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理論探討 >> 正文
“從2013年內地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表現來看,總體呈現出了先抑后揚的態勢。顯然,中國藝術品市場在連續經歷了近一至兩年的低潮后,已出現了向好發展的勢頭,似乎出現了震蕩觸底、逐步反轉的態勢。
2013年注定是值得記憶的一年。國內的文物藝術品市場出現了探底反轉的跡象,古代書畫、古籍信札、佛像家具、當代油畫等都有著不錯的表現,現當代書畫、當代藝術表現出不同作品市場輪漲的態勢;嘉德、保利公司出海香港拍賣成交額實現穩步提升,佳士得、蘇富比內地首秀成績斐然;青年畫家專場拍賣此起彼伏,珠寶玉器無底價拍賣遍地開花;藝術品網絡拍賣方興未艾,年中的“錢鐘書信札拍賣事件”和年末的《功甫帖》紛爭給民眾上了一堂堂法制和文物常識課。你方唱罷我登場,熱熱鬧鬧又一年。
藝市呈現出反轉與補漲
從2013年內地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表現來看,總體呈現出了先抑后揚的態勢。顯然,中國藝術品市場在連續經歷了近一至兩年的低潮后,已出現了向好發展的勢頭,似乎出現了震蕩觸底、逐步反轉的態勢。
根據北京拍賣行業協會的統計,2013年全年北京共舉辦拍賣會2347場,成交額341.6億元,分別比上一年增長了15%和8.8%。由內地第一梯隊拍賣公司的全年成交記錄來看:中國嘉德春、秋季拍賣成交額為26.48億元人民幣和23.47億元人民幣;北京保利春、秋季拍賣總成交分別為28.39億元人民幣和28.68億元人民幣,這里要考慮到兩家公司同時在香港拍賣所造成的成交上的分流;北京匡時春、秋季拍賣成交為13.2億元人民幣和19.9億元人民幣。其秋拍成交已經十分接近了匡時歷史上的最高成交點,2011年春拍達到的20億元。其環比2013年春拍的14.12億元增加了41%,同比2012年秋拍的9.32億元增加了114%。
根據中國嘉德董事副總裁寇勤提供的數據:中國嘉德2013年拍賣總成交額中除去郵品錢幣外,七成以上的成交額是由10萬元以下拍品貢獻的,如果算上郵品錢幣,這個比例會更高。這說明,2013年高價位拍品的數目也許比前幾年有所減少,而支撐市場的主流還在于中低價位拍賣品的成交。
北京榮寶拍賣公司總經理劉尚勇則認為,現在市場里買藝術品多的理由還是以消費為主。買家們熱情高漲,到了一百萬、兩百萬就停手,但是在一百萬以內他們買得非常積極。藝術品市場一定程度上已經從物質消費轉化為了精神消費。
可見,有的價位區間上已上漲很多,有的區間上則依舊在調整。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目前還沒有出現普漲的態勢。一些前些年漲勢過猛的品種或某些畫家的作品,依然繼續在調整下滑中;而一些以前上漲不多的品種或畫家作品如今處在了上漲榜上。市場在輪漲,市場在補漲。
新買家入場促市場回暖
市場回暖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拍賣場上出現了大量的新面孔買家。各個拍賣場上都出現了新人,尤其那些夜場、收藏專場、重頭拍品所在的專場,更是人滿為患、摩肩接踵。秋拍比春拍增加的新人似乎更加明顯得多。據北京匡時拍賣公司的統計,2013年秋拍該公司的新增號牌比起春拍增加了三分之一。
市場回暖的另一個現象在于,有更多的收藏家、大投資者開始大量買進。2013年,我們除了看到像劉益謙這樣的藝術品收藏大鱷繼續在各個拍賣場上大量買進以外,我們還可以見到像山西出現的新藏家張小軍在佳士得(上海)、蘇富比(北京)和保利拍賣會上大顯身手,購買了幾個億的油畫藝術品。另外據新聞媒體的透露,收藏家蔣在鳴、唐炬等都在大量“吃進”自己鐘愛的藝術品。
偶然天價并非藝市指標
2013年10月,一張曾梵志創作于2001年的最大尺幅面具系列作品《最后的晚餐》在香港蘇富比以1.8億港元的價格成交,這在創造了新的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的同時,也成功將中國當代藝術帶入到“億元成交”的行列。而在眾說紛紜當中,曾梵志的另一張作品《協和醫院》在香港佳士得2013年秋季拍賣當中再度以超過億元港幣的價格成交。業內人士多認為這是一個獨立的“偶發”事件,“億元當代藝術”的出現并不代表著中國當代藝術在市場中的接受度以及認可度的提升,也不代表當代藝術市場出現全面的反轉,比如,原來當代藝術中的“F4”集團的市場仍舊表現平平,拍品流拍率還很高。
另一件在2013年度成為唯一內地億元成交拍品的是黃胄的《歡騰的草原》。這件作品在北京保利2013年秋季拍賣會中出現,最終以1.28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黃胄成為繼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之后又一位進入億元俱樂部的中國畫大家。這是一件流傳有序的黃胄精品,也許說破億元是偶然,但在北京匡時秋拍中,黃胄的《巡邏圖》和《幸福一代》又分別以4542.5萬元和4025萬元的高價成交,就充分說明“風水輪流轉,今日到黃胄”了。
走出去和擠進來各有招
2013年,中國嘉德(香港)春拍以2.9億港元成交,秋拍增長到5.1億港元;北京保利(香港)由春季的6.45億港元增加到秋拍的9.7億港元的總成交額。這表明兩家內地拍賣公司漸漸熟悉了海外市場的運作模式,增添了繼續經營和擴大收益的信心。
佳士得拍賣行本有希望在上海自貿區拍賣文物,但人大常委會并沒有予以通過,因此9月份佳士得(上海)首次拍賣的拍品只能局限在亞洲當代藝術、歐洲印象派及現代藝術、珠寶及名表、名酒等多個類別。上拍的40件拍品成交39件,加上買方傭金后成交總額達到1.53億元人民幣。而在11月底舉行的蘇富比(北京)“現當代中國藝術拍賣會”上,142件拍品,有112件成功拍出,總成交額達2.27億元。趙無極的作品《抽象》,以8968萬元成交,刷新了趙無極畫作此前的最高拍賣成交世界紀錄。兩家公司相比較而言,從公司構成、拍賣品選擇、運作方式等方面都顯示出明顯不同,蘇富比(北京)似乎更加“接地氣”。
調整期注重服務和質量
2013年,種種跡象表明,拍賣企業更加重視品牌建設和服務。各家拍賣公司在征集、展覽、客戶的爭取和維護等工作領域各個方面都做得相當深入和細致,可圈可點之處比較多。但是一些中小拍賣公司2013年并沒有進行新的拍賣,有些拍賣公司即便舉行了拍賣,也沒有很好的業績,在市場的調整期中,很明顯,中小拍賣企業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嚴重的擠壓。
隨著規模逐步擴大,參與者不斷增多,文物藝術品市場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而在一個競爭相對充分的行業市場里,市場會越來越走向集中。也許我們將會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在市場越來越走向集中的同時,有很多有專業特色、專業優勢的小拍賣行,由于其專業能力小而精、小而強,也會有自身的生存空間,甚至可以依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拓展自身的發展空間。相反,那些與大公司進行同質化競爭的小企業,則一定會在競爭中被市場消解,慢慢走向自生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