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視野聲音 >> 2013年《民族文學》作家翻譯家改稿班 >> 正文
文學翻譯對我來說比創作還難,因為創作時你能隨便發揮語言思維和表達能力,但是翻譯要尊重原作者的風格和本意,不能擺脫他的思維框架和表達方式。這種限制對文學翻譯家來說是一種挑戰。翻譯家要忠于作家的語言和風格,同時要考慮怎樣翻譯才能接近完美,讓讀者像閱讀原創作品那樣欣賞翻譯作品。
我認為文學翻譯家首先要會寫作,最起碼要懂文學,要精通兩種語言,要特別重視母語。要是母語表達能力差,好的翻譯無從談起。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的特點,翻譯的難點就在于把握好兩種不同語言的特點。如果不是如此,在翻譯過程中就容易迷惑,語言思維死板,只抓本義,不懂引申義或語氣,處處犯形式主義的錯誤。
翻譯一部作品的時候,我就開始與作者交流,明白他的意思,了解他的風格。特別注意別發生誤解,因為作者的表達方式跟我有差異,語言使用習慣也不同。要是他的語言好,我的翻譯也要跟得上,他的語言有欠缺,我可以補上,但不能勉強。翻譯時需要靈活性,需要文學語言的自由發揮,充分挖掘自己的語言資源,展示接近完美的文字和文學風貌。
翻譯是學習的過程,我翻譯《民族文學》維吾爾文版作品時遇到了不少生字生詞、意思無法確定的成語、佛教或喇嘛教術語、陌生的專用詞、地名、人名等,只能仔細查詞典。閱讀《民族文學》維文版時,我也欣賞其他翻譯家的作品,跟自己的翻譯做比較。我認為翻譯家不能太自信,要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學習和鍛煉。因為一個翻譯家,哪怕他是一個語言大師,也無法完全擁有一種語言的全部財富。我這一輩子要挖掘我的語言礦藏,能取到鉆石還是煤炭,這取決于我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