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沒有信仰,放鞭炮就只是浪費錢、空氣污染”,“民族節日變成了旅游和商業的噱頭”,“現在的廟會大多是炸串開會,如何重拾民族節日文化傳統?”……2013年蛇年春節和元宵節過去不久,如何促進中國多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討論已經熱烈展開。
隨著節日經濟和節日旅游文化的興盛,如何真正傳承和弘揚傳統節日文化、防止傳統節日文化“異化、空洞化、物化”,日益成為學界和群眾共同關心的課題。目前,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節日及其相關的文化表現形式有180余項。傳統節日在增進民族文化認同、增強國家凝聚力、使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成果和維護人類文化多樣性中起到的積極作用,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從2008年開始,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三個傳統節日與春節一起納入了國家法定假日體系,使人們對傳統節日寶貴的文化價值的保護有了全新認識。
近年來,包括眾多少數民族節日在內的中國傳統民族節日在現代社會面臨著各種新的機遇和挑戰,呈現出新的情況和態勢,不斷提出新的問題與課題。在日前由文化部主辦,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傳統節日文化論壇”上,專家們在感嘆“年味越來越淡”、“廟會變成商品交易會”、“群發短信拜年沒有多少情感成分”等現象的同時,提出要加強對傳統節日文化的研究。
建構新的節日文化需要時間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魁立認為,“壓歲錢越給越多”正是節日“異化”的一種表現。從現在的現狀來看,壓歲錢實際上已經喪失了祈福去災的本意,扭曲了孩子的價值觀,對整個社會產生了不良的效果。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品田認為,過去的傳統節日中豐富的民俗活動是在歷史中形成的,它們與生產生活的習俗緊密關聯在一起,和節氣、時令、氣候、水土等關聯在一起,和祭祀、祈禱、敬仰、吟誦等民俗事項關聯在一起,有著緬懷、祝愿、慶賀、祈愿、敬祭等種種內涵,而現在的很多傳統節日則流于形式。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陶立璠認為,節日文化應該要講信仰,要注意弘揚保留在其中的優秀傳統道德。節日文化是一個很好的教育素材,敬神、祭祖、尊老愛幼,要通過一系列儀式來完成,民眾特別是小孩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了教育。失去信仰,很多節日就名存實亡。“比如傳統的春節講究辭舊迎新,講究爆竹一聲辭舊歲。很多年輕人不懂,為什么半夜子時要燃放爆竹?那是要接神,主要是接,臘月二十三送上天,除夕晚上要接回來。神與民同樂。現在燃放爆竹不講禮儀,沒有信仰,除了浪費錢、污染空氣還有什么意義?”
民間文藝學家劉錫誠認為,傳統節日是由全社會民眾集體創造、約定俗成,并靠民眾的口傳心授而得以傳承和延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必須回歸“民間事情民間辦”的傳統,提升全民的“文化自覺”。而目前的傳統節日物質化嚴重,很多傳統節日變成了商家的節日。因此,應該讓節日回歸民間,挖掘節日的傳統內涵,不要把一些商業意志強加到節日身上。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祁慶富認為,傳統節日保護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龍頭”,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必須深入挖掘其內涵,進一步加強整體性保護。
在北京大學副教授陳連山看來,節日民俗實際上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藝術”,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手段,應該充分尊重。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施愛東則說,當下節日文化中出現了一些比地位、比財富、比酒量等“非價值攀比”現象,應該注意到它的危害,阻止其繼續蔓延。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田青提出,城鎮化是中國未來的大趨勢,在這個過程中應避免和傳統文化的斷裂,要讓傳統文化能夠在新的環境里有一個生存之地。
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中國節日志工程”主持人李松曾對包括春節在內的上千個節日進行調研,并對中國節日的流變現狀做了系統記錄和梳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表示,對年味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種文化焦慮,是轉型時期的文化糾結。傳統年俗大多以“吃”和“玩”貫穿其中。但在物質高度豐富的當下,人們平時的日子就比以前過年時已經豐足得多,因而這些年俗對現代人已沒有多大誘惑力。一些新的年俗如央視春晚、短信微信拜年、廟會這些遠遠滿足不了現代人的需求,原因在于春節的情感性與儀式感沒有強化:社區放假了,以社區為單位的社區活動沒有人去構建;所有公共服務設施也大都閉門休息;雖然有廟會,恢復了一些節日的形式,但那只是一個旅游消費市場,缺乏文化認同的神圣性,沒有文化的內在聯系,沒有與每個人的情感緊密聯系。因此,傳統“年味”變淡了是可以理解的。隨著社會的轉型,節日也相應地發生了變遷。在這個過程中,很多農耕時代的春節年俗已不再適應新的社會形態和生產生活,但新的年俗文化的構建需要時間。我們應該加強對節日文化的研究,在不斷把握新時代現象的基礎上,建構新的符合這個時代的節日文化。
節日變遷中挖掘民族文化內涵
除了春節、端午、中秋等等耳熟能詳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包含濃厚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內涵的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元宵剛過,苗族就迎來了舟溪蘆笙節,達斡爾、錫伯、鄂倫春、鄂溫克等民族迎來了抹黑節,還有滿族走百病、藏族擺花節、瑤族放炮節等。
北京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牛頌同時也是北京市民族聯誼會常務副會長,“組織、協助、指導各民族舉辦傳統節慶活動,促進本市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增進與各民族群眾的感情,協調各民族之間的關系,促進民族團結”,正是北京市民族聯誼會的重要職責之一,近年來參與組織了很多北京市的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活動。在談到多民族節日文化時,牛頌表示,中華56 個民族,從古至今傳統節日大約有1700 個,其中漢族的傳統節日有500 個左右,少數民族的約有1200 個。可以說,沒有民族傳統節日,就沒有民族文化的大匯集、大擴散、大傳承。而與節慶聯系著的民俗, 則包含著一個民族文化的“遺傳密碼”。民族傳統節日又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反映著各民族的思想和情感,代表著中國文化的特質和精神,以其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內涵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民族傳統節日,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具有滿足群眾的精神、娛樂生活,增進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認同以及繁榮民族經濟等重要作用。
他總結了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的類型:
與歷法、時令、物候相關的節日,如: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的納吾魯孜節、水族端節、傈僳族闊時節;
與農業生產活動相關的節日,如:滿族蟲王節、白族栽秧會、哈尼族新米節;
與祭禮神靈、紀念祖先相關的節日,如:土族謝神會、裕固族祭鄂博、彝族認祖節、羌族山神節、畬族迎祖節;
與宗教信仰相關的節日,如:藏族曬佛節、傣族開門節與關門節、瑤族盤王節、苗族鼓藏節、京族唱哈節;
與追念英雄和紀念重大歷史事件相關的節日,如:侗族林王節、錫伯族西遷節、瑤族達孥節、苗族四月八節;
社交娛樂的節日,如:蒙古族那達慕大會、白族三月街、黎族三月三、壯族盛大的歌圩等。
這些盛大的民族節日,無疑是非常豐厚的民族文化寶藏。
牛頌表示,北京作為首都和具有重大影響的國際大都市,是維系56 個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心臟,也是展示我國民族關系的窗口。北京非常重視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全市的少數民族節日活動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獨特的人文魅力、廣泛的群眾參與性、較高的社會影響力,既宣傳了黨的民族政策,又團結凝聚了各民族同胞,形成了以服務少數民族為主,宣傳多民族文化,輻射全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有效平臺。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文日煥、邢莉曾主持編撰《中國少數民族重大節日調查研究》。在邢莉看來,民族節日是民俗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間智慧和民間知識的結晶,是民族認同的標識,但今天的民族節日面對復雜的社會和經濟環境,很多文化因子正大量消失,面對節日的迅速轉型,要及時挖掘出民族重大節日中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內涵,關注節日轉型背后隱藏著什么樣的變遷過程。
民俗學家烏丙安認為,中國目前已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簽約國,同時已經啟動了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這是史無前例的一個民俗文化大復興的工程。應該重新把我國56 個民族珍藏多少年多少代的文化瑰寶搶救出來。“粗略統計,民俗文化的小類過千,細目過萬。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繚亂的民俗事象,多如牛毛,不計其數。這是文化領域的基本國情,它在全人類民俗文化的總量中也占有很大的分量。過去為什么沒有注意它?就是因為民俗文化和現代文化不同,它早已被人們習以為常了,我們之所以沒有關注它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就生活在民俗文化之中, 不以為然了。”
民俗學家趙書認為,傳統節日是祖先留給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標識,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集中表現,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園。節日民俗是人民的共同約定,具有不怕重復、發自內心、公眾行為這三大特點, 十幾億人在一個共同時間,懷著共同的信念,辦同一件事, 說明節日文化是一個偉大而又神秘的力量。 中華文化的精髓不在帝王將相的宮廷斗爭,也不在將士們沙場廝殺之內,中華文化的精華蘊藏在億萬人民的實際生活之中。提高民族傳統節日活動在社會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對于增進民族團結,弘揚中華文化,推動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對于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普遍愿望。