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文學評論 >> 正文

    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呼喚文學批評

    ——首屆中國少數民族當代文學論壇側記

    http://www.tc13822.com 2013年11月15日10:38 來源:中國民族報

      新中國成立以來,從少數民族文學概念的形成,到一大批少數民族作家的崛起,少數民族文學在半個多世紀里書寫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輝煌篇章。但是,當我們把少數民族文學投放到中國文學和全球化的語境中,就會發現少數民族文學依然邊緣的現實,看到少數民族文學批評在當代文學批評中的缺席,感受到加快發展少數民族文學批評的意義。

      在社會轉型背景下,少數民族文學該何去何從?她應該肩負起怎樣的國家、民族、社會責任,彰顯出怎樣的生態意識與生命氣象?她的歷史、文化遵循是什么,如何實現精神堅守與形式創新的統一?……

      面對當下少數民族文學的前沿話題、突出現象,11月11日至12日,在“中國夢的多民族文學書寫——2013·中國少數民族當代文學論壇”上,中國作家協會創聯部、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聯合邀請少數民族文學作家、評論家、學者方面的代表,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文學創作需要文學批評的砥礪支撐

      隨著文學的繁榮發展,如今,我國56個民族都有了本民族的作家,創作出一大批飽含民族文化芳香的文學作品,甚至涌現出許多以地域、民族為鮮明特征的作家群,如彝族詩群、康巴作家群等。與之相伴隨的,是大量作家作品研討會的召開。

      “現在,我不敢說每個月,起碼隔兩個月我就得參加一次作品研討會。這類研討會,基本上是歌功頌德,最后再說一句建議,或者提一個不痛不癢的批評意見。文學評論這樣發展下去,是找不出方向的。”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主任丹增說,文學批評引導著文學發展的方向,但是現在非常缺乏這種方向性的、歷史性的、脈絡性的評論。

      評價一個時代的文學成就,不僅要考察作家作品的水準和質量,同時還必須認真研究文學批評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一個良好的文學生態中,創作與批評之間必然是互為支撐、互相砥礪、缺一不可的。

      11月8日,第二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家獎”在沈陽頒發,10位批評家接受以文學為名的嘉獎。從這些獲獎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優秀批評家深厚的文學修養、嚴正的學術風格、銳利的批評眼光,以及強烈的擔當意識。“一個時代的文學的經典化絕不僅僅是為了追求此時的榮耀,這是莊重的文化志業,經過審慎的反思和辨析、持續深入的討論對話,努力確認我們時代最好的創造成果和經驗,把它們肯定下來、傳遞下去,從而推動我們的文學生生不息地向前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文學評論和文學批評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在給此次活動賀信中的話意味深長。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這些獲獎者中并沒有少數民族文學批評家的身影。這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少數民族文學批評發展的滯后。

      “現在的專業評論隊伍越來越小,搞評論的基本上是三塊——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黨校。目前,我國有3000多種文學刊物,但是真正做文學評論的很少,有影響力的更少。在我國,文學評論是文學發展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丹增說,這一問題引起了中國作協、中國文聯等相關部門的重視,但是重視不等于問題已經解決了,各方面還要扎扎實實地做好相關工作。

      文化自覺助力文學批評健康發展

      既然文學創作與批評是缺一不可的,為什么在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繁榮的當代,對其的批評卻滯后了呢?“相比于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繁榮,如果把少數民族文學批評比作兩條腿,那么它可能患了小兒麻痹癥。”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大先直言。

      在劉大先看來,少數民族文學批評的捉襟見肘,不光表現在少數民族文學批評著作的影響范圍局限于民族地區和專門研究機構,更主要在于其研究水準的普遍低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邊緣性地位沒有明顯改觀,另一方面也與批評者話語系統的陳舊有關。就后者而言,應重新審視民族文學研究的立場、方法,以及理論命題的生產問題。“從事少數民族文學工作10年來,我有一個愿望,希望能從少數民族文學作品中,提煉出一些具有中國氣象的所謂本土風格的理論命題。”

      至于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邊緣性地位,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時至今日,在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各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得到重視的時代背景下,再提這種“邊緣”,更多的是指向文化自覺。

      “很多少數民族作家上了大學,接受了現代教育以后,進入大城市。在大都市生活,他們面臨很多困惑,書寫了自己的體會。但是,你會感覺這里面好像還是缺些什么。少數民族作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他們跟本民族文化的血緣關系,這種東西應該成為作家的資源。”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湯曉青說。

      云南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黃玲認為,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的文化自覺,首先是一個民族認識、理解、反省本民族文化的過程,它有助于確立本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位置。其次,少數民族文學的文化自覺,也是通過交流接觸,理解多元文化的過程。“很多少數民族作家剛開始寫作時,所接受的除了本民族文化的影響之外,還有漢民族及其他民族文學的影響。這個過程讓少數民族作家的創作有了文化上的溝通交流,有了審美的對比和參照,有助于他們對本民族的文化在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和判斷。”

      其實,作為中國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與批評,不應該是少數民族關起門來自說自話的事。“漢族作家、評論家非常愿意了解少數民族文學界發生了什么,他們也需要從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當中汲取經驗。而少數民族文學評論,如果跟漢族文學評論有更多的互動、交流,我覺得會有更好的結果。”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梁鴻鷹說。

      必須看到,無論是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還是少數民族文學批評,現在都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比如,在中宣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工程”于今年開始實施,少數民族作家重點作品扶持、少數民族文學人才培訓、少數民族文學優秀作品翻譯出版扶持等項目依次啟動。此次召開的首屆中國少數民族當代文學論壇,是該工程在理論批評建設上的重要著力點。

      “我相信,通過這個論壇持續性的活動,中國少數民族當代文學的主體性確立將更加自覺與自信,本體建設將更加科學與理性,中國少數民族當代文學也會因此更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白庚勝說。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