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四處傳唱交流畬歌 以畬歌傳承為己任

    ——記松陽縣畬歌界的“活化石”雷石玄兒

    http://www.tc13822.com 2014年01月03日14:53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在松陽縣裕溪鄉源底村,一說到畬族傳統的民族歌曲,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村里畬歌界的“活化石”——雷石玄兒。雷石玄兒今年74歲,畬族山歌的傳唱在他的心目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份量。那么,是什么讓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對畬歌有著如此濃厚的興趣呢?

      日前,記者慕名前往源底村,一探究竟。

      四處傳唱交流畬歌熱衷切磋互通有無

      因為雷石玄兒對于畬歌近乎忘情的熱衷,他收集了不少相關的書籍和文物,把自家一間房子填得滿滿當當,所以源底村的文化室也就安置在了這里。

      還未進門,記者遠遠地就聽到了村民們在大聲談笑,走過去一打聽,才知道這是老雷又一次“外地交流”凱旋而歸,大家正忙著將家什搬到庫房里去。

      這次“外地交流”的目的地是鄰縣遂昌,對于這樣的邀請賽,老雷早已經習慣了。因為歌曲唱得好,隊伍又帶得不錯,這些年,他不僅在松陽唱出了名堂,聲名早已遠播周邊地區。

      交流始于2009年,當年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單位主辦的第五屆中國畬族民歌賽,老雷和他的團隊憑借一首畬族傳統歌曲《洛陽橋》,原汁原味的音調、樸實的舞蹈,讓現場的評委和觀眾折服,奪得了生態組的銅獎。

      這以后類似的“交流”變得如同家常便飯,老雷的手機經常響起,很多都是各地同行發來的“電子請柬”,答應之后,他便開始張羅起道具,召集隊員。

      他老伴形容:“他這人啊,不是在家練歌,就是在去外地‘應考’的路上,家里經常見不到他人,更別說他有空幫忙做家務了。”但抱怨歸抱怨,內心里她還是很支持他的:“老頭子幾乎一輩子都在忙活這個,你一下子不讓他弄了,沒準還要憋壞掉。”

      之所以這么東奔西走,這個一直以“傳唱畬歌為己任”的老人認為,畬族歌曲的生命力,正在于傳唱,在傳唱的過程中,可以相互學習,補充歌曲的內容,可以切磋技藝,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還可以借助這一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畬歌,或許在這一過程中,說不定就有人喜歡上了它。

      畬歌創作全憑即興歌詞記錄全靠手抄

      看到記者的到來,雷石玄兒即興來了一首,唱的同時還配起了舞蹈,對于完全沒有接觸過畬歌的記者而言,歌詞顯得陌生不已,但老雷臉上的笑意和熱情的舞蹈告訴記者,對于我們的到來,他是滿心歡喜的。

      “我唱的是畬族的迎客歌,你們過來了解我的事情,我和村民都很高興。”一曲剛完,氣還沒順過來的雷石玄兒趕忙解釋道。他告訴記者,畬族的歌曲沒有固定的曲調,全部為畬民即興演唱,勞作時有勞作時的歌詞和曲調,歡聚時有歡聚時的歌詞和曲調,甚至吃飯時也有,“畬族無處不歡歌”是對畬族人喜愛唱歌、能唱歌的最好描述。

      雷石玄兒說,畬族歌曲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采用對歌形式唱出來,這點在畬族男女以歌傳情時表現得尤為明顯。說著,他拿出一本收錄畬族歌曲的書,向記者進行了展示。書本里密密麻麻的全是歌詞,上一句的形式,與緊跟的下一句歌詞,基本上都有對仗,“就像漢族對對聯一樣,畬歌考驗的是演唱者敏捷的思維能力和應對能力。”

      雷石玄兒說,這些歌詞是畬族先民一代代傳承下來的,他自己也說不清到底有多少人為收錄做過貢獻,“傳到我這一代,多少不容易啊。”因此,雷石玄兒熟記了每首歌的唱法。

      由于畬歌“出口便忘”的特點,要讓它們的生命力得以延續,抄記歌詞成了老雷平日里花時間、精力最多的一塊。有一次外地畬歌愛好者來到村里交流,一句好歌詞讓老雷興奮不已,但顧著高興、招呼客人,加上年紀大了,等到抄記時,歌詞卻怎么也想不起來,不甘心的他幾經周折,找到那名愛好者,再仔細還原當時的場景之后,終于得以確認那句原話,一顆糾著的心,這才放下來。

      為了使歌詞庫豐富起來,老雷想盡所有辦法,爭取上級支持,保護流傳曲譜。老雷說,好在各級黨委、政府對他的事很支持,如今他的“館藏”歌詞集已經有了4400多套。

      傳唱畬歌當為己任潛心創作傳承后人

      對于大家“為啥那么愛畬歌”的普遍疑問,老雷說自己也說不清楚,只是覺得這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我今年已經74歲了,畬歌唱了一輩子,還是不滿足,還想繼續唱下去。”畬歌得到世代傳唱,這是老雷的最大心愿。

      再過幾天,遂昌當地的畬歌愛好者又會“回訪”松陽,老雷又開始召集自己團隊的20多個隊員,讓他們勤加練習,總結經驗,爭取提升,把好東西送給客人。

      這20多人中,年齡結構分明,年紀最大的就是老雷,中間層以40歲上下為主,“青年班”則在30歲以下。43歲的藍火蓮就是在老雷的影響下,開始接觸畬歌的,從最初的小跟班,到如今的“團主力”,她自己評價說“成長很快”,并且,剛上幼兒園的孫女,耳濡目染之后,也會來上幾句,被大家稱作“畬歌小明星”,這讓她倍感驕傲。

      隊伍層次分明,傳唱氛圍良好,影響力不斷擴大……常人眼里的成就,老雷并不滿足,經常與隊員們談技藝、拉著隊伍出去學習,穿行在崇山峻嶺間的他,頗有點“老牛最怕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味道。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