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人物 >> 正文

    單純一些,才能走得遠——獨家對話著名導演康洪雷

    http://www.tc13822.com 2013年11月01日09:52 來源:解放日報 王一
    康洪雷這個人康洪雷這個人

      打電話跟康洪雷約專訪,剛剛說完意圖,聽筒那頭就傳來兩個字“來吧”,渾厚干脆。這位蒙古族導演的直率呼之欲出。

      采訪前一天,他剛從西部回來。他和伙伴們組織了個車隊,從青海湖一路開到丹巴吉林沙漠,再到額濟納旗。他欣賞大自然的魅力,“我特別喜歡把這種感受放到我的作品當中去,告訴大家生活中還有這樣一面,這就有意思了,作品應該就是這樣”。

      在喧囂的文化生態中,他堅持用單純對抗復雜。

      他的堅持,更像是“許三多”附體:他拍“無愛情、無女人、無敵我”的《士兵突擊》;拍細膩、柔婉,甚至帶有悲劇色彩的女人戲《青衣》;拍關注特殊群體的戲《推拿》……沒有一部有可參考的模式鋪路,卻都闖出了一條自己的路;雖然,同行人寥寥,后來者罕罕。

      特立獨行的他,甚至享受這份孤獨,“因為這種堅持是有趣的,是人類必須要做的事情”。

      他聲稱自己的每部戲孩子都能看,“表達感情的方式有無數種,我要把好那道關”。

      他推了數不清的戲,放棄了華誼給他的原始股。有人說他傻,他卻覺得自己精明得很,因為這樣他就不必擔心失去創作的自由,不必擔心不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創作。

      他像呵護孩子一樣呵護著自己的每一部作品,生怕點滴不恭,就打碎了一生的寶藏。

      不能什么都裝著,那新的東西就進不來了

      解放周末:中央一套電視劇黃金檔剛播了您的作品《推拿》,收獲了“零差評”的好口碑,不過收視率卻不高。眼看著收視率上不去,當時著急嗎?

      康洪雷:當然著急!因為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我的作品表達得還不夠好;故事的表述還不夠流暢,不吸引大家?盡管主題是對的,還是應該在下一部戲里想辦法把故事講得更好。

      解放周末:您擔心的是作品質量,而不是市場?

      康洪雷:市場不歸我管,收視率也不歸我管;可對于每一個影視創作者來說,拿出作品給人看是他(她)的本能,拍作品肯定不是為了孤芳自賞,壓成碟光給自己看。

      每部戲拍好之后,我都會再回頭分鏡頭一點點看,總結問題。這部戲也是這樣,下一部戲還得考慮在表達上有所提升。

      解放周末:有人把《推拿》收視率不理想的原因歸結為題材太過小眾。

      康洪雷:不是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嗎,那你怎么體現呢?特別是文藝作品,大家真的不能都一窩蜂地擠在一條道上。如果我們的產品都是一個品種,那不就成了上世紀50年代的狀態了嗎?服裝單一、商品單一、情感單一,生活就會少了很多美好和多元的色彩。

      解放周末:現在,打上您名字的作品已經成了一種品牌,這是不是也會減少一些收視率的壓力?

      康洪雷:但也不能不考慮投資方的利益,人家掏出來的那是錢啊,又不是紙,可別讓人家賠了。怎么才能不賠?咱又不會搞經濟,又不會搞營銷,可是咱會把故事講好,那就使勁把故事講精彩。

      另外,我過去很排斥跑宣傳,現在想明白了,一到宣傳檔期,我也穿上正裝,跟大伙兒一起站到臺上;但說實話,出現在那種場合我很痛苦,不知道說什么,因為我把所有的話都在作品里說盡了。我感覺自己被掏空了,沒有第二種視角了。那種尷尬和難受是生理上的。

      解放周末:看得出您在嘗試改變,這種嘗試會不會發展到以后就成了一種妥協,變成在作品中也融入一些商業元素?

      康洪雷:絕對不會,除非商業元素和戲結合得非常好。

      我們多數人沒有受過商業方面的教育,因為中國文化有點排斥這些;但身處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必須面對。現在很多二三線城市,廣告林立;卻毫無美 感,都成視覺污染了,這也是由于我們缺少文化產業的基礎教育造成的。至于文藝作品里應不應該融入商業元素,我真的沒想明白,所以我才去讀MBA。

      解放周末:聽說讀MBA時,您還就“電視劇該不該姓‘錢’”這個問題跟一位老師辯論過,現在有答案了嗎?

      康洪雷:我承認文化確實可以產業化,像好萊塢就有一套完整的工業化生產體系;但我還是有點排斥我們現在所進行的所謂的文化產業化。因為我覺得我 們的文化生態還不夠好,還很脆弱,你在這樣的文化生態里進行產業化,可能會帶來很多問題。我很擔心,所以才去學習;可說實話,我學了兩年還是沒學明白。但 有一點我一直很清楚,那就是電視劇什么時候都不能姓“錢”。

      解放周末:說到錢,您的一些做法讓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比如華誼公司給您原始股您不要;高價碼請您拍戲的有很多,也都被您推掉了。

      康洪雷:這個不重要,關鍵是你要怎么生活。華誼當時要給我那么多原始股,很多人都覺得眼紅。原始股好嗎?好。但是很多事物是雙刃劍,得到一些就 意味著要失去一些。比如,創作的自由,還有對題材的決定權。拿了股票,你就很容易被產業化,你喜歡的東西也不能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

      我特別怕被產業化,當然現在這是勢在必行的,但我還是很怕。我離開華誼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個。馮小剛導演一年出一部電影,還都做得不錯,你想他得失去多少東西。我很敬佩他;但也很替他著急。

      解放周末:有時候,放棄比獲得更難。

      康洪雷:也沒感覺有多難,覺得自己就應該這么做。這種放棄或推掉,不能只是嘴上說,是要真的推出去。有人說我傻;但我始終相信,你推出去了也會有收獲,只是早晚的問題,而且收獲的喜悅往往會大大超出想象。

      做人做片子,都是這樣。要把東西裝進去,就要先放空自己,不能什么都裝著,那新的東西就進不來了。

      需要一些讓人感到自豪的作品,不能老抽自己的臉

      解放周末:現在的電視劇已經形成了幾大模式,宮斗劇、諜戰劇、婆媳劇……這些模式被市場證明是比較容易成功的;但您的作品似乎總會避開那些“陽關大道”,而選擇人跡罕至的小路。為什么?

      康洪雷:就像宮斗劇,大家都往那奔,我為什么不愿意湊熱鬧呢?都說要“滿足觀眾的需求”,我不這么想。我的創作不是為了滿足和迎合觀眾的需求, 搞藝術創作的,還是要有文化自覺。很多時候,觀眾是被動、消極地接收,如果一味順著他們走,你作品里對于高尚的贊美、對于人性的解剖就會慢慢讓位于世俗的 審美情趣。如果沒有約束,一味的自由,人性里面抑制不住的惡就一定會泛濫出來。

      說個極端點的例子,南京大屠殺,相信當年那些施行屠殺的日本新兵,很多人其實本性善良,為什么到了南京就變成禽獸了呢?就是環境打開了,所有人都這么干,于是人身上的惡就顯形了,就變得禽獸不如了。文藝創作也是,你不能跟著觀眾走,觀眾要什么你就給什么,那是不對的。

      解放周末:藝術的眼光要更高,要引領。

      康洪雷:其實這個觀點是我的老師和我講的,他說要用高尚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以高尚的形式把它們表達出來。他反復提醒我們,別忘了“高尚”這兩個字。

      解放周末:現在的文藝作品里,關于“高尚”講得很少。有時候,人們甚至感覺提“高尚”好像是在唱高調。

      康洪雷:“高尚”這兩個字是種在我心里的,幾乎我所有的作品都有對高尚的人和事物的描繪。就像在風云密布的環境中,你看到了一絲霞光美,然后沿 著這絲霞光向前走,一定會迎來一片艷陽,這點我特別相信。生活也是這樣。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們老說別人復雜,是不是因為你復雜,別人才會復雜。如果你 單純呢?你簡單呢?是不是別人也會簡單下來?

      解放周末:但是很多人覺得單純就會吃虧。

      康洪雷:那是他們那個“單純”的目的性太強了,如果沒有目的,那又何必怕吃虧、怕受傷害呢,怎么能傷害得了他們呢?這些我很早就想明白了,所以我的作品中,都有一種我很相信的東西,比如陽光,比如健康,比如光明的未來,生活中有沒有這些?當然有。

      解放周末:表現得卻還不夠。

      康洪雷:遠遠不夠,F在社會上是有很多問題,誰看不出來啊。不會說話的孩子都能看出父母的臉色,會用他(她)的哭和笑來與你溝通?磫栴}只看負面,我覺得不是能力。你能看到一個人的光輝之處,看到人性的美好、純良,看到人家身上我們還缺失的東西,這才是更值得驕傲的。

      如果一對戀人天天互相挑刺、抱怨,我不相信他們的戀愛還能談下去。家庭也是這樣,夫妻互相指責,毫無贊美之意,日子能過下去嗎?民族、社會、國 家也是如此,作為其中的一分子,是不是應該去發現她的美,由衷地去贊美她?美其名曰“我眼里揉不得沙子”,難道真的沒有任何美好之處嗎?

      解放周末:既要看到暗處,也要看到光明。

      康洪雷:看光明,不是為了遮蔽暗處。問題有沒有?有,還不少。改革開放30多年,我們出的問題太多了,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如果沒有這30多年能有今天嗎?不能光盯著問題看,也要看到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實惠。

      就說上海吧,那么有活力的大都市,看到她,你不覺得激動嗎?你不愿意去謳歌嗎?天天就看到那些問題,糾結其上,把它們不斷放大,讓人看著鬧心,能解決問題嗎?

      我們需要多制作一些讓國人看過能萌生自豪感的作品,不能老抽自己的臉。東方人的隱忍、內斂、做在先說在后,這些優秀的特質,為什么我們不拿出來 做成藝術形象,讓觀眾看完感覺很舒服:哎呀,我有這樣的兄弟姐妹,我也是他們中間的一員。當這種自豪感慢慢變成自覺以后,那民族的自信力不就提升了嗎?我 們自己罵自己,埋汰自己,不給自己鼓勵,自信從哪兒來呢?

      解放周末:一方面要有看到問題的眼光,一方面也要提升發現美好的能力。

      康洪雷:對,要兩條腿走路。用鋒利的手術刀剖開社會毒瘤,展示給大家看,警示自己,使國人前進,沒錯也沒問題;但也要滿懷信心,誠心誠意去描繪我們身邊那些讓人溫暖的人和事。我更愿意選擇做后者。

      總惦記著那些欲望,就沒辦法單純了

      解放周末:崔永元曾說過,看您拍的片子,感覺不出您腦子里在噼里啪啦打小算盤,揣摩觀眾的口味。在浮躁的社會中,這樣的單純其實很稀有。

      康洪雷:人還是要單純一些。我不敢說自己是一個特別單純的人,只能說我是在努力向著單純邁進的一個人。

      解放周末:“單純”在今天聽起來似乎更偏于貶義,您為什么要追求單純?

      康洪雷:藝術創作特別需要單純的狀態。我經常問年輕演員,“這部戲之后,你們想不想要30萬元一集的片酬?”“想啊,太想了!”我說只有一條路,單純下來。只有單純,才可能有奇跡發生。你要是總惦記著那些欲望,就沒辦法單純了。

      解放周末:怎么才能保持單純?

      康洪雷:最簡單的方式是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欲望降低一些。其實訓練自己很容易,饞的時候克制一下,買東西的時候簡單一點。就拿衣服來講,如果你有很多件,你就不知道穿哪件好;當你只有兩件的時候,你就好拿主意了。

      還有就是居安思危,不是說讓自己焦慮,而是對自己要有要求。人生很漫長,你的修行、修為、修養,不在點點滴滴當中去培養,到了一定的年齡,開始隨心所欲,就不一定變成什么樣了。

      另外,人和人相處,不要只記得“過”,要常懷感恩之心,當你出現不愉快的時候,想想人家曾經對你那么好,曾經那樣溫暖過你,想想這些,就什么都 化解了。你總覺得你有社會地位,是個人物;但這些東西不會一輩子陪著你。職務會一輩子陪著你嗎?康洪雷會當一輩子導演嗎?都不一定。社會可能很快就淘汰 你,但是人和人之間是要長相廝守的。

      解放周末:其實您剛談到的是三個很重要的維度,也是梁漱溟先生提出的關乎人生最重要的三個關系:人與物的關系,人與內心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

      康洪雷:還有一個也很重要,就是人與土地的關系。

      我經;貎让晒牛驗槲业募以谀莾海蚁矚g那兒的環境。我有空就回去,也是想遠離一些城市的喧囂。以前做場記的時候,我就這樣,有活兒了來北 京,沒活兒就回家。我現在依然是這樣,我能離開城市就離開。一是為了北京天更藍、路更寬,我們少添些麻煩;另一個是因為在偏遠地區,生活的氣息會撲面而 來。在大城市呆的時間長了,就會麻木、不敏銳,你要什么都會有,有的時候也挺可怕的。

      解放周末:遠離城市是保持單純的需要,還是創作的需要?

      康洪雷:都有。這個“十一”長假我和朋友們去了西部,大家開車繞著青海湖轉了整整一天。晚上大伙在月光下掏心掏肺,能不開心嗎?我特別喜歡把這 種感受放到我的作品當中去,再把它傳遞出去,告訴大家生活中還有這樣一面。這種感受是你自己體會到的,不是坐在家里編的,這就有意思了,作品應該就是這 樣。

      橫在面前的只有一個法則——你信嗎

      解放周末:曾有媒體采訪您時打出了“保衛單純”、“保衛康洪雷”這樣的標題,您覺得自己需要保衛嗎?

      康洪雷:人家也是出于好心。我覺得大家身上都有值得守護的東西,只是愿意不愿意拿出來的問題。

      其實我拍《士兵突擊》時談的也是這個意思。一個是單純的許三多,一個是復雜的成才,兩個人同時從一個村子里走出來,誰走到最后,讓大家去看。是 復雜的人走入所謂復雜的社會如魚得水呢,還是一個本真的人處處碰釘子、處處熱臉貼冷屁股,舉步艱難地向前走,走得更好呢?最后,還是單純走得遠。

      小時候經常聽父母講龜兔賽跑的故事,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懂,關鍵是你用不用!包c背不能怪社會”,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你生活中的態度,直接反映 在你的作品里!拔娜羝淙恕薄ⅰ白秩羝淙恕保械睦蠋煼_學生筆記的第一頁,就知道這個學生的性格、興趣、思想,甚至能看出來他(她)未來能走到哪兒去。

      同樣的道理,劇若其人。這個行業騙不了人,尤其是電視劇,這么大的篇幅,50多萬字,30多集,創作者能把自己隱藏得深不可測,誰也看不出來?那是不可能的,老百姓都能看出來,別說其他藝術創作者或者心理專家了。所以我一定會用坦誠、用真實來表達我要表達的東西。

      解放周末:您作品中呈現的美好,很多人都覺得好;但也有人覺得太不現實。

      康洪雷:其實橫在面前的只有一個法則——你信嗎?看到一個劇本,我就會問編。耗阈艈?你信,你告訴我為什么信;不信,這個劇本你給我干嘛。你 信了,你身邊的人才會信,所以我覺得這是標準。我所講述的故事首先我自己要相信,不只今天信、明天信,后天還能信,這樣的戲我才會去拍。

      解放周末:據說您拍戲還有一個標準,就是您的作品要讓孩子都能看。為什么會給自己設立這樣一個要求?

      康洪雷:我想我的戲我女兒也能看,我不想讓陪孩子看戲的人尷尬,因為我們的人文文化、情愛文化還沒有像西方那樣開放,那你就有責任,不能標新立異。

      表達方式有無數種,關鍵是選擇哪種!锻颇谩返膭”纠飳懥撕芏嘟游晴R頭,最后我一個也沒拍。我和演員們反復講,接吻是最容易做到、最直接的表達 愛情的方式;但是藝術表達不見得這樣,它有很多方式。要有美感,要讓大家都感覺過得去,同時還要傳達這樣的意思,這就難了;但這恰恰是我想做的事情。這個 度,出于自覺,我愿意堅持。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