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人物 >> 正文

    改編《紅高粱》不能丟掉原著的“魂”——訪編劇趙冬苓

    http://www.tc13822.com 2013年08月21日14:35 來源:中國作家網 徐 健

      根據莫言同名小說改編、鄭曉龍執導的電視劇版《紅高粱》自啟動以來,一直備受媒體關注。日前,編劇趙冬苓受邀加盟電視劇版《紅高粱》的改編創 作。談及此次被委以“重任”,趙冬苓坦言壓力很大,要做的工作很多。面對上世紀80年代電影版《紅高粱》帶來的轟動效應和改編實踐,電視劇版會做出怎樣的 創造和延伸?此次改編的難度和重點又會是什么?帶著一系列疑問,本報記者對趙冬苓進行了采訪。

      記  者:除了曾經將同名小說改編成電視劇《葉落長安》外,你的電視劇創作從來都不去改編別人的作品。這次為什么會選擇改編莫言的《紅高粱》?對此次改編,你有怎樣的定位和思考?

      趙冬苓:這次改編是比較被動的,可以說是被裹挾上陣。一開始是山東衛視找到我,我思考了一段時間才最終答應。因為寫得不好很可能就會被批評聲淹 沒了,壓力是很大的。但是一旦選擇了,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對于這次改編,首先從量上,它的原著小說雖然有30多萬字,但實際上真正能用到劇本里面的素材 很少,其實大量的基本的故事在電影改編里都用完了。如今我們要把這個故事擴充成40集的電視劇,就需要增加大量的素材。我覺得,電視劇版《紅高粱》與原著 的最大區別就在于,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初的小說是張揚人的個性的,充滿了大量的意象,電視劇就要把這些文學的敘事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現實的、世俗的、存 在的世界,重新建立起完整的人物關系。在此過程中,我們也不能丟掉原著的“魂”——張揚人的個性。這是我們做的最多的工作,也是改編的難點所在。

      記  者:原著小說的文學性很強,具有一定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在改編中,你如何去協調小說的文學性、審美性與電視劇觀賞性、藝術性之間的關系?

      趙冬苓:這個問題我們肯定會很好地加以解決。我們希望電視劇能與原著契合的就是追求自由、個性、野性的精神內核。這是與原著的文學性一脈相承的。電視劇會著重寫那個時代的鄉土社會、地域文化,過分血腥、暴力的東西,我們也會根據電視劇的特點做一下取舍。

      記  者:電視劇版的《紅高粱》會在哪些方面對原著進行豐富呢?

      趙冬苓:比如人物方面,我們對很多人物的身世、性格進行了延伸。像“九兒”,在原著中,她嫁到單家去,并沒有過多的婚前個體經歷的介紹。電視劇 中,我們增加了她出嫁前的生活,為她構建了一個家族。劇中,她原是單純的、相信愛情的純潔女孩,后來經歷了一系列波折,成長為精明能干、敢愛敢恨的女人。 原著中的縣長曹夢久只是一筆帶過的次要人物,電視劇中以他為原型人物之一,塑造了一個新的人物叫朱豪三,讓他代表那個時代的政治力量和執政理念。對于余占 鰲,還是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并進行了充分的豐富,把他和九兒的故事都向前延伸,對他如何一步步當上土匪,最后走上抗日道路的過程進行了充分展示。他與九兒 的關系也確立為一個男人和女人的戰爭,互相征服,愛恨交加的關系。

      記  者:莫言小說的敘事空間是以高密為中心的,這種獨特的地域文化會不會成為你改編的重點?會不會擔心電視劇拍出來后,南方的觀眾接受起來有困難?

      趙冬苓:我們把電視劇版《紅高粱》的重點放在了如何去構建這個“世界”的基礎上,也就是空間上,從九兒生活的單家大院,一直延伸到整個高密;時 間上,從上世紀30年代初一直敘述到抗戰時期,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格局。前30集的容量我們會去展示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人的生活、掙扎、抗爭、愛恨。我們不會 把《紅高粱》做成一個抗戰戲,抗戰只是一個宏大的背景和劇終的高潮。

      我和助手去高密采訪的時候,感覺那個地方一馬平川,視野特別開闊。莫言筆下,高密也只是一個代名詞,眼光早已放在了高密以外。我們也是這樣,只 把高密作為一個名詞。我們要考慮到這個劇不僅北方觀眾愛看,還要讓南方觀眾也愛看,比方說,我們希望畫面能美一些,原來九兒嫁去的酒莊是很簡陋的,我們就 將其變成了大宅院。

      記  者:面對新的電視劇創作、播出環境,你說過“對觀眾的考慮會越來越多”,這些“考慮”具體指的是什么?

      趙冬苓:藝術堅持和觀眾需求之間要尋找一個最佳的平衡點。可能某些時候考慮觀眾太多了,會失去一些東西,有專家認為《我的父親母親》里的巧合過 多,這實際上就有投機取巧的東西。我也在想,如果不考慮技巧,就讓翠花老老實實地工作,在奮斗中遇到另外一個人,可能觀眾的疑問就沒有了,但是觀眾還會不 會繼續看下去。現在的困惑在于市場的挑戰確實很大,我們也要適應這種變化。《紅高粱》中,我們的情節密度會比較大,人物沖突會比較激烈,這樣對人物的描寫 就會有一些犧牲,這里度的把握還是非常重要的。

      記  者:現實中,很多編劇都會遇到自己的劇本被導演、制片方隨意修改的問題。對于這種現象,你是持何態度的?

      趙冬苓:我不會太計較導演修改劇本的做法,畢竟要給導演藝術留有創作的空間。但是如果把我的劇本改得面目全非,也是很讓人苦惱的事情。面對這種 現象,編劇首先應該提供一個很完善的劇本,讓導演覺得沒有必要去大動干戈。有時候,編劇的最大苦惱在于劇本在他手里時并不是一個成品,而是半成品,他的創 作僅僅是集體勞動的一部分,真正進入拍攝階段,自己也是控制不了的。實際上,控制不了的事情不要為它傷腦筋,你的工作完成了就行了。 (車東輪 攝)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