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廣西靖西:美麗邊城 錦繡壯鄉

    http://www.tc13822.com 2013年12月16日10:04 來源:中國文化報

      在廣西逶迤千里的中越邊境線上,靖西是一座美麗、浪漫、神秘的邊城。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壯族人口占比近100%,其風俗習慣、語言文字、耕作方式、民居、服飾、山歌、壯藥等文化遺產也因此得以傳承。11月中旬的一個周末,記者來到這里,感受千姿百態的非遺神韻。

      舊州古城繡球成街

      舊州是明代抗倭巾幗英雄瓦氏夫人的故鄉,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古城位于靖西縣城南8公里,山水如畫,田園似錦,人文古跡眾多,壯族民俗風情濃郁,有“壯族活的博物館”之美譽。

      “舊州繡球名滿天下。”百色市民族文化傳承中心主任姚茂勤說,舊州街有500多戶人家,從七八歲的娃娃到六七十歲的老太太,家家戶戶都會制作繡球,年產繡球30多萬個,產值超過300萬元,被譽為“繡球一條街”。

      據記載,每逢春節或三月三歌節時,壯族青年男女都會到野外舉行拋繡球活動,以拋繡球為媒介,不少青年男女結為夫妻。如今,繡球成了廣西壯鄉的吉祥物,成為傳遞愛情、親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也慢慢地成為眾多家庭中漂亮的裝飾品。

      “村里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多,不僅有國內的,還有日本、美國的,村民們利用農閑時節做繡球,一年下來能有上萬元的收入。”今年68歲的黃肖琴是村里的繡球高手,曾被全國婦聯授予“中華巧女”美譽,如今已經有徒弟好幾百人,她的繡球技藝精湛,其獨創的堆繡技藝使繡球更富藝術性和欣賞性。

      “經過近些年的發展,目前舊州繡球已形成‘公司+協會+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形成區域性特色產業。”姚茂勤告訴記者。為此,舊州街還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稱號。

      小邊城,大寶庫

      “你逛藥市了嗎?”在靖西,這是端午節最常用的見面問候語。

      今年6月11日,2013年靖西端午藥市隆重開市,2000多個攤位的藥市吸引了數萬邊民、游客和藥商參與,入市交易的中草藥種類多達千種,成交量在400噸以上。

      端午藥市通常在農歷五月初三至初七、初八,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靖西端午藥市2007年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非遺名錄。

      建在縣城中心的靖西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原為抗日名將潘甘霖故居,2010年靖西縣投入100萬元進行維護和修繕,使之成為廣西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在這里,織錦技藝、端午藥市、壯族末倫等全縣14個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一亮相。

      據了解,靖西縣境內有民間山歌11種、小調12種,既有南路壯劇、提線木偶戲、壯族末倫等民間戲曲,也有弄臘舞、春牛舞等15種民間舞蹈,民間手工技藝、民俗活動、民俗節慶等豐富多樣。截至今年10月,靖西縣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3項,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0多項。

      保護與開發并行

      今年3月,廣西中越邊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惠民富民示范帶建設在靖西啟動。而在此之前的2012年底,靖西被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批特色文化產業示范縣。

      壯錦是中國四大名錦中唯一的少數民族織錦。靖西壯族織錦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更好地保護、傳承這一技藝,靖西縣有針對性地培育舊州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成立了壯錦廠,開設了刺繡女童班。

      “近些年,壯錦廠也在不斷研發、創新壯錦技藝。”靖西縣文體局局長農俊杰告訴記者,壯錦廠每年不定期舉行織錦技藝比賽,創辦了織錦工藝業余學校,通過電視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普及。

      現年56歲的趙妙元是靖西縣壯醫學校校長、靖西壯醫藥研究所所長,1976年開始從醫,足跡遍及靖西城鄉及越南邊境村寨。憑借扎實的從醫經驗,他自編了《壯醫藥驗方選集》等教材,從1988年開始辦壯醫培訓班,至今培養了1000多名壯醫。廣西第一家縣級壯醫醫院——靖西縣壯醫院近年來在挖掘、整理和傳承壯醫技術等方面也獲得長足進步,被評為廣西壯醫示范性醫院。

      “舊州壯族生態博物館、靖西非遺展示館、自治區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壯族織錦技藝)示范基地等,充分展示了靖西的非遺資源。”農俊杰說,近年來,靖西還確立了“特色旅游經濟興縣”戰略,實施“文化致富”工程,先后成立了壯族民俗演唱隊、舊州壯劇團等100多個民間文藝團體;舉辦了春節民俗民間文藝匯演、“三月三”歌節等特色節慶;開展“壯歌壯舞進廣場”活動,創編了“繡球舞”等壯族藝術健身舞等,吸引各地游客前來旅游觀光。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