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客家文化是深圳龍崗的“根”。兩百多年前,清政府一紙“遷海復界”,使得生活在贛、閩、粵邊境的客家人遷徙到此,一卷輝煌的客家拓荒史就此打開。今天,龍崗戶籍人口中超過80%是客家人,來深圳打拼的外來客家人也有不少選擇落腳龍崗。
兩個世紀的文化積淀與今天的客家聚居,讓龍崗散發出濃濃“客韻”。近來,龍崗提出了打造深圳“客家文化之都”的理念。龍崗為何要提出打造“客家文化之都”?龍崗將如何來實現這個目標?記者就此展開采訪。
龍崗客家文化具有鮮明特色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移民城市。但鮮有人知的是,深圳的移民史并非始于1980年創建經濟特區之初,300多年前就已經有一支族群從遙遠的地方徙來拓荒,這便是龍崗客家人。
已故客家文化研究權威——羅香林先生曾這樣概括客家史,“客家人的歷史就是一部漢民族可歌可泣的遷徙史”。從公元四世紀初以來,中原地區的漢人因為戰亂頻仍不斷向相對安定的南方遷徙,一千多年共經歷了五次較大的遷徙,并在第三次遷徙后形成了今天的客家人大本營——廣東、福建、江西三省交界處的低山丘陵地帶。
深圳與客家人的緣分始于客家人的第四次大遷徙。據深圳大學中文系教授劉麗川介紹,清朝初年為了防止沿海居民接濟臺灣鄭氏勢力,清政府兩次下令遷海,今天的深圳全境都處在遷海范圍內,深圳因此變成了不毛之地。統一臺灣以后,清政府下令復界,但由于原住民在遷徙過程中死亡殆盡,回遷人口寥寥,政府為此出臺了鼓勵墾荒政策,未受遷海影響的客家人于是從粵東北長途跋涉,來到了深圳靠東的龍崗地區,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新居民。
200多年過去,當初的新居民漸漸變成了今天的土著。龍崗區官方資料顯示,龍崗戶籍人口中客家人的比例超過80%,龍崗客家文化登記點有500多個,占地面積在800平方米以上的客家古民居近160處,3000平方米以上的多達37處,數量之多、密度之大,放眼全國也不多見。而在橫崗街道,更是“每個社區都有客家古建筑”,可謂是客家“活歷史”。位于龍崗街道龍崗河畔的鶴湖新居,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
有關專家認為,龍崗客家文化已成為客家文化中別具特色的一支。考慮到龍崗客家文化的特殊性,龍崗區也適時提出了跳出深圳,將龍崗打造成為“珠三角客家文化之都”的城市發展新理念。
不過,這種打造“客家文化之都”的理念,更多的來源于一種壓力。近年來,龍崗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外來人口的大量涌入,居住需求的迅速膨脹,使得龍崗也遭遇了國內所有新興城區都會面臨的“舊改”問題。數據顯示,目前深圳全市大約60%的舊改都在龍崗,龍崗如何在急速的城市化運動中,不被平庸的浪潮所淹沒,張揚自己的個性特色,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龍崗已經到了后工業化時期,到了需要靠底蘊、文化以及綜合環境的提升來增加吸引力,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龍崗區文體旅游局局長張耀說。
保護客家文化現狀不容樂觀
目前,嚴峻的現實是,龍崗的客家文化和古民居保護狀況并不樂觀。
有資料顯示,雖然龍崗一直以來重視本土文化的保護,不僅為宣傳龍崗客家文化,推出了反映龍崗客家人生活的《大圍屋》舞臺劇,還撥付財政資金修繕了鶴湖新居、茂盛世居等大型圍屋,但由于各種原因,保護效果并不理想。目前龍崗大部分客家圍屋因為年久失修,沒有列入保護名錄,隨著風雨侵蝕,墻體損壞嚴重。在大規模舊改浪潮中,龍崗的200多處客家古民居正面臨著消殞的危險。
“一定要下決心保住圍屋。”有關人士指出,龍崗亟須制定文物保護發展規劃,每年擠出部分資金用于古民居修繕,而重中之重是必須盡快解決“舊改”與“文保”的矛盾。
龍崗區決咨委委員王識歧更是強調,在對客家古民居的保護中還要重視對其的利用、開發,切忌消極靜態保護。“很多老房子不用會毀損得更快,要充分利用起來,做到保護與利用并舉,這才是最好的保護。”
王識歧建議,針對不同古民居特點,大型客家古民居可以建成公辦博物館,也可以作為文化旅游的物質載體;中小型客家古民居可以改作社區文化活動場所、創意工作室或民間博物館,其中的非文保單位還可改造成私房菜館、古風客棧或社區養老院。
對于這些建議,張耀表示,他們已經關注到并將其寫進最新的《客家之都打造規劃》第二稿中。“我們也先后召開多次專家研討會,希望能找到一條最優途徑對這些客家文化遺存進行有智慧的開發、利用和保護。”
此外,龍崗區文體旅游局近期還和相關部門共同發起針對舊改中文物保護的強制性政策,要求所有舊改,凡是遇到客家民居的,必須保留。考慮到龍崗客家古民居布局比較分散、單體面積較小的特點,龍崗區文體旅游局還準備借鑒國外的經驗,通過綠道來將文物串聯,以此勾勒出龍崗別具一格的客家文化圖景。
張耀表示,希望通過“珠三角客家文化之都”的打造,以獨具特色的文化軟實力支撐文化城區建設,使龍崗新城早日崛起,讓城市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廣大市民群眾。(本報記者 易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