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綾、羅、綢、緞、錦、綃、絹、紗……一縷蠶絲編織起“衣冠中華”,片片絲綢煥發出迷人風采。
由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國家圖書館和中國絲綢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絲綢的記憶——中國蠶絲織繡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特展”,近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辦。觀眾將由此了解絲綢的歷史、種類、發展,回顧久遠的桑蠶生活,品味絲綢上創造的藝術之美。展覽將延續至2月16日。
久遠的“陌上!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家蠶養殖和發明絲織技藝的國家。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國先人就已經成功馴化了野生桑蠶,并利用蠶絲織造布匹。
此次“絲綢的記憶”追本溯源,把人們首先拉回到桑田養殖的歲月。走進一層展廳,一把桑剪、幾筐蠶繭、不同式樣的織機,這些帶著“鄉愁”的實物令家蠶養殖、吐絲結繭、繅絲制絲的過程頓時鮮活起來。二樓大廳的“大花樓織機”格外引人注目。該織機長5.6米、高4米、寬1.4米,由1924個部件組成,之前專門為元、明、清的皇帝制作龍袍,現在用于制作云錦。
展覽現場布滿了兩個展廳的文獻資料,把上至春秋戰國下至明清時期關于桑蠶的記載一一呈現。據介紹,此次展覽共展出絲綢、文獻等實物展品300余件,其中文獻共計200余種。文獻種類眾多,包括字書、史書、農書專著、民間傳說、詩詞歌賦、筆記小說等。內容上,對桑蠶織繡技藝的方方面面,如起源、品種、養蠶技巧、織機革新等都進行了詳細呈現。
鮮活的“非遺”
一輪木制手工繅絲車轉了幾轉,泡在水中飽滿的蠶繭抽出細絲。長絲環繞,飛梭穿插,五彩的綢布延展開來。蘇繡、南京云錦、西湖綢傘、湘繡、蠶絲織造(輯里湖絲手工制作技藝)、新疆維吾爾族艾德萊絲綢織染技藝、貴州蠟染技藝等7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現場演示技藝,與觀眾互動。
蘇繡傳承人姚惠芬的作品《四美圖》在2013年3月被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此次她帶來了重新刺繡的《四美圖》贈予國家圖書館收藏。在一撥熱情的觀眾終于退去之后,她走過去與此次同時受邀參加展示的湘繡傳承人柳建新攀談起來。不同地域的材質、繡法讓兩位繡娘有了“專業”的話題,姚惠芬說:“這樣的交流機會很難得!
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介紹,為配合此次展覽,國家圖書館還啟動了中國記憶項目“蠶絲織繡專題”文獻資源建設。項目組赴蘇州、南京、湖州等地,對11項與蠶絲織繡相關的非遺項目進行了影像資料采集,并對14位國家級傳承人和5位省級傳承人進行了口述史訪問,獲得了總時長300余小時的視頻資源。視頻在展廳循環播放,可以讓觀眾深入了解每項非遺技藝。
時尚的現代設計
此次展覽不局限于一般對傳統和歷史的介紹,還包含了絲綢的現代設計展示。
彩色數碼織錦畫利用高密度全顯像的仿真彩色絲織技術織成,綜合利用了電腦技術、圖形圖像、人工智能及電子提花龍頭與新型織機等各種高新技術,色彩明麗,針腳細膩,曾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設計師吳海燕的絲綢禮服,用噴繪形式在裙裾上展現出《富春山居圖》中灰、白、灰的山水奇觀。北京奧運會頒獎禮服設計師郭培設計的服裝以青花瓷為題材,以白色素緞為面料,以刺繡技法繡出中國傳統的龍、纏枝等紋樣,凸顯清雅高貴的氣質。第12屆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得主祁剛在裙擺處加入潑墨效果,肩部加以水晶裝飾和垂蕩結構設計,一襲華服如春日清晨的湖水。
絲綢藝術穿越千年,在現代設計中重新綻放。(本報記者 于園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