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汗德尕特:那一抹蒙古族文化之韻

    http://www.tc13822.com 2013年11月01日10:28 來源:中國民族報
    切布克彈“托布秀爾”,兩個小木人隨著琴聲舞動。切布克彈“托布秀爾”,兩個小木人隨著琴聲舞動。

      在新疆阿勒泰地區汗德尕特蒙古族鄉,處處能感受到“人類滑雪發祥地”的濃厚氣息。這里有表現早期人類滑雪場景的巖畫,這是“中國阿勒泰地區是人類滑雪最早起源地”的關鍵史證。這里也傳承著蒙古長調、呼麥、“托布秀爾”以及傳統射箭運動等寶貴的民族文化。

      從新疆阿勒泰市出來后,我們的車就進入荒涼的山區,滿眼都是黃土和礫石。再往前行駛,便是草原,草原上出現一些碎石壘起的矮墻。隨著矮墻增多,出現了村落、樹林——汗德尕特蒙古族鄉到了。

      鄉宣傳干事謝孟杰等人帶著筆者一行參觀了鄉文化站。里面陳列的老照片、老物件,向人們講述著這個鄉厚重的歷史文化:汗德尕特蒙古族鄉于2004年被命名為蒙古長調、呼麥、“托布秀爾”自治區級民族民間藝術之鄉;2008年,該鄉又被文化部命名為蒙古族楚吾爾“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自2004年以來,汗德尕特蒙古族鄉的民間藝人多次參加國家級、自治區級各類演出活動,并榮獲了20多個獎項。

      “人類滑雪發祥地”

      在汗德尕特鄉,處處能感受到“人類滑雪發祥地”的濃厚氣息。2006年,汗德尕特鄉牧民歐吉新在墩德布拉克草原放牧時,在一塊大巖石上休息,偶然發現一塊巖畫,就向鄉里匯報。經專家考證,巖畫內容表現了早期人類滑雪的場景。這就是“中國阿勒泰地區是人類滑雪最早起源地”的關鍵史證。

      在中午熾熱的陽光下,我們驅車進山去看巖畫。在寬約3.5米、高約0.8米、深約1.7米的巖石上,共繪有4組人物畫和野牛、野馬等動物畫面。巖石上第三組人物畫上大概有10個人,其中6人特征比較明顯,他們呈站立式,腳下有延長物,上體與膝部前曲,并且動感明顯,符合滑雪者的姿態。人物上體寬大、背部隆起,似背著某些東西,又似穿著厚厚的冬衣,被滑行時產生的氣流吹起,這種姿勢與現今阿勒泰地區農牧民的滑雪姿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各組巖畫用色深淺不同,顏料來自赤鐵礦,化學穩定性好,所以能長久地保存下來。各組巖畫的繪畫時間不同,但這組滑雪巖畫的繪畫時間不會晚于1萬年前。

      謝孟杰介紹說,當地人稱滑雪用的毛滑雪板為“察納”,一般用樺木或者白楊木制成,這是最古老的滑雪板之一。毛滑雪板制作一般在秋末冬初進行,因為這時當地群眾一般要宰殺馬匹,制作毛滑雪板所需的毛皮可以得到保障。

      喬龍巴圖,今年50歲,是汗德尕特鄉一名很能干的牧民,夏季放牧,冬閑時就做弓箭、毛滑雪板、手工木制品。喬龍巴圖說,制作毛滑雪板要先用樺木做好滑板胚子,然后將毛皮附在滑板胚子上。毛皮一般選用成年馬前腿外側那塊順著長的毛皮。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毛滑雪板向前滑行時馬毛順茬,向后踩蹬或上坡時馬毛逆茬,防止雪板向后倒滑。

      喬龍巴圖還很擅長射箭。他站在院子里,把一個皮子做的球放在十幾米遠的地方,拉開弓,手起箭飛,正中目標。喬龍巴圖說,蒙古族射箭表演用的弓大多數用榆木和柳木制作,高檔的則采用牛角弓。做弓時,要挑選形狀、長度合適的木材,經過晾干、去皮、磨皮等工序,大約半年才能制作完成。

      尋訪“托布秀爾”藝人

      84歲的切布克是全鄉唯一會彈“托布秀爾”的老人,她曾到阿勒泰地區、喀納斯演出過,名氣很大。

      筆者一行在草原上散落的土屋中找到了切布克家。與其他人不同,切布克在和筆者聊天時,飽經滄桑的臉上沒有表情,也不與人對視,眼睛里是深不可測的憂傷。聽說筆者想要聽她彈琴,切布克順手抄過一把琴就開始彈。簡單的曲調里,是歲月沉淀的味道,聽者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感染了。

      切布克的親家母熱坎幫助腿腳不便的切布克從柜子里取出兩個木頭做的小人,一男一女。切布克把兩個小人用線穿到手上,線的另一頭穿到一個木頭上拉直,開始彈奏。那兩個小人兒伴著琴聲就開始動起來。琴聲忽疾忽緩,小人兒也隨著琴聲忽緊忽慢地舞動,好像在訴說著什么故事,那個故事也許只有切布克知道。

      這兩個小木人是切布克自己做的。她先用松樹或楊樹削出身體各部分,再用鐵絲穿過四肢關節,使它們能靈活舞動,最后用紅色和藍色油漆上色。如今,兩個小木人都已磨得很光滑,顏色也暗淡了。

      “我從14歲開始學琴,不到一年就學會了。24歲結婚以后放棄了,50多年不彈了。老頭子2002年去世后,我身體不好,沒力氣干活了,倒有時間在家里彈琴了。”切布克說,“托布秀爾”有12種彈法,她只會6種:薩吾爾登、波浪、走馬、塔斯勒波爾、賽滿哈布河和揪朵爾。

      2004年汗德尕特鄉相關部門在發掘民間文化遺產的時候,發現了切布克,那年她76歲。現在,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收一個悟性高的徒弟,把“托布秀爾”這種奇特的樂器傳承下去。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