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初冬的果洛草原已是雪花紛飛。在每一個冬日的午后,普爾多依然會來到東吉寺旁,和僧人們排演《格薩爾》馬背藏戲。
69歲的普爾多來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是擁有75名格薩爾藝人的夏倉馬背《格薩爾》劇團負責人。
普爾多出生于甘德縣一個普通的藏族家庭,從小熱愛《格薩爾》史詩和藏戲。在他的記憶中,只要村里有人表演、說唱《格薩爾》史詩,他都會靜靜地在一旁聆聽。曲終人散后,藝人們灑脫的表演還會久久地在他腦海中盤旋。
據了解,馬背藏戲始創于果洛州甘德縣龍恩寺,這一在藏戲基礎上創立的獨特劇種主要流傳于果洛州境內。上世紀90年代初,馬背藏戲逐漸在甘肅甘南,四川甘孜、阿壩和青海玉樹等藏族聚居區傳播。
“神圣的格薩爾馬背藏戲以雪山江河、草原大地作為背景,以前表演藏戲的藝人們經常是騎在馬背上或席地而坐,很少有燈光、幕布和道具,他們用最樸實的方式向《格薩爾》藝術致敬。” 普爾多說。
普爾多說,現在馬背藏戲除主角佩戴面具外,其他演員一般面著粉色或紅脂,演員服飾也根據扮演的角色而定,大部分以盔甲著裝,色彩亮麗。劇中的音樂多是藏族民間音樂,而馬背藏戲的隊形常常以“蓮花”等吉祥圖案出現。
據青海省格薩爾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巷欠才讓介紹,夏倉地區表演馬背藏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演員多為寺院僧人,也有部分當地牧民。
“現在果洛《格薩爾》藏戲民間團體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時間的推移絲毫沒有削弱藏族聚居區牧民對馬背藏戲的執著。”巷欠才讓說。
今年44歲的洛智合是果洛州久治縣哇賽鄉阿繞寺寺管會主任,他在《格薩爾》馬背藏戲中扮演格薩爾王的角色。
洛智合說,現在阿繞寺有40多名僧人參與藏戲表演。每年藏歷傳統節日以及7、8月間,他們會將表演帶到年寶玉則草原。
“現在阿繞寺僧人演出時,附近的牧民都會慕名趕來觀看,他們也會主動提供自家上等的馬匹參與表演、助興。”他說。
普爾多說,現在,《格薩爾》馬背藏戲已不再墨守陳規,僧人們也對演出的道具、音樂、服裝等進行了改進,并錄制了表演光盤,希望這一劇種能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需求。
“馬背藏戲被藏族聚居區牧民視為吉祥的舞蹈,希望借助現代藝術元素,這種古老的劇種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巷欠才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