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視野聲音 >> 2013年《民族文學》作家翻譯家改稿班 >> 正文

    巧妙運用語言

    http://www.tc13822.com 2013年12月04日11:05 來源:中國作家網 加依爾別克·木哈買提汗(哈薩克族)

      當下熟悉漢語和哈薩克語的翻譯者很多,但真正優秀的翻譯家卻不是很多。

      好的翻譯應達到信、達、雅的水平,達到這樣的水平就要求譯者有充足的詞匯量,并能靈活運用,更重要的是翻譯者需要一定的文學修養。沒有文學修養的翻譯者,無論再怎么靈活地使用詞匯,都無法在譯文中完好地表現一篇作品的藝術特質。因此,譯作需要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努力提高其文學性,將原文翻譯成優秀的翻譯作品。

      目前,在哈薩克標準語中,很多傳統的語詞被當作陳詞,不再使用。但如果我們閱讀翻譯家卡克西·海爾江最近在《民族文學》哈薩克文版上發表的譯作《透明的紅蘿卜》,就會發現其譯作中巧妙地運用了一些古老的詞匯。在哈薩克語中這些詞都有近義詞,但譯者為了能夠更好地貼近原作,更準確地表達原作的審美風格,體現出原作中相關詞語的多重含義,靈活地運用了這些古老詞匯。也就是說,譯者使用的詞語不是來自日常用語,也不是對原作中每一個詞匯進行“對應翻譯”,而是在保證譯文審美價值的條件下進行全新的創造。

      同樣是在卡克西·海爾江翻譯的《咳嗽天鵝》里,原作品里有“咳嗽天鵝”和“咳聲天鵝”這樣容易在發音上產生混淆的詞。每一個讀過這篇小說的人都知道,“咳嗽天鵝”和“咳聲天鵝”兩個詞在作品中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而譯者緊緊抓住這個重要的細節,在譯文中運用與“咳嗽”、“咳聲”兩個詞對應的哈薩克詞語。譯文里的這兩個詞發音相近,而且與原文相應,一方面準確表達了原文的含義,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展現了哈薩克族語言藝術的魅力。

      譯者為何在這里使用這樣的詞語?首先是為了恰到好處地翻譯的需要,但運用古詞古語更重要的是為了啟迪年輕一代,促使他們合理運用詞匯,使這些詞引申出新的含義,使哈薩克詞匯用法煥然一新。 (米娜爾 譯)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