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視點 >> 正文
1958年6月15日電視劇《一口菜餅子》播出以來,中國電視劇事業風雨兼程,歷盡滄桑。盡管它的起步較西方晚了近30年,但如今,中國已經成 為世界電視劇生產與消費的第一大國。中國電視劇從最初直播時期的懵懂探索,到如今已進入題材豐富、類型多樣、品質精良的大繁榮時期。竇欣平的《國劇之路: 中國電視劇的半個多世紀》一書,關注的正是中國電視劇事業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一
就電視劇本身而言,其是否屬于電視文藝范疇,當年在中國電視理論與學界似乎存在多種爭議,但我主張把電視劇納入戲劇范疇當中,甚至在相當一段時間里,我稱它為“后現代”時代的“后戲劇”。
我一直推崇黑格爾的論點:看一個民族是否有精神史,就在于看它是否具有戲劇史。在我理解,戲劇之于人類精神歷史的發展,無外是五個層次的迭變:
第一,原始戲劇(包括更早些的原始歌舞)時期,表現的是人類對自然的敬畏與膽怯、茫然的取悅。
第二,古希臘、羅馬戲劇時期,人類的智慧與在哲學領域的自由暢游,進而使戲劇外化的內容都是人類對自身命運走向的莫測與神秘的恐懼感受。
第三,莎士比亞戲劇時代,主要的內容是人類對個體的——后我的——宿命的不解與探索。同時,也是對人類本性的認識與開掘,性格與命運交織在一起為追求與抗爭而產生沖突。
第四,在現實主義戲劇、寫實主義戲劇階段,除了上述人類精神世界活動的內容外,階級的矛盾、社會制度的弊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時代局限、戰爭造 成的災難以及種種普通人的不同生活境況的現實,使得像契訶夫、果戈里、奧尼爾、易卜生、田納西·威廉斯等劇作家們,面對“世俗”的生活或是“通俗”的生 活,代替生活中的人也代替所處的時代為人類在做“批評與自我批評”——或剖析、或嘲諷,乃至寬容自我。他們把生活中概括、提煉出的真實再現為藝術的真實, 解決人類“今天”與“周圍”是什么人、什么事的問答。
第五,到了荒誕派戲劇階段,戲劇關注的是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所帶來的幻滅感。如果說《等待戈多》算是其代表作品的話,那么它屬于代表人類智慧敏 感、反應與脆弱的情感本質,對現實與未來產生并發出種種暢想,但經過現實的邏輯思維后,感受和體驗到的卻終是無奈與茫然……當然,戲劇也擔當著觀眾情懷的 娛樂和價值觀的引領與進步精神的張揚。
可以說,戲劇的本質是人類精神世界的物化或最原初的外化。自20世紀80年代起,依靠電視技術的普及,作為戲劇藝術衍生的新形態的電視劇,在工 業革命后的“后現代”時代,成為繼電影之后更顯戲劇特征的一個新的戲劇形態進入當今觀眾的精神世界,影響著民眾的文化生活。電視接收機變成戲劇的舞臺,它 所被置放的廳堂成了劇場,而熒屏前的觀眾便成為足不出戶、亦不用買門票的“超級”戲劇觀眾,變得完全私家化,它摒棄了、遠離了、拒絕了亦或是遺忘了戲劇劇 場、電影院的空間與“儀式感”——“后戲劇”的概念由此而生。
隨著電視劇逐漸進入人們的精神生活空間,影響日漸巨大,55年來,其數量與內容也逐漸顯出豐富。這其中不乏一批非常優秀、具有探索性電視劇的推 出,無論是在劇本選材、文學基礎、現實的再現上,還是在知識的探索、意識的探索、手法的探索上都力求精品化。當然,大量平庸的電視劇也有泛濫之嫌,但整體 上來看,它們都推動了電視劇市場化水平的提高,也推動了觀眾欣賞習慣和觀念的轉變。
1958年5月1日,中央電視臺前身——北京電視臺試播成功,中國首座電視臺宣告誕生,成為中國電視劇存在和發展的載體。同年,第一部電視劇 《一口菜餅子》面世。1958年至1966年是中國電視劇的初創期,作為時事政治的宣傳工具,直播劇成為主要形態,題材單一、情節簡單、主題概念化和政治 化傾向較為嚴重,缺乏自我獨立地位。“文革”期間,中國電視劇的發展幾乎處于停滯狀態,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才顯出轉機。1978年到1983年是電視劇 創作的恢復和發展階段,國產電視劇的質量和數量發生了很大變化,呈現出多樣化發展趨勢,開始注重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的意義,由此,長篇電視劇應運而生,電 視劇開始擔當起傳播主流文化的任務。1984年作為電視劇走向成熟的開局年,在中國電視劇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轉折意義。這一時期,電視劇主題和題材的范圍 拓寬,作品數量大幅度增長,播出規格和標準產生,電視劇生產的投資、融資渠道由單一向結合的雙軌制過渡,長篇電視劇逐漸成為創作主體,一大批知名編劇和導 演涌現,許多電視劇演員成為大眾崇拜的偶像明星,這些都為電視劇的繁榮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外,全國電視劇“飛天獎”、“金鷹獎”的設立對電視劇的發展起 到至關重要的作用。1993年到2003年是中國電視劇藝術飛速發展的10年,題材更為豐富,風格樣式也在與世界文化的相互借鑒中得到促進和發展。 2005年后,國產電視劇雖在經歷“日劇”的影響后又遭遇了“韓劇”的沖擊。但2008年至今,國內電視劇市場更顯空前的多元化。
當然,探討中國電視劇發展史,也不能忽視對港、澳、臺地區電視劇發展的研究。內地與香港、澳門、臺灣兩岸四地電視劇創作的起步早晚有異,但由于 民族文化一脈相承,電視觀眾的欣賞習慣與審美情趣相融相通。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新世紀,注重交流與合作,特別是本民族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無疑是相 互促進、形成合力、推動電視劇共同繁榮的有益選擇。
毫不夸張地說,作為“后戲劇”的中國電視劇,正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歷史的索引與縮影。
二
我和該書作者竇欣平相識已久,又因為共同的對文字、對文學、對藝術的熱愛而相知。竇欣平是國內較早涉獵港臺電影史研究的青年學者。他對港臺電影 的關注喜愛至深,曾推出過李安、徐克、吳宇森、周星馳等港臺影視人的研究專著。近年來,他將研究的觸角拓展到電視劇藝術史領域,致力于中國電視劇發展的系 統梳理,并付諸文字,也便有了今天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國劇之路:中國電視劇的半個多世紀》。在這本書里,有回顧,有展望;有記述,有分析;有歷程,有細 節;有深入,亦有淺出……它不僅是電視劇從業者的學習讀物,也是一部奉獻給大眾的普及讀本,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
翻看這本堪稱厚重的著作,對于許多熟悉的劇目,也對于劇目背后呈現的色彩斑斕、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故事,我深深地感覺到了中華民族精神世界的豐 富。當然,有贊嘆,也有很多不滿足與無奈,但它們畢竟寫入了電視劇藝術的歷史,其中的代表劇目無論是否帶有遺憾,只要能夠在這厚厚的幾百頁書中占據半頁或 是幾行的篇幅,就說明已經實現了一種無比特殊的價值。如此看來,《國劇之路》是一個標本,是一部“后戲劇”的教科書,不僅為當下的讀者提供一份歷史記錄, 也為后人留下了研究與探討的文本依據。
需要特別提到的是,書中結尾部分收錄的《中國電視劇優秀作品年表》令我十分感動與難忘。這份具有工具性質的資料,雖然只是對代表性劇目出品方、 創作者、演職人員等資料的集合,也難免存有掛一漏萬的遺憾,但實是一項煩瑣、細致的工作,而且在以往的學術著作中并未有過類似的年表發表,因此從這個角度 上看,此年表或許堪稱“中國電視劇研究領域的劇目第一表”。毫不夸張地說,作者僅在這項工程上付出的勞動就堪稱“功德無量”——透過這份年表,我們找到一 條清晰的時間線索,中國電視劇創作的累累碩果就呈現在眼前,它不禁使我們有感而發,借此也更應對促進中國電視劇事業繁榮的從業者們致以深深的敬意。
今年是中國電視劇誕生55周年的特殊時間點,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也開始醞釀以紀錄片形式回顧、總結與展望一路走來的中國電視劇。《國劇之路》 的寫作大氣而不失細膩,正好可以作為此部紀錄片的基礎文本。當然,一部紀錄片的誕生,特別是著眼于中國電視劇這門特殊藝術的紀錄片,應是一項極為艱巨而浩 大的思辨工程。圖書版《國劇之路》的先行問世,既是對同名紀錄片的預熱,也蘊含著一種意義深遠的期待——期待越來越多的人們知道并牢記住中國電視劇誕生的 時刻:1958年6月15日;期待越來越多的人們在回顧中更加關心與我們緊密相聯的電視劇事業的發展;期待越來越多的人們與中國電視劇的未來同行,共同守 望我們的精神家園。
三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背景下,人類全球化意識逐漸崛起,并通過文化產品形態逐漸反映到文化領域中來。在現代文明中, 經濟、科技、軍事、文化的競爭雖然仍是各國間競爭的主要內容,但只要這些競爭不發展為沖突,文化的意義便會突顯出來,而伴隨著文化競爭將產生看不見的“文 化版圖”的變化。這里的“文化版圖”是指在高新技術支持下產生的衛星電視、電腦網絡等媒體,可以使各種信息、各種意識形態以最快的速度,最廣泛地傳播到世 界的各個角落的影響與作用。雖中國對外國的了解很多,但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卻很少。這就意味著,外國,尤其是歐美把它們的“文化版圖”擴大了,而我們的“文 化版圖”尚還不夠擴大,甚至還有被忽視與被侵蝕的可能。
在過去的20年中,我們國家也有一些優秀的影視作品走出國門,產生影響,但相比之下,仍顯得不夠全面,存在局限,特別是數量的積累還遠遠不夠, 不足以讓外國人全面了解中國。這就需要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通過自身行為來切實保護我們的“文化版圖”,而保護中國在世界“文化版圖”中的地位,更是我們 每個電視人嚴肅的責任。
《國劇之路》在探討中國電視劇發展的同時,沒有忽視對于引進劇與出口劇的關注,實在是可喜且必要的。放置在國際平臺的視角,立足于“文化版圖” 之中,中國電視劇事業任重道遠。作為電視劇人,我們應具有固守“文化版圖”、實現文化振興的憂患意識,努力使電視劇與世界對話。這也是與時尚對話,與現代 化對話,更是與我們自己對話,是實現國際話語權對等與語境同等的層面。為此,我們真切地呼吁電視劇的從業者們用自己的文化自覺、自信與自強的精神,打造中 華民族的精神家園,交出優秀、經典的藝術力作。如果我們簡單地、盲目地、被動地認為外面的世界就是惟一的精彩,而迷茫忽略了我們本土電視文化的自覺意向, 那么,我們所擁有的豐厚的傳統文化便會因自己的無奈而窒息、失色。可見,惟有具備本土文化開放與捍衛同在的精神,方能張揚出本民族的時代精神與文化氣質, 產生足夠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使中國文化真正屹立于世界現代文化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