化
“彝族是一個寫實與抒情的民族,從謳歌花朵、羊羔到土地,從贊美女性到孩子和老人,體現了小涼山文化的自然與純凈之美。”在曲比興義的唯一一本詩集《致遠方》中,身肩彝文化傳承和弘揚等重任的他展露出詩人的才華,使他的身份和社會角色有了更多的重疊和拓展。
2013年,馬邊第一屆德古文化研討會和德古成立大會召開,規范了彝族婚姻本金、葬禮禮節、自殺他殺案件的賠償標準。長期以來,馬邊彝族婚禮中的禮金收受數額過高現象一直讓曲比興義揪心。面對居高不下的婚禮禮金,如何才能徹底卸下鄉民們婚嫁中的重負,這不僅將改變長期束縛彝人生活的習俗,同時將大大造福彝家的發展和未來。在第一屆德古文化研討會和德古成立大會召開之前的一年,曲比興義一直游走在自己熟悉的鄉民們中間,聽現狀,談想法,他的目的只有一個:一定要將高高在上的彝族婚禮禮金降下來。在建設鄉高石頭村,規范禮金的試點工作“一錘定音”:經過380人的投票,全票通過了全縣彝族村的禮金規范工作。以前每戶8萬元的禮金直接下降到2.5萬元,為每戶節約5萬余元。2013年,該規范措施為馬邊彝族結婚戶節約結婚禮金估計超過3000萬元。在曲比興義看來,為鄉親們做事,甚至比他從事彝文化研究更具意義,“這是我一生中做的最精彩的事情,我從哪里來,就要回報哪里。”
“我們目前正在編撰一本幼兒看圖識彝文學彝語的書籍,現在基本完成了圖片的搜集工作,估計很快就能成型;修訂完成《彝族習慣和習慣法》,并印成書在馬邊進行推廣和使用,以此促進馬邊的社會穩定,彝人進步,彝區文明;舉辦德古培訓會,將德古參與處理的成功事件進行推廣,失誤的進行批評和改正,對不秉公辦事的進行通報,對無私奉獻的進行表揚,健全機制;將畢摩的選拔和規范機制建立起來,并組織召開畢摩文化研討會,將畢摩散亂的狀態進一步規范起來,讓彝族民間的畢摩文化走向人類文明的舞臺。”新年新規劃,曲比興義為彝文化編織的幸福夢想正在繼續和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