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美術活動 >> 正文

    朝鮮美術作品在京亮相 主角全是笑臉

    http://www.tc13822.com 2013年07月26日11:35 來源:北京日報
    昨天,在時代美術館的展廳內,兩名身穿朝鮮傳統民族服飾的少女走過巨幅彩色朝鮮畫。記者 和冠欣攝  昨天,在時代美術館的展廳內,兩名身穿朝鮮傳統民族服飾的少女走過巨幅彩色朝鮮畫。記者 和冠欣攝
    樸永哲《無聲》樸永哲《無聲》

      昨起,為紀念朝鮮戰爭勝利60周年,100多件朝鮮美術作品在京集中亮相。這是一場歷年來朝鮮美術作品在中國最重要、最集中的展覽。展覽于今明兩天免費開放,后天所有作品原地上拍。

      這是朝鮮國家形象以美術作品的方式“集中展示”。展墻上掛滿了一百多幅朝鮮一流畫家的油畫、朝鮮畫、水粉畫以及數件精美的刺繡作品,創作時間從上世紀60年代延續到2012年。這些寫實作品再現的是當代朝鮮的山水、人物以及日常生活,當然也少不了永不過時的革命戰爭題材。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訂,標志著朝鮮戰爭勝利結束。昨起,為紀念朝鮮戰爭勝利60周年,一場歷年來朝鮮美術作品在中國最重要、最集中的展覽,在位于國貿附近的時代美術館揭開面紗。展覽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駐華使館、朝鮮對外展覽總局、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等主辦。

      金剛山以及首都平壤,歷來是朝鮮畫中永恒的主題。本次展覽首次展出了部分藝術家珍貴的長卷作品、條屏和冊頁,如崔成龍的《春夏秋冬》、金圣浩的《風景》、黃榮俊《妙香山》、鮮于榮《金剛山》等,而由朝鮮白虎創作社24位著名藝術家歷時一年完成的《阿里郎》油畫組畫,繼此前在中國其他城市展出后,再次亮相此次展覽。

      主辦方介紹,此次所有參展作品都經過了層層篩選,參展藝術家中僅“人民藝術家”就有李石浩、鄭鍾汝、黃英俊、鄭昶謨、鮮于榮、金圣民、崔成龍等人(注:朝鮮美術界對畫家的認定分為“人民藝術家”、“一級畫家”、“功勛藝術家”,其中“人民藝術家”級別最高);藝術形式上,除油畫、朝鮮畫外,還展出了朝鮮瓷器巨匠禹致先的高麗青瓷,朝鮮人民藝術家金清姬的刺繡作品《虎》等。“這些藝術家在朝鮮都是家喻戶曉的明星,朝鮮還將他們創作的部分作品制成郵票發行。”展覽主辦方之一、北京際華春秋拍賣公司董事長馬太平透露,展覽結束后,這些作品還將全部上拍。

      除了更適合寫實的油畫,展廳里的朝鮮畫多見于偏寫意類題材,如崔成龍的《明月落雁圖》,姜政卿的《兔子的故事》。只是,與中國畫較愛留白的做法不同,它們要求畫面一定要占滿。據馬太平介紹,朝鮮畫家無一例外畢業于朝鮮美術大學,僅油畫本科就得念七年,“這也讓他們作品的‘學院派’色彩較濃”。據悉,本次展覽將免費向公眾展至明天。28日,所有作品將在原地上拍。

      展品特寫

      主角兒全是“笑臉”,不再有硝煙

      一大早,48歲的王女士就趕到展場,要看看那些反映抗戰歲月的畫作,因為在她印象里,戰爭、硝煙正是朝鮮畫家最擅長、也最常見的內容,為此,她還特意帶來一套自己十多年前“淘”到的“1953年戰地素描畫集”。不過,一圈轉下來,她卻頗有些失望。原來,除了少數幾件再現革命年代的作品外,絕大部分畫作的主體元素是“笑臉”、“青春”,甚至不乏“時尚”。

      朝鮮功勛藝術家洪哲雄創作的“幸福”系列包括兩幅油畫,《風搖竹影》里,一位盤地而坐的朝鮮婦女滿臉憧憬地望向窗外,身后的一幅“翠竹圖”在光線的映射下,影影綽綽;《聽!云雀》里,衣著光鮮的朝鮮女人側身而立,姣好的面容顯露出淺淺的笑意。在一組《阿里郎》系列油畫里,除了滿眼的“笑容”,在一些生活場景里,還能看到穿半透明蕾絲開衫的街頭靚女。

      更為難得的是,一些作品還罕見地調用了意象繪畫手法。名為《雨巷》的油畫里,一位身著灰黑色套裝的女子手持紅色雨傘,正穿過林蔭大道漸行漸遠,讓觀者不免聯想到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戴望舒的詩歌《雨巷》;畫家樸永哲的《無聲》里,一頭短發的女孩兒手持小提琴,亮黃色的衣裙與朦朦朧朧的畫布背景互為依襯,虛實間傳遞出畫家寄予其中的情感。

      記者觀察

      朝鮮美術作品開始走俏拍場

      最近,兩項有關拍賣成交率的數據,頗值得玩味。其中一個是,剛剛落槌的西泠春拍以85.9%的成交率,成為今年春拍市場唯一成交率超過八成的大型拍賣行;另一個是,在今年5月的深圳文博會上,一場規模不大的“朝鮮美術專場拍賣會”,成交率高達86.3%。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朝鮮專場”,竟然創下國內今春拍場成交率之冠,朝鮮美術作品似乎開始受到中國買家的歡迎。

      據了解,“朝鮮專場”最大特點就是起拍價便宜,大多數只有幾千元,最低的一幅僅3000元,而正是這一“低身段”收獲了成功——作品《春閨》歷經20輪競價,從起拍價6000元一路高歌猛進,最后以32000元成交,這樣的例子在那個專場比比皆是。

      在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甘學軍看來,近兩年步入調整期的國內藝術品市場,目前還只能說是出現了轉暖的跡象,“在這種弱市行情里,亟待出現一些新品種,尤其是價格不那么昂貴的作品。這兩條,朝鮮畫作都符合。”他說,相比于那些交易活躍的品種,有些神秘感的朝鮮畫作反而更有吸引力。

      事實上,“一流的水平,三流的價格”,是國內收藏界對朝鮮畫家作品近乎“刻板”的認識。一組數據顯示:朝鮮功勛藝術家創作的一幅1平方米的朝鮮畫,售價不到2萬。而在國內,同級別中國畫家的作品,價格往往是其數十倍,甚至百倍。

      著名收藏家王立軍認為,盡管朝鮮畫作近些年也出現了上漲,但依然遠低于市場價值。“它們就像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齊白石、李可染作品在國內的行情價,基本沒有形成真正的市場。”他分析說,朝鮮畫家都是由國家“供養”的,畫家們一門心思就是創作,“不僅容易出精品,而且其作品民族性也非常突出。待到藝術市場放開后,朝鮮畫作肯定會實現藝術價值上揚,尤其是那些反映朝鮮山水、民俗的風情畫。”(記者 陳濤)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