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一場關于藏傳佛教的中德對話

    http://www.tc13822.com 2013年10月30日11:09 來源:中國民族報

      10月24日晚,位于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的中國文化中心禮堂座無虛席,超過百位德國觀眾滿心好奇地迎來了一位特殊客人,他就是中國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佛教協會會長、桑耶寺住持列謝土米活佛。

      自“2013德國·中國西藏文化周”10月23日在柏林開幕以來,中國代表團中的藏學家和活佛在德國柏林、漢堡等地舉辦多場交流活動,與德國各界就藏文化、藏醫學和藏傳佛教的保護、發展與傳承進行深入交流。相關交流活動受到德國各界歡迎。

      列謝土米為德國觀眾帶來了名為“西藏宗教和我們的修行生活”的演講。他通過大量生動的圖片,系統介紹了藏傳佛教的歷史、現狀和特點,以及藏傳佛教僧侶修行的方式,讓德國觀眾體驗到了來自雪域高原的獨特宗教文化。

      “藏傳佛教文化是一個兼容并蓄的文化體系,繼承了印度佛教的基本教義,結合藏族聚居區實際,大膽創新,成為一種富有新意的佛教,”列謝土米說,“它倡導慈悲為懷、仁愛寬厚、尊重生命、崇尚和平;追求普度眾生、積德行善。”

      列謝土米說,他于1984年在建于公元799年的桑耶寺出家為僧,至今已有近30年了。他向觀眾們展示了多幅西藏僧侶在學經班苦學和在經師的主持下念經誦佛的照片。

      “舊西藏寺廟等級森嚴,一般的僧人生活貧困,沒有學經修行的機會。如今,所有年滿18歲的公民均可以自愿出家為僧,在寺廟里的權利和地位是平等的,有保障的生活更能安心修佛。”列謝土米說。

      說到藏傳佛教近年來的變化,列謝土米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他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政府先后撥款7億多元人民幣和大量黃金、白銀等物資,修繕了西藏自治區一大批宗教場所。西藏僧尼的各項公民權益得到有效保障,每座寺廟都通路、通水、通電,有報紙、有文化書屋等,大大改善了寺廟的環境,方便和豐富了僧尼的生活,也為僧尼安心修行和增進修為提供了方便。

      “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好我們的寺廟,開展佛事活動,培養弘法傳承人,以及為社會和人類作自己的貢獻。”列謝土米說。

      列謝土米演講后,德國觀眾紛紛向他提出了包括藏傳佛教的教派和僧人日常生活在內的各種問題,列謝土米一一作答,現場氣氛和諧而融洽。演講結束后,意猶未盡的德國觀眾簇擁在列謝土米的身邊問東問西。

      施拉姆是一名生物化學家,她向活佛詢問了皈依佛教的經歷和西藏寺廟的資金來源。“他告訴我西藏寺廟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撥款,這讓我很吃驚,因為這和德國教會的情況很不一樣。中國致力于保護珍貴的西藏宗教文化遺產,我認為這無論對西藏人民還是全人類都很重要。”施拉姆說。

      問及和活佛面對面交流的體會,施拉姆說,與列謝土米的交談是種奇妙的經歷,因為自己從未和活佛如此近距離交流。“遺憾的是我不會說漢語或藏語,否則我可以問活佛更多問題,因為我對藏傳佛教非常感興趣。”施拉姆說。

      另一位觀眾泰維斯表示,中國政府投入巨額資金用于修復和重建西藏的寺廟讓他印象深刻。“在此之前,我對西藏宗教完全不了解,而這場活動讓我了解到大量關于藏傳佛教的信息,這些都是在德國媒體報道中看不到的,”泰維斯說,“而且我覺得今天見到的這位活佛非常友善和隨和。”

      列謝土米表示,通過對藏傳佛教的發展、教義,以及僧人生活的介紹,這次活動使德國觀眾對西藏宗教現狀有了基本認識。“如果不是語言溝通上有些不便,我可以和他們講上幾個小時。”列謝土米說。

      出席活動的藏學家邊巴拉姆說,現場交流活動氣氛熱烈,由此可以看出德國朋友們對西藏宗教非常好奇。

      “雖然他們提出的關于藏傳佛教的問題很基本,但是這反映了德國民眾對于西藏文化的好奇,希望以后多舉行一些這樣的交流活動。”邊巴拉姆說。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