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文學評論 >> 正文

    “被生活的煙火一再錘煉”

    http://www.tc13822.com 2014年01月15日09:54 來源:中國作家網 張清華

      敕勒川詩集《細微的熱愛》中的作品完全植根于生活本身,就像從生活中提純出的鹽——“母親鹽”。將生命的千般滋味、生活的五味雜陳、人生的百感交集,交匯集中在一起,為我們匯聚出一部生活的格言之書,勾畫出一幅詩歌里的生命圖畫。我必須說,這些詩歌相當感動我;同時,我以為它或許也為我們時代的詩歌寫作找到了一個新鮮而可靠的出口,因為我們的詩歌中充斥著如此多陰暗與負面的東西,如此地需要用樸素、剛健和正面的東西來矯正。

      從詩歌中提煉出哲理,這是當代許多詩人都能使用的寫作路數,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處理得好。常常是將生活描述一番,然后將哲理“貼”上去,或者硬性地加以“升華”。而敕勒川的詩,則是將生活與所思完全融會在一起,在不見痕跡的敘寫中,自然而然地生成并彰顯出生活的寓意或生命的哲思。開篇的這首《母親鹽》即是,將“母親”與“鹽”這樣看似不相干的兩個意象貼合在一起,經過生活的通道,最終匯聚一體,生成一種強大的人格,甚至是一種命運:“家的味道,就是母親的味道,就是一粒鹽/歷盡世態炎涼后,仍然為你留著/溫暖的懷抱//煎熬就不必說了,千難萬險/也不說了,甚至,一顆破碎的心/一粒鹽也沒有說過啊”。

      這同時也確立了他的寫法和詩意的世界觀,即瞄準生活本身,瞄準身邊的細節,從中獲取寫作的靈感。在《一根白發》中,我們很難讀出常有的那種自怨自艾式的感念與傷懷,而是一種別有境界的徹悟與通達。一根白發于不經意間落在桌子上會怎樣?在詩人看來,它本身或許就是“一段可有可無的時光,被人注意或者忽略,都已經不重要”。但對于這根白發來說,它卻“終于找到了它自己/像命,找到了命運/像人,找到了人生”,由于這樣自然的審視和體悟,它悄然升華,變成了一個安詳而自足、通達而徹悟的人格形象:它“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仿佛一縷/累壞了的陽光,可以/安安靜靜地躺一躺了”。就像每一個樸素的生命,在衰老中悟出了樸素而永恒的價值:“我用一生,終于把身體里的黑暗走完”。

      因為這刻意樸素和卑微的自我意識與主體定位,敕勒川的詩歌獲得了一種溫暖的道德力量。這種力量不是來自居高臨下的說教和自命不凡的指點,而是來自對于一切生命的尊重與愛,來自一種發自內心的善意,一種宗教般的虔誠與信仰。值得注意的是,卑微之美因為其植根于生命而變得不可忽略,并且生發出一種凜然的尊嚴,這是一種平凡中見神奇的點金術,或只有在詩歌中才有效的魔法。

      當然,肯定敕勒川詩歌的樸素品質,并不意味著是在說他“土氣”。事實上,他詩歌中這些刻意的平凡與微小,只是顯示了他的謙遜和誠實,并不表明他沒有復雜的思考與哲學深度。相反,最深奧的哲學或許就是謙遜和平凡,因為只有這樣,詩人所尊重的生命才擴展到了最寬廣的邊界,蔓延至自然界的全部存在。這是一個辯證法。在敕勒川的《鏡子》里,我看到了老博爾赫斯的《鏡子》與《迷宮》中反復盤桓過的詩意。

      很顯然,在對于生活的感恩與詠唱,同對于生存與存在的勘探和思索之間,敕勒川找到了一種平衡。這使他在成為了一個席勒意義上的“樸素的詩人”的同時,也成為了一個“感傷的詩人”,而這正是我們的時代所缺少的,因而也是可貴的。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